第28a章: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由潜伏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感染重新激活引起的,通常是在初次感染后几十年。
原发性VZV感染通常发生在儿童期,并导致水痘(varicella);有关这方面的更多信息,请参见第三十四章。在原发性VZV感染后,病毒进入感觉神经,并沿着神经传播到感觉背根神经节,并建立永久性潜伏感染。潜伏病毒的再活化导致带状疱疹的临床表现,并与免疫衰老或免疫系统抑制有关,即免疫抑制治疗、HIV感染、恶性肿瘤和/或年龄增长。据估计,英格兰和威尔士70至79岁人群的带状疱疹年发病率约为每100,000人中790至880例(van Hoek et al., 2009),见图1。带状疱疹的风险和严重程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带状疱疹的最初症状通常始于受影响皮肤区域(皮区)的异常皮肤感觉和疼痛。作为前驱症状的一部分,可能出现头痛、畏光、不适和不常见的发热。在几天或几周内,单侧水疱(充满液体的水泡)皮疹通常出现在皮肤分布中。在免疫受损的个体中,可能会出现涉及多个皮区的皮疹。受影响的区域可能会强烈疼痛,并伴有感觉异常(皮肤刺痛、刺痛或麻木),并且强烈瘙痒是常见的(Gilden et al., 1991)。皮疹通常持续两到四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