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一疫苗在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年接种,以预防六种严重疾病:
白喉
破伤风
百日咳
脊髓灰质炎
Hib疾病(b型流感嗜血杆菌)
乙型肝炎
在疫苗出现之前,这些疾病每年在英国杀死成千上万的儿童。在英国提供的两种品牌的六合一疫苗(Infanrix hexa和Vaxelis)都具有良好的安全记录,并对所有六种疾病提供了出色的保护。
分类: 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
流感嗜血杆菌是一种导致严重感染的细菌,尤其是在婴儿中。理查德·菲佛在1892年首次描述了它。在流感爆发期间,他发现流感嗜血杆菌并提出了这种细菌与被称为流感的临床综合征之间的因果关系。查尔斯-爱德华·温斯洛等人在1920年将这种微生物命名为嗜血杆菌。直到1933年才确定流感是由一种病毒引起的,而且流感嗜血杆菌是继发感染的原因。
20世纪30年代,玛格丽特·皮特曼证明流感嗜血杆菌可以以封装(可类型化)和未封装(不可类型化)的形式隔离。她观察到几乎所有从脑脊液(CSF)和血液中分离的菌株都是b型荚膜。
在引进有效疫苗之前,流感嗜血杆菌b型(Hib)是细菌性脑膜炎和其他侵袭性细菌性疾病的主要原因,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中;在这个年龄组中,大约每200名儿童中就有一名患有侵袭性Hib疾病。大约三分之二的病例发生在18个月以下的儿童中。
一种纯多糖疫苗于1985年在美国获准使用,并一直使用到1988年。首个Hib结合疫苗于1987年获得许可。
Hib/MenC疫苗
英国使用的Hib/MenC疫苗增强了对Hib疾病,并防止脑膜炎球菌病由C型细菌引起。这两种都是严重的疾病,可导致脑膜炎和败血症,尤其是在婴儿和幼儿中。
该疫苗可以安全地与时间表中的其他疫苗同时接种(参见全文英国常规时间表有关其他疫苗的详细信息)。这是一种混合疫苗,可以减少儿童需要注射的次数。阅读更多关于组合疫苗和多次接种以及为什么这些对宝宝的免疫系统没有风险。
第2章:流感嗜血杆菌侵袭性疾病
流感嗜血杆菌侵袭性疾病是由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流感嗜血杆菌可以有夹馍的(可分型的)或无荚膜的(不可分型的)。六种抗原性不同的荚膜类型流感嗜血杆菌(a-f型)可在任何年龄的人群中引起侵袭性疾病。不可分型的菌株也能引起侵袭性疾病,但更常见的是引起粘膜感染。
攻击性的流感嗜血杆菌疾病包括脑膜炎、菌血症或败血症、会厌炎、肺炎、脓毒性关节炎、骨髓炎、心包炎和蜂窝织炎的临床综合征。相反,粘膜感染综合征,如支气管炎、鼻窦炎和中耳炎被认为是非侵袭性疾病。非侵袭性综合征不是全国性的。
儿童和青少年注射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
•年龄在6周龄到59月龄之间,之前未接种过Hib疫苗或未完成该系列
•年龄6周龄到59月龄,患有免疫球蛋白缺乏症、早期补体成分缺乏症,或正在接受化疗或放疗
•年龄6周龄至18岁,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年龄大于或等于6周龄(包括成年人),患有解剖性或功能性无脾症(包括镰状细胞病)或正在接受选择性脾切除术
•年龄大于或等于6周龄(包括成人)且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
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 VIS
Hib Vaccine VIS 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 VIS 当前版本日期:2021年8月6日
第八章:流感嗜血杆菌
流感嗜血杆菌是一种导致严重感染的细菌,尤其是在婴儿中。理查德·菲佛在1892年首次描述了它。在流感爆发期间,他发现流感嗜血杆菌并提出了这种细菌与被称为流感的临床综合征之间的因果关系。查尔斯-爱德华·温斯洛等人在1920年将这种微生物命名为嗜血杆菌。直到1933年才确定流感是由一种病毒引起的,而且流感嗜血杆菌是继发感染的原因。
20世纪30年代,玛格丽特·皮特曼证明流感嗜血杆菌可以以封装(荚膜型)和未封装(非荚膜型)的形式隔离。她观察到几乎所有从脑脊液(CSF)和血液中分离的菌株都是b型荚膜。
在引进有效疫苗之前,流感嗜血杆菌b型(Hib)是细菌性脑膜炎和其他侵袭性细菌性疾病的主要原因,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中;在这个年龄组中,大约每200名儿童中就有一名患有侵袭性Hib疾病。大约三分之二的病例发生在18月龄以下的儿童中。
一种纯多糖疫苗于1985年在美国获准使用,并一直使用到1988年。首个Hib结合疫苗于1987年获得许可。
咨询专家: Hib(b型流感嗜血杆菌)
流感嗜血杆菌是一种具有包囊(可分型)或未包囊(不可分型)菌株的细菌。被包封的菌株表达六种抗原性荚膜多糖(a、b、c、d、e或f型)之一。历史上,b型(Hib)是导致侵袭性疾病的最常见类型,特别是在幼儿中。流感嗜血杆菌定居于人类上呼吸道,通过吸入呼吸道飞沫或直接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装入胶囊流感嗜血杆菌非b型毒株,尤其是a型毒株,能引起类似Hib疾病的侵袭性疾病。不可分型菌株也能引起侵袭性疾病,但更常见的是引起粘膜感染,如中耳炎、结膜炎和鼻窦炎。疫苗只适用于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疫苗不能预防由任何其他疾病引起的疾病流感嗜血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