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 CDC 黄皮书 2024

This entry is part 7 of 22 in the series CDC 黄皮书

登革热是一种急性发热性疾病,由黄病毒属的 4 种相关单链 RNA 病毒、登革热病毒 1、2、3 或 4 (DENV1-4) 感染中的任何一种引起。感染一种登革热病毒可对该病毒产生长期免疫力,但对其他登革热病毒只能提供短暂的保护。在第二次登革热感染期间,重症登革热的风险更大;尽管严重的登革热也可能发生在第一次、第三次或第四次感染期间。

感谢您阅读 疫苗网 文章!这篇文章是公开的,所以请随时分享它。!!! 点击文章标题或阅读更多!!!

黄热病 CDC黄皮书2024

This entry is part 15 of 22 in the series CDC 黄皮书

黄热病病毒的媒介传播是通过受感染的蚊子叮咬发生的,主要是伊蚊或血蚊属。非人灵长类动物和人类是该病毒的主要宿主,并且发生了人为传播(人与媒介到人)。黄热病病毒有 3 个传播周期:森林(丛林)、中间(热带草原)和城市。
森林(丛林)循环涉及病毒在非人灵长类动物和森林树冠中发现的蚊子物种之间的传播。当职业或娱乐活动侵入丛林时,病毒通过蚊子从猴子传播给人类。在非洲,中间(稀树草原)周期涉及黄热病病毒从树洞繁殖的伊蚊属传播给丛林边境地区的人类。黄热病病毒可以通过这些蚊子从猴子传播给人类或从人传播到人类。城市循环涉及病毒在人与家禽周围蚊子(主要是埃及蚊)之间的传播。
不同的黄热病疫苗产品,包括在美国以外生产的产品,在反应原性或免疫原性方面没有实质性差异。考虑接种其他国家/地区许可但未经 FDA 批准的 YF 疫苗的人可以预防 YF。

感谢您阅读 疫苗网 文章!这篇文章是公开的,所以请随时分享它。!!! 点击文章标题或阅读更多!!!

伤寒和副伤寒 CDC黄皮书2024

This entry is part 14 of 22 in the series CDC 黄皮书

VI荚膜多糖疫苗
ViCPS 的初次疫苗接种包括在旅行前 ≥2 周肌肉注射一剂 0.5 mL (25 μg)。该疫苗被批准用于 ≥2 岁的人群。对于仍有风险的患者,建议每 2 年接种一剂。
Ty21A减毒活疫苗
Ty21a 疫苗的初次疫苗接种包括 4 粒胶囊,每隔一天服用 1 粒。胶囊应冷藏(不要冷冻),并且必须服用所有 4 剂才能达到最大疗效。每粒胶囊应整粒吞服(不要咀嚼),并在餐前约 1 小时和前餐后 ≥2 小时用温度不超过 98.6℉ (37℃) 的冷液体服用。制造商建议在给药前 1 小时和给药后 2 小时避免饮酒,因为酒精会分解肠溶衣。
旅行者应在潜在接触前 ≥1 周完成 Ty21a 疫苗方案。解决错过口服疫苗剂量或延迟服用剂量的方法尚未确定。一些人认为,给药方案的微小偏差(例如,晚1天服用)可能不会改变疫苗的效力;然而,没有研究显示这种偏差的影响。如果旅行者没有按照指示完成 4 剂,他们可能无法达到最佳免疫反应。该疫苗被批准用于 ≥6 岁的人群。对于仍有风险的患者,建议每 5 年接种一次加强剂。

感谢您阅读 疫苗网 文章!这篇文章是公开的,所以请随时分享它。!!! 点击文章标题或阅读更多!!!

乙型脑炎 CDC黄皮书2024

This entry is part 9 of 22 in the series CDC 黄皮书

传染性病原体:日本脑炎(JE)病毒
流行
亚洲和西太平洋部分地区
暴露和感染风险最大的旅行者类别
探险游客
 
长期旅行者和外籍人士
预防方法
避免昆虫叮咬
日本脑炎是一种疫苗可预防的疾病

感谢您阅读 疫苗网 文章!这篇文章是公开的,所以请随时分享它。!!! 点击文章标题或阅读更多!!!

第35章:黄热病

黄热病是一种急性黄病毒感染,由受感染的蚊子叮咬传播。这种疾病发生在非洲、南美洲和中美洲(包括特立尼达岛)的部分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黄热病区科在国家旅行健康网络和中心的网站上,https://travelhealthpro.org.uk/);尽管存在这种病媒,但在亚洲从未报道过。黄热病有三种流行病学模式——城市、热带草原和丛林——尽管这种疾病在临床和病原学上是相同的。在城市黄热病中,病毒宿主是人,该疾病主要通过与人类密切生活和繁殖的埃及伊蚊在人类之间传播。在非洲,存在一个中间(热带草原)循环,涉及病毒从蚊子传播到生活或工作在丛林边界地区的人。在这个循环中,病毒可以通过蚊子从猴子传播给人类或从人类传播给人类。丛林黄热病通过森林蚊子在非人宿主(主要是猴子)中传播。当人类进入森林栖息地时,他们可能会被感染,并可能成为城市疫情的源头。在长时间的明显平静之后,黄热病可能会以爆发的形式再次出现。农村人口患黄热病的风险最大,但在非洲确实发生了城市疫情。南美洲和中美洲的城市人口也面临风险,因为城市中心再次被埃及伊蚊感染,进出流行区的人口流动增加。

黄热病的严重程度从发热、不适、畏光和头痛的非特异性、自限性症状,到突然发作的发热、呕吐和虚脱,可发展为黄疸和出血。在流行地区的当地人群中,总病死率约为5%,一旦出现黄疸和严重症状,病死率可上升至20%至30%。在非免疫旅行者和移民中,以及在黄热病活动水平低的地区流行期间,病死率可超过50% (Monath,2004)。潜伏期一般为三到六天,但也可能更长。死亡通常发生在发病后的七到十天。感染导致痊愈者终身免疫。

感谢您阅读 疫苗网 文章!这篇文章是公开的,所以请随时分享它。!!! 点击文章标题或阅读更多!!!

第34章: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VZ)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
这种疾病通常开始于一至两天的发烧和不适,尽管这可能不存在,特别是在幼儿中。面部和头皮开始出现水疱,扩散到躯干和腹部,最终扩散到四肢。三或四天后,水疱变干,形成颗粒状痂,随后通常会出现新的水疱。水疱可能少到被遗漏,也可能多到汇合,覆盖身体的大部分。在最初的几天里,病毒在鼻咽中以及在它们干涸之前的小泡中大量存在;感染期是皮疹出现前的一到两天,直到水疱变干。免疫抑制患者的这一过程可能会延长。用高剂量口服阿昔洛韦和类似物或全身性阿昔洛韦的早期治疗缩短了囊泡的持续时间和数量(Balfour et al., 1992; Dunkle et al., 1991)。
带状疱疹(shingles)是由患者水痘病毒的重新激活引起的。来自病灶的病毒可传播给易感个体,导致水痘,但没有证据表明带状疱疹可从另一个水痘患者身上获得。虽然多见于老年人,但也可发生于儿童,尤其常见于任何年龄的免疫抑制个体。囊泡出现在皮区,代表病毒一直处于休眠状态的颅神经节或脊神经节。受影响的地区可能会非常疼痛,并伴有感觉异常。
水痘通过个人接触或飞沫传播直接传播。潜伏期为一至三周。与水痘病例有家庭接触的二次感染率可高达90%。这种感染在10岁以下的儿童中最常见,通常会导致轻微的疾病。

感谢您阅读 疫苗网 文章!这篇文章是公开的,所以请随时分享它。!!! 点击文章标题或阅读更多!!!

第33章:伤寒

伤寒是由革兰氏阴性细菌肠道沙门氏菌,肠道亚种,血清型伤寒引起的全身性感染。副伤寒是一种临床上类似的疾病,由甲型、乙型和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引起。
摄入受污染的食物或水后,伤寒沙门氏菌穿透肠粘膜,复制并进入血液。症状的严重程度各不相同。临床特征从轻度发热、腹泻、肌痛和头痛到严重的播散性疾病,在10%至15%的病例中涉及多器官。在及时抗生素治疗的情况下,病死率(CFR)低于1%,但在未经治疗的病例或使用不适当抗生素治疗的病例中,病死率可能高达20%(WHO, 2018)。儿童不成比例地受到伤寒的影响,发病率高峰出现在5岁至15岁以下的个体中(WHO, 2018)。
与其他沙门氏菌不同,伤寒沙门菌和副伤寒沙门菌只在人类中繁殖。沙门氏菌的2000多种其他血清型中的大多数仅引起胃肠道的局部感染(肠胃炎或“食物中毒”),并且通常在许多哺乳动物宿主中发现。
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摄入被粪便污染的食物或水,偶尔是急性伤寒患者或慢性携带者的尿液。直接粪-口传播也可能发生。在健康的个体中,可能需要一百万或更多的有机体来致病;然而,摄入更少的生物体仍可能导致疾病,尤其是在易感个体中。潜伏期平均为10至20天(范围为3-56天),取决于宿主因素和感染剂量的大小(Feasey and Gordon, 2014)。在副伤寒中,时间从1天到10天不等(Feasey and Gordon, 2014)。

感谢您阅读 疫苗网 文章!这篇文章是公开的,所以请随时分享它。!!! 点击文章标题或阅读更多!!!

第32章:结核病

人类结核病(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复合体(结核分枝杆菌、牛分枝杆菌、非洲分枝杆菌或田鼠分枝杆菌)的细菌感染引起的,并且可以影响身体的几乎任何部分。最常见的形式是肺结核,占英国所有病例的近55%(表32.1)。
结核病的症状多种多样,取决于感染的部位。一般症状可能包括发烧、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盗汗和乏力。肺结核通常会引起持续的咳嗽,并伴有血丝样痰,或更罕见的明显咯血。未经治疗,大多数健康成人的结核病是一种缓慢进展的疾病,最终可能致命。

感谢您阅读 疫苗网 文章!这篇文章是公开的,所以请随时分享它。!!! 点击文章标题或阅读更多!!!

第31章:蜱传脑炎

蜱传脑炎(TBE)是由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黄病毒家族成员引起的。尽管TBE通常被认为是脑膜脑炎,但也可能出现轻度发热性疾病。

有三种形式的疾病与病毒亚型有关,即欧洲、远东和西伯利亚(Hayasaka,2001)。

潜伏期为2至28天(Dumpis et al., 1999)。该疾病的欧洲形式是双相的,最初病毒血症阶段为发热和流感样症状,在某些情况下(在1至20天的无发热期后)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欧洲型的病死率为1%。在10-20%的受影响患者中观察到长期或永久的神经精神后遗症。远东版本在发病上更加缓慢,通常需要更严重和更长的病程,据报道死亡率为5-20%。

TBE通过被感染的蜱叮咬传播给人类,或通过摄入被感染动物(尤其是山羊)的未消毒牛奶传播,这种情况较少见。这种病毒在自然界中由小型哺乳动物、家畜和某些鸟类维持。

感谢您阅读 疫苗网 文章!这篇文章是公开的,所以请随时分享它。!!! 点击文章标题或阅读更多!!!

第30章:破伤风

破伤风是一种由破伤风毒素作用引起的急性疾病,破伤风毒素是由破伤风梭菌感染后释放的。破伤风孢子存在于土壤或粪便中,并可能通过刺伤、烧伤或抓伤进入体内——这可能不会被注意到。细菌在损伤部位厌氧生长,潜伏期为4至21天(最常见的是大约10天)。
这种疾病的特点是骨骼肌普遍僵硬和痉挛。肌肉僵硬通常涉及下巴(锁颌)和颈部,然后变得普遍。病死率从10%到90%不等;婴儿和老人的死亡率最高。它与潜伏期的长短和重症监护的可用性成反比。
破伤风永远无法根除,因为孢子通常存在于环境中,包括土壤中。破伤风不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感谢您阅读 疫苗网 文章!这篇文章是公开的,所以请随时分享它。!!! 点击文章标题或阅读更多!!!

第29章:天花和猴痘

天花
天花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疾病,是影响人类的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天花病毒是一种DNA病毒,是痘病毒科正痘病毒属的成员,痘病毒科还包括牛痘和猴痘。1979年12月,全球根除天花认证委员会宣布世界无天花,这一宣言于1980年5月得到世界卫生大会的批准。
猴痘
猴痘是一种由猴痘病毒感染引起的罕见疾病。猴痘病毒与引起天花(天花病毒)和牛痘的病毒相关但不同。猴痘的名称源于1958年在丹麦的一个实验室里首次在猴子身上发现这种病毒。
1970年首次描述了人类猴痘,当时在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农村地区,区域性的天花消除发现了具有类似表现的该疾病的散发病例。此后,尼日利亚、刚果共和国、塞拉利昂、利比里亚、喀麦隆和中非共和国爆发了霍乱。猴痘是一种人畜共患病——一种从动物传播给人类的有机体。动物宿主最有可能是啮齿动物,尽管尚未确定最终的宿主。继1977年全球根除天花后,猴痘已成为人类正痘爆发的主要原因,可能与天花疫苗接种停止后正痘免疫力下降有关(Rimoin et al. 2010)。
猴痘的传播可能发生在人与感染的动物或人的病变、体液、呼吸道飞沫密切接触时;或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材料,如床上用品。病毒通过破损的皮肤、呼吸道或粘膜进入人体。
潜伏期为5至21天,但接触后通常为6至13天。大多数患者经历轻微的自限性疾病,在发病3周内可以看到自发和完全的恢复。然而,严重的疾病会发生,有时会导致死亡。儿童、孕妇和免疫抑制个体患严重疾病的风险更高。
猴痘病毒有两个遗传分支:中非和西非。中非分支与更严重的人类疾病相关,据报道病死率高达10%。相比之下,西非分支与较轻的疾病相关,病死率为3-4%。猴痘被列入英国国家高后果传染病名单(HCID)。

感谢您阅读 疫苗网 文章!这篇文章是公开的,所以请随时分享它。!!! 点击文章标题或阅读更多!!!

第28a章: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由潜伏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感染重新激活引起的,通常是在初次感染后几十年。
原发性VZV感染通常发生在儿童期,并导致水痘(varicella);有关这方面的更多信息,请参见第三十四章。在原发性VZV感染后,病毒进入感觉神经,并沿着神经传播到感觉背根神经节,并建立永久性潜伏感染。潜伏病毒的再活化导致带状疱疹的临床表现,并与免疫衰老或免疫系统抑制有关,即免疫抑制治疗、HIV感染、恶性肿瘤和/或年龄增长。据估计,英格兰和威尔士70至79岁人群的带状疱疹年发病率约为每100,000人中790至880例(van Hoek et al., 2009),见图1。带状疱疹的风险和严重程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带状疱疹的最初症状通常始于受影响皮肤区域(皮区)的异常皮肤感觉和疼痛。作为前驱症状的一部分,可能出现头痛、畏光、不适和不常见的发热。在几天或几周内,单侧水疱(充满液体的水泡)皮疹通常出现在皮肤分布中。在免疫受损的个体中,可能会出现涉及多个皮区的皮疹。受影响的区域可能会强烈疼痛,并伴有感觉异常(皮肤刺痛、刺痛或麻木),并且强烈瘙痒是常见的(Gilden et al., 1991)。皮疹通常持续两到四周。

感谢您阅读 疫苗网 文章!这篇文章是公开的,所以请随时分享它。!!! 点击文章标题或阅读更多!!!

第28章:风疹

风疹是一种由披膜病毒引起的轻微疾病。可能有轻度前驱疾病,包括低烧、不适、鼻炎和轻度结膜炎。涉及耳后和枕下腺体的淋巴结病可能先于皮疹出现。皮疹通常是短暂的,呈红斑状,主要见于耳后、面部和颈部。临床诊断是不可靠的,因为皮疹可能是短暂的,并不是风疹所特有的。

风疹通过飞沫传播。潜伏期为14至21天,大多数人在接触后14至17天出现皮疹。风疹患者在症状出现前一周至皮疹出现后四天具有传染性。

感谢您阅读 疫苗网 文章!这篇文章是公开的,所以请随时分享它。!!! 点击文章标题或阅读更多!!!

第27章:狂犬病

This entry is part 58 of 96 in the series 狂犬病疫苗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属成员引起的急性病毒性脑脊髓炎。该疾病可能由狂犬病病毒基因型1(经典狂犬病)引起,或由与狂犬病相关的狂犬病病毒引起。这些表现在临床上难以区分。涉及人类疾病的狂犬病相关病毒包括欧洲蝙蝠病毒和澳大利亚蝙蝠病毒(ABLV)。
感染通常是通过被患有狂犬病的动物咬伤或抓伤,最常见的是狗。在世界的某些地方,其他动物是重要的暴露源。在欧洲部分地区(包括英国),在食虫蝙蝠中发现了EBLV-1和EBLV-2,它们偶尔会导致人类疾病。

感谢您阅读 疫苗网 文章!这篇文章是公开的,所以请随时分享它。!!! 点击文章标题或阅读更多!!!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