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活”(IPV)和“口服”(OPV)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是如何生产的?
口服脊髓灰质炎病毒是通过在猴肾细胞中生长而削弱引起疾病的三种脊髓灰质炎病毒株制成的。在这些细胞中生长的脊髓灰质炎病毒被如此“削弱”,以至于在被吞下后,它诱导了免疫反应,但没有引起疾病。口服脊髓灰质炎病毒在肠道中诱导抗体,因此,由于脊髓灰质炎通过肠道进入人体,因此提供了抵御脊髓灰质炎的“第一道防线”。不幸的是,有时口服脊髓灰质炎病毒会恢复到自然形态,导致瘫痪。
与口服脊髓灰质炎不同,灭活脊灰病毒不能自我繁殖(或复制),因此不可能恢复到天然脊髓灰质炎。为了制造灭活脊髓灰质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被纯化并用化学物质(甲醛)杀死。IPV在血液中引发抗体,而不是在肠道中引发抗体。它可以防止病毒通过血液传播到大脑或脊髓,从而防止瘫痪。从某种意义上说,由于疫苗在血液中诱导抗体,而不是在肠道中诱导抗体,IPV诱导了抵御感染的“第二道防线”。
为什么我们使用脊髓灰质炎疫苗(IPV)而不是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OPV)?
在每240万名接受者中,约有1人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中含有的弱化活病毒会导致瘫痪。该注射剂没有同样的副作用,因为与口服版本不同,该注射剂含有无法复制的杀死病毒,因此不会导致瘫痪。
从1961年到1996年,美国儿童接种了四剂口服疫苗。这种情况从1997年开始发生变化,并一直持续到1999年,当时儿童通常接种两剂疫苗,然后接种两剂口服疫苗。从那时起,婴儿已经接种了四剂疫苗。
许多其他国家继续使用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因为它更经济、更易于管理,让更多人能够接种疫苗。它还提供更好的社区免疫力。
感谢您阅读 疫苗网 文章!这篇文章是公开的,所以请随时分享它。!!! 点击文章标题或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