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对于减少其日后患慢性乙肝至关重要。质疑这一益处的虚假说法会危害儿童健康。美国在减少慢性乙肝方面已取得重大进展,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出生时的首剂接种以及婴儿系列疫苗的完成接种,而取消出生时的首剂接种将会逆转这一进展,并导致更多围产期获得性乙肝病例以及整个儿童时期的乙肝感染病例。

  • 乙型肝炎是一种攻击肝脏的病毒感染,可引起急性和慢性疾病。终身慢性感染可能导致肝损伤、肝功能衰竭、肝癌,甚至死亡。
  • 乙型肝炎通过血液或体液传播,围产期暴露通常发生在分娩过程中。
  • 如果母亲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新生儿可能在出生时感染乙型肝炎(围产期乙型肝炎)。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即出生剂量),对预防新生儿感染非常有效。
  • 感染病毒的成年人可能并未意识到自己携带该病毒。这种病毒传染性极强,在产后照顾婴儿时可能会发生传播。出生时接种一剂乙肝疫苗,并在婴儿期完成整个疫苗系列接种,还有助于保护较大的婴儿和儿童,使其免受其他照顾者及其他人带来的病毒暴露,这种传播方式被称为水平传播。
  • 新生儿对出生时接种的乙肝疫苗反应良好,在完成3至4剂的完整疫苗接种系列后,98%的健康婴儿能获得对该病毒的完全免疫力。
  • 出生时感染乙型肝炎的新生儿以及在出生后第一年感染的婴儿,有90%的几率发展为慢性乙型肝炎,而在这些发展为慢性乙型肝炎的人中,有25%会死于该疾病。
  • 1至5岁之间感染的儿童有25%-50%的几率成为慢性感染者。在发展为慢性乙型肝炎感染的儿童中,25%会死于这种疾病。

乙肝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广泛测试,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时,能高效预防新生儿感染。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数据,2011至2019年间,0-19岁儿童和青少年以及20-29岁人群中报告的急性乙型肝炎病例率一直较低,部分原因可能是CDC于1991年发布的儿童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建议得到了实施。随着儿童时期接种过疫苗的人群年龄增长,从2015年开始,30-39岁人群的急性乙型肝炎发病率开始持续下降。

乙型肝炎可能导致严重的终身疾病,甚至死亡,而乙型肝炎出生剂量疫苗为婴儿提供了关键的安全保障,防止他们在出生时感染这种可能严重的疾病。晚期乙型肝炎可能会引发肝硬化和肝癌。

美国目前正逐步消除围产期乙型肝炎,2021年报告病例仅17例,2022年为13例。然而,取消出生时的接种剂量将危及这一进展。

“乙肝疫苗是我们在婴儿出生后24小时内可以采取的最重要的保护措施之一。乙肝如果不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包括肝癌。许多成年乙肝患者看起来或感觉不到生病,可能也不知道自己会把病毒传染给正在照顾的婴儿。给新生儿接种疫苗为儿童提供了关键的安全保障。”

— 詹姆斯·坎贝尔医学博士、美国儿科学会会员美国儿科学会传染病委员会成员

来源:《美国儿科学会红皮书》

资料来源: AAP儿科

来源:HealthyChildren.org

最后更新日期:2025年6月25日

美国儿科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