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tling Tetanus
与破伤风作斗争的历史
要跳过文本并直接转到对象,请单击此处
破伤风是由细菌引起的。然而,引起症状的主要原因是细菌产生的毒素,而不是细菌本身。白喉和百日咳也是如此。目前,这三种疾病都可以通过一种联合疫苗来解决。博物馆的藏品记录了破伤风疫苗的独特发展。
美国人对破伤风(也称为锁颌)仍然相对熟悉。许多人还记得在不小心被生锈的金属深深割伤或刺穿后接种破伤风疫苗。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引起的,其孢子一直存在于环境中,尤其是在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当皮肤被刺破时,例如被肮脏的指甲刺破,这些孢子会被引入体内,在那里它们会生长成细菌并产生致命的毒素。
正是毒素产生了破伤风最悲惨和最著名的症状:剧烈的肌肉痉挛,尤其是在下颌,俗称“锁颌”由此而来。毒素还会导致窒息和心律不齐,痉挛的强度足以折断骨头。在 1900 年代初期,医疗组织报告说,未经治疗的破伤风导致多达 85% 的感染者死亡。
在 1890 年代,Shibasaburo Kitasato、Emil von Bering 和 Edmond Nocard 的综合工作表明,破伤风抗毒素对破伤风毒素具有保护和免疫作用。研究人员和制造商继续改进血清,博物馆的藏品包含一些美国生产的最早的破伤风抗毒素的例子。
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寻找治疗破伤风的方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大部分战斗发生在田野里,伤口经常暴露在破伤风孢子中。此外,现代武器的爆炸力将污垢和弹片深深地打入受伤的组织,那里的条件有利于细菌的生长。
为了避免破伤风的巨大死亡率,军医们在新的血清疗法上投入了大量资金。他们使用抗毒素进行预防和治疗,并尝试剂量的大小和数量。一名士兵表现出潜在的破伤风症状或有利于破伤风的伤口,接受了破伤风抗毒素疗程。据估计,数百名士兵可能患有血清病——他们的身体对血清有严重的过敏反应。然而,破伤风抗毒素被认为在战争期间挽救了数十万人的生命。
1924年推出了预防破伤风的疫苗——破伤风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是毒素的一种灭活形式;它教会身体识别和产生针对毒素的抗体,但不能损害身体本身。然而,这种疫苗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才被频繁使用,当时它成为所有美国士兵的常规疫苗接种之一。
战争结束后,所有美国人都接种了破伤风类毒素疫苗。破伤风感染率直线下降。
常规疫苗接种确保了破伤风死亡在美国很少见。但是,必须每十年重复一次疫苗接种加强针以保持这种免疫力。感染破伤风的人可以用现代形式的抗毒素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治疗。
在破伤风疫苗接种不常见的国家,当破伤风细菌定植于脐带伤口时,该病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但是,如果孕妇接种了疫苗,她的免疫力就会传递给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