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酿酒酵母)-申请上市技术审评报告

九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酿酒酵母)-申请上市技术审评报告

上市药品信息详细信息
药品信息
受理号: JXSS2101001 药品名称: 九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酿酒酵母)
药品类型: 预防用生物制品 注册分类: 3.1
承办日期: 2021-04-07 公示日期: 2024-04-08
企业名称: /;默沙东研发(中国)有限公司;/;/
相关附件信息
附件1:九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酿酒酵母) (JXSS2101001)-申请上市技术审评报告.pdf
附件2:九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酿酒酵母)(JXSS2101001)-说明书.pdf

 

九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 (酿酒酵母)

( JXSS2101001 )

申请上市技术审评报告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 2024 年 4 月

一、基本信息 3

(一)申请人信息 3

(二)品种基本情况 3

(三)审评经过 4

二、核查与检验情况 6

三、综合审评意见 7

(一)适应症/功能主治 7

(二)药学评价 9

(三)药理毒理评价 9

(四)安全有效性评价 9

(五)获益与风险评估 21

(六)说明书审核 28

四、处理意见 29

(一)技术结论 29

(二)上市后要求 29

批准日期:2022 年 8 月 23 日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SJ20215001

九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酿酒酵母)申请 上市技术审评报告(JXSS2101001)

一、基本信息

(一)申请人信息

名称 地址
上市许可 持有人 Merck Sharp & Dohme

Corp., a subsidiary of Merck

& Co., Inc.

1 Merck Drive, P.O. Box 100,

Whitehouse Station, NJ 08889, US

生产企业 MSD Ireland (Carlow) Dublin Road, Carlow Co., Carlow, Ireland

(二)品种基本情况

通用名/商品名 九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酿酒酵母)
英文名 Recombinant Human Papillomavirus 9-Valent (Types

6,11,16,18,31,33,45,52,58 )Vaccine

剂型及规格 注射剂。0.5 mL/支(瓶) ;每 0.5mL 剂量约含 HPV 6 型 L1 蛋白 30μg,HPV 11 型 L1 蛋白 40μg,HPV 16 型 L1 蛋白 60μg,HPV 18 型 L1 蛋白 40μg,HPV 31 型 L1 蛋白 20μg, HPV 33 型 L1 蛋白 20μg,HPV 45 型 L1 蛋白 20μg,HPV 52 型 L1 蛋白 20μg 和 HPV 58 型 L1 蛋白 20μg。
接种对象 本品适用于 9~45 岁女性的预防接种。
作用与用途 本品适用于预防由本品所含的 HPV 型别引起的下列疾病:

HPV16 型、18 型、31 型、33 型、45 型、52 型、58 型

引起的宫颈癌。

以及由 HPV6 型、11 型、16 型、18 型、31 型、33 型、 45 型、52 型、58 型引起的下列癌前病变或不典型病变: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2/3 级,以及宫颈原位腺癌 (AIS)。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1 级。

以及 HPV6 型、11 型、16 型、18 型、31 型、33 型、45 型、52 型、58 型引起的持续感染。

免疫程序和剂量 本品推荐于 0、2 和 6 月分别接种 1 剂次,共接种 3 剂,每剂 0.5mL。

根据临床研究数据,第 2 剂与首剂的接种间隔至少为 1 个月,而第 3 剂与第 2 剂的接种间隔至少为 3 个月,所有 3 剂应在一年内完成。

尚未确定本品是否需要加强免疫。

注册分类 预防用生物制品 3.1 类
完成的临床试验 。Ⅰ期。Ⅱ期 Ⅲ期
药品加快上市注 册程序 。突破性治疗药物程序 。优先审评审批程序 。附条件批准程序 。特别审批程序

(三)审评经过

申请日期:2021 年 3 月 31 日。

本品于 2014 年获 FDA 批准用于 9-26 岁女性和 9-15 岁男性, 2015 年获批用于 16-26 岁男性, 免疫程序均为( 0、2、6 月)3 剂; 2016 年,9-14 岁男孩和女孩人群同时获批(0、6-12 月)2 剂免疫程 序。2018 年,基于 Gardasil 的保护效力及本品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数 据,本品获 FDA 批准用于 27-45 岁女性及男性。

2017 年 9 月 28 日,药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与申请人召开沟 通交流会,对本品拟在中国境内开展的 Ⅰ期临床研究(V503-022)、 免疫桥接研究(V503-024)、保护效力研究(V503-023)试验设计进 行沟通。2017 年 10 月 20 日,本品获得临床试验批件(受理号: JXSL1500018/9,批件号:2017L04915/6)。2018 年 4 月 28 日,基于

境外临床研究数据,本品在境内获批用于 16-26 岁女性(受理号: JXSS1800008/9,批件号:2018S00144/5,注册证号:S20180008/9)。

本品 2018 年上市时所附条件之一为“请按照2017 年 9 月 28 日沟 通后的试验方案开展临床试验,继续在中国人群中考察本品的保护效 力、免疫原性,并进行系统的安全性观察”。2018 年 5 月 4 日,申请 人提出沟通交流申请,拟根据批件内容进一步修订境内研究方案。沟 通交流达成如下结论:( 1 )同意免除 Ⅰ期安全性研究(V503-022); (2)同意 V503-024 在原本 9-19 岁人群基础上增加 20-26 岁、27-45 岁人群,并对 9-19 岁、20-26 岁进行免疫原性非劣效比较;(3)申 请人拟利用 V503-024 免疫原性数据将适用人群扩大到 9-45 岁女性, 但中心认为目前境内、外尚无本品在 27-45 岁受试者中的保护效力数 据,应至少在获得该年龄组人群对 12 月持续感染(PI)的保护效力 数据后再申请扩大该年龄组人群。2019 年 1 月 7 日, 申请人再次提 出沟通交流(2018000794), 拟依据 Gardasil 保护效力数据申请适用 人群增加 27-45 岁女性,中心认为依据暂不充分,应按照事先承诺的 临床研究计划,继续在国内完成对不同年龄段女性的免疫原性桥接研 究以及保护效力研究(20-45 岁女性)。

本品正在境内开展两项扩大适用人群年龄范围的临床试验,一是 在 20-45 岁女性人群中开展的保护效力和安全性研究(V503-023 ); 二是在 9-45 岁女性中开展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研究(V503-024)。 V503-023 研究于 2020 年 1 月 10 日完成最后一例受试者入组,但受 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研究从 2020 年 2 月开始处于暂停状态,疫情 使整个研究比原计划延迟。V503-024 包括两阶段:第 Ⅰ 阶段研究目的 为证明本品在 9-19 岁和 27-45 岁女性中诱导的免疫应答非劣效于 20- 26 岁女性;第Ⅱ阶段为 9-19 岁受试者的免疫持久性随访(至全程免

后 54 个月)。此外, 本品还正在境内 9-14 岁女性人群中开展 2 剂免 疫程序研究(V503-071 ),以及针对男性人群的研究(V503-052、V503- 053 )。

本次申请人递交了 V503-024 第 Ⅰ 阶段研究结果,以及全球其他 相关研究数据,按照预防用生物制品 3.1 类申请将适用人群从 16-26 岁扩展至 9-45 岁女性, 同时申 报了 预填充注射器(受理号: JXSS2101000)和西林瓶(受理号: JXSS2101001 )包装。2021 年 11 月 19 日中心发出补充资料通知,2022 年 1 月 6 日企业回复发补资 料。2021 年 11 月 18 日, 中心收到审核查验中心对本品的临床试验 现场核查报告。

二、核查与检验情况

样品检验情况 □通过 □不通过
生产现场检查情况 □通过 □不通过
临床试验数据核查情况 通过 □不通过

样品检验:本次申报不涉及样品检验。

研制和生产现场检查:本次申报不涉及研制和生产等药学信息的 变更,不涉及研制和生产现场检查及合规药学审查。

临床试验数据核查: 本次现场核查的试验为:“ 一项评价九价人 乳头瘤病毒(HPV)Ll 病毒样颗粒(VLP)疫苗(V503 )在 9-45 岁 中国女性中免疫原性和安全性的 3 期开放性临床研究”。本次现场核 查情况如下:( 1 )临床试验机构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际试 验现场为绍兴市柯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开化县疾病预防控制中 心,核查时间为 2021 年 10 月 19 日至 21 日和 2021 年 10 月 22 日至 24 日,现场核查未发现真实性问题,无重点关注问题,存在共性规范

性问题 2 项,绍兴市柯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开化县疾病预防控制 中心分别另有规范性问题 5 项和 7 项。(2)生物样本检测机构昆皓 睿诚医药研发(北京)有限公司和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生物制 品检定所性病艾滋病疫苗室),被核查时间为 2021 年 10 月 22 日至 23 日和 2021 年 10 月 20 日至 21 日,现场核查未发现真实性问题, 各有重点关注问题 1 项,规范性问题 7 项和 4 项。基于本次核查未发 现真实性问题,合规临床审评通过。

三、综合审评意见

(一)适应症/功能主治

HPV 为无包膜小DNA 病毒,可感染人表皮和粘膜鳞状上皮细胞。 目前已鉴别的 HPV 型别有 200 多种,根据致癌性可分为低危型和高 危型。低危型 HPV 主要引起生殖器疣,其中 90%由HPV6 和 11 型感 染引起。高危型 HPV 具有致癌性,是引起宫颈癌、外阴癌、阴道癌、 肛门癌、口咽癌及其他相关癌症的主要病原体。WHO 国际癌症研究 机构最新定义的高危型包括 12 种与人类癌症明确相关的型别 (HPV16 、18 、31 、33 、35 、39 、45 、51 、52 、56 、58 、59 型)和 2 种致癌性证据有限的型别(HPV 66 、68 型)。

生殖器疣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发病率在我国性传播疾病中居于 第三位,每年所产生的相关医疗费用数目庞大。宫颈癌是全球第三大 常见女性肿瘤。该病的发病年龄早于其他女性肿瘤,可严重影响寿命。 估计全球每年至少新增宫颈癌患者 530000 人, 因病死亡患者约 275000 人。其中 85%的宫颈癌的疾病负担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流行病学数据显示,中国女性从首次性行为开始,感染 HPV 的 风险就不断增加,尤其 20-30 岁是感染高峰期, 之后一直到 50 岁都

存在较高的 HPV 感染风险。90%以上的HPV 感染在 2 年内会被机体 免疫系统清除,并且不会遗留任何组织学异常。仅一部分持续感染会 继续发展并演变为癌前病变,即宫颈上皮内瘤变 1、2、3(CIN 1-3 )。 通常从 HPV 感染发展为癌前病变的时间约 5 年,远远短于癌前病变 发展为癌症的时间(可达 20 年)。在 20 年内,CIN 3 有 20%-30%的 风险发展成为癌症。在全球范围内,HPV 16 、18 型的临床意义最为 重要,约占宫颈癌的 70%;而 HPV 31 、33 、45 、52 和 58 型约占宫 颈癌的 20%。另有数据显示,HPV 52 型和 58 型在包括中国在内的 东亚国家对宫颈癌的贡献率超过 7%,该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地区的国 家。

本品系由 6 、11 、16 、18 、31 、33 、45 、52 、58 型 HPV 主要衣 壳(L1 )蛋白组成的病毒样颗粒(VLPs)经高度纯化、混合制得。本 品于 2014 年获得美国 FDA 批准上市,用于预防相应型别的 HPV 感 染导致的疾病。

目前,境内已有 5 个 HPV 疫苗获批上市,分别为 GSK 公司的二 价 HPV 疫苗 Cervarix 、MSD 公司的四价 HPV 疫苗 Gardasil、九价 HPV 疫苗 Gardasil9(本品)、厦门万泰的二价 HPV 疫苗馨可宁/Cecolin 以及玉溪泽润的二价 HPV 疫苗沃泽惠。Cervarix 和 Gardasil 分别于 2016 年、2017 年在中国批准上市,Gardasil9 于 2018 年 4 月 28 日获 批进口注册,馨可宁/Cecolin 和沃泽惠分别于 2019 年 12 月 30 日、 2022 年 3 月 22 日获批上市。目前还有多家境内企业研制的二价、三 价、四价、六价、九价、十一价、十四价 HPV 疫苗处于上市注册申 请或临床试验阶段。不同企业研发的 HPV 疫苗主要在表达系统、抗 原型别与含量、佐剂和免疫程序等方面存在差异。

(二)药学评价

申请人在上市许可申请表其他特别申明事项、药学资料情况说明 中均明确本品本次申报扩展接种对象年龄,所递交的药学资料均为已 获批的内容,不涉及任何新增的变更。本次不涉及制检规程、进口注 册标准修订。药学专业通过。

(三)药理毒理评价

本品为已上市品种,本次申请为扩展接种对象年龄范围的上市申 请,不涉及药理毒理专业问题。

(四)安全有效性评价

本次注册申请主要目的是将适用人群年龄范围从 16-26 岁扩大至 9-45 岁女性,同时按要求提交 V503-001 研究的长期随访数据。

本次递交的资料包括:( 1 )境内 9-45 岁女性中开展的免疫原性 和安全性研究(V503-024)第 Ⅰ 阶段结果;(2 )16-45 岁女性中开展 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的国际多中心研究(V503-004);(3 )9-15 岁 与 16-26 岁女性免疫桥接与安全性的国际多中心研究(V503-002); (4)日本 9-15 岁女孩中开展的安全性、耐受性和免疫原性研究(V503- 008 );( 5 )16-26 岁女性安全性、免疫原性及保护效力的国际多中 心研究(V503-001 )的长期随访扩展研究(V503-021 )。此外, 由于 与 Gardasil 共有 4 个型别,申请人还提供了 Gardasil 开展的以下研究 资料:(6)27-45 岁女性中开展的安全性、免疫原性及保护效力的国 际多中心研究(V501-019);(7)Gardasil 在境内 20-45 岁女性中的 安全性和保护效力研究(V501-041 )。

9-15 岁人群无法获得保护效力数据,采用免疫原性桥接已是国际 通行标准,其免疫原性和安全性数据详见 V503-024 第 Ⅰ 阶段结果、 V503-002 、V503-008。鉴于 V503-002 、V503-008 已在本品上市注册 申请中评价(受理号:JXSS1800008/9), 且相关信息已纳入说明书, 本次不再重复评价。

27-45 岁人群如何评价尚未形成共识。2015 年 WHO 发布的 《 Recommendations to assure the quality, safety and efficacy of recombinant human papillomavirus virus-like particle vaccines》中有如 下描述:“并不期望HPV 疫苗可以在≥26 岁人群中获得针对组织病理 改变或宫颈癌的保护效力。随着 HPV 疫苗接种率的上升,基于 HPV 持续感染的保护效力试验可行性将下降。随着年龄增加,免疫反应降 低,免疫桥接试验可能无法成功。因此,无法做出是否用于≥26 岁人 群的建议。各国监管机构应从可行性、公共卫生角度出发,具体问题 具体分析,评估是否需要额外的数据支持 HPV 疫苗用于≥26 岁人群”。 鉴于中国 HPV 的流行存在“双高峰”现象,≥26 岁人群仍存在较高的 感染风险。从技术评价层面考虑,中心认为应尽可能获得该人群的保 护效力“直接证据”,然而受疫情影响,V503-023 研究中“直接证据”的 获取存在不确定性。加之本品已在全球 80 多个国家或地区上市,除 中国外其他国家或地区均已基于Gardasil 在该人群的保护效力以及本 品免疫原性和安全性数据批准用于 27-45 岁人群。境外上市后的长期 使用在一定程度上积累了有效性和安全性数据,也可作为本品应用于 中国 27-45 岁女性人群的参考。根据国家药监局机关签报《关于加快 推进 HPV 疫苗审评审批工作的请示》(局签报〔2021〕1255 号), 本品属于相关主管部门明确为市场短缺的品种。综合考虑“直接证据” 的不确定性以及市场的迫切急需,中心认为由于本品与 Gardasil 共有

4 个型别,Gardasil 在 27-45 岁人群的保护效力及本品在该人群的免 疫原性和安全性数据一定程度上可作为“间接证据”支持本品用于 27- 45 岁人群。Gardasil 在 27-45 岁人群的保护效力详见 V501-019、V501- 041 研究;本品在该人群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数据详见 V503-024 第 Ⅰ 阶段结果、V503-004 研究。鉴于 V501-019、V501-041 已在 Gardasil 上市注册申请中评价(受理号:JXSS0900012/3 ),本次不再重复评 价。此外,申请人还提供了在 16-26 岁人群中开展的国际多中心保护 效力研究的长期随访结果(V503-021-01 第二次中期分析),拟更新 说明书相关内容。

1. 适用人群年龄范围扩大的“间接”保护效力数据

本品与四价HPV 疫苗Gardasil 含有4 种相同型别的HPV L1 VLP。 虽然两者共有型别的抗原含量不同(本品 HPV 6/11/16/18 型抗原含量 分别为 30/40/60/40μg,高于 Gardasil 20/40/40/20μg),且未在 27-45 岁 女性中开展 “头对头”比较。但在关键性保护效力研究 V503-001 中, 本品与 Gardasil 在 16-26 岁人群中开展了“头对头”的免疫原性比较, 显示本品诱导的抗 HPV6/11/16/18 型 cLIA 抗体的免疫应答非劣效于 Gardasil。因此, 审评认为可合理推断本品在 27-45 岁女性中的保护效 力与 Gardasil 相关。

V501-041 研究是 Gardasil 在 20-45 岁中国女性中开展的随机双 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共纳入 3006 例 20-45 岁受试者,疫苗组和安 慰剂组各 1503 名,保护效力随访至第 78 个月。在 20-45 岁符合方案 保护效力(PPE)人群中,随访至第 78 个月时,疫苗预防 HPV16 或 18 型相关的 CIN 2+的保护效力为 100%(95%CI: 32.3%, 100%)。

V501-019 研究是 Gardasil 在 27-45 岁女性中开展的国际多中心 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研究,共 3817 例受试者至少接种过 1 剂

Gardasil。主体阶段随访 4 年,但未证实 Gardasil 在 27-45 岁的女性中 预防 HPV 16 和 18 以及非疫苗包含 HPV 型别相关的 CIN 2/3、AIS 或 宫颈癌的有效性,其有效性结论主要基于对持续感染的预防作用。扩 展阶段为主体阶段接种Gardasil 的685 例 27-45 岁女性受试者的长期 随访研究。在 PPE 人群约 10.1 年(中位随访时间为 8.9 年)的随访 中,未出现新的 HPV 6/11/16/18 相关的任何分级 CIN 和生殖器疣。

2. 适用人群年龄范围扩大的免疫原性数据

( 1 )境内 V503-024 研究(第 Ⅰ 阶段)

V503-024 研究拟评价本品在 9-45 岁中国女性中的免疫原性和安 全性,共入组 1990 例受试者,其中 9-19 岁 690 例、20-26 岁 650 例、 27-45 岁 650 例。所有受试者分别在 0 、2 、6 个月接种 3 剂本品。研 究第 Ⅰ 阶段的主要目的是证明本品在 9-19 岁和 27-45 岁女性中诱导 的免疫应答非劣效于 20-26 岁女性;第Ⅱ阶段主要目的是评价本品在 9-19 岁女性中的免疫持久性(至全程免后 54 个月)。

1988 例受试者接种了至少 1 剂疫苗。受试者人口学特征、性行 为和妊娠史等基线特征基本可比。免疫原性分析主要基于 PPI 人群 (接种 3 剂疫苗且未超窗、免前对应 HPV 型别抗体阴性、没有严重 方案偏离)。数据显示:①9-19 岁与 20-26 岁女性相比:全程免后 1 个 月不同 HPV 型别 cLIA 抗体的 GMT 比值范围为 1.27-1.48,比值的双 侧 97.5% CI 下限均>0.67;所有 HPV 型别抗体的血清阳转率差值双 侧 97.5% CI 下限均>-5%,达到非劣效标准。9-15 岁免疫原性结果与 9-19 岁类似,均非劣效于 20-26 岁女性。 ②27-45 岁与 20-26 岁女性 相比:全程免后 1 个月不同 HPV 型别cLIA 抗体的 GMT 比值范围为 0.81-0.91,比值的 95%CI 下限均>0.67;所有 HPV 型别抗体血清阳 转率差值的双侧 97.5% CI 下限均> -5%,达到非劣效标准。

每个年龄组抽取 200 例监测 PBNA 抗体,事后分析发现其结果 与 cLIA 抗体结果基本一致,但 27-45 岁与 20-26 岁相比,PBNA 抗 体 GMT 比值未能达到非劣效标准。审评认为可能与 PBNA 抗体分析 的样本量较小,没有足够的检验效能有关;也可能与随年龄增长免疫 原性减弱有关。由于本品尚未确定具有保护作用的最低抗体滴度,加 之 PBNA 为事后分析, 审评基本认可基于自行建立的多重竞争性 Luminex 免疫分析法(cLIA)的免疫原性主要分析结果。

统计学审评重点评价了 V503-024 第 Ⅰ 阶段结果。该研究共有两 个试验假设,分别为 9-19 岁与 20-26 岁相比的 cLIA 抗体 GMT 达到 非劣,27-45 岁与 20-26 岁相比的 cLIA 抗体血清阳转率达到非劣。试 验结果显示 9-19 岁受试者相较于 20-26 岁受试者的 GMT 均可得到非 劣结论;27-45 岁受试者相较于 20-26 岁受试者的抗体血清阳转率几 乎均为 100%,也可得到非劣的结论。

基于现有数据, 可以认为 V503-024 第 Ⅰ 阶段达到了主要研究目 的,即 9-19 岁(9-15 岁)、27-45 岁人群的免疫原性非劣效于 20-26 岁。

临床试验现场核查:核查中心于 2021 年 10 月 19 日-24 日对 V503-024 研究相关试验现场、检测单位进行了核查,结论为“未发现 真实性问题,存在 2 个重点关注问题(原始试验操作记录缺乏受控及 分析批未包含随行阳性质控样本),以及 34 个其他规范性问题”。2 个 重点问题分别为:①昆皓睿诚医药研发(北京)有限公司原始记录缺 乏受控性。被核查单位解释原始记录文件是版本受控并有生效日期的 表格。操作员必须使用用户名和密码登录 eSOP 系统并打印原始试验 操作记录文件,同时有另一名员工对记录进行质量控制。审评基本认 可申请人解释。②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生物样本分析批未包含随

行阳性质控样本,无法确认基于当批标准曲线运算得到的样本抗体滴 度水平的准确度范围,且无法评估批间数据的可比性。被核查单位解 释缺乏可用的质控品(单型抗体阳性的人血清)原料为全球面临的共 同问题,国际标准品及国家标准品来源均不足以支撑完成临床试验, 且国际标准只有 2 个型别,国家标准品只有 6 个型别,不具备增加随 行阳性质控样本的条件。目前检测时采用一列 6 孔细胞对照作为阴性 对照,一列 6 孔“病毒+细胞”作为阳性对照的方式已经过方法学验证, 两个对照可以保证计算的科学性,也可确保实验条件成立与否的判定 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本研究中 PBNA 抗体检测单位、方法与 Gardasil 境内临床试验(V501-213 )一致。临床专业已在 Gardasil 扩展适用人 群年龄的补充申请(受理号:JYSB1900306/7)中对该方法进行评价, 结论为接受相关数据并纳入说明书,故审评不再进一步要求。被核查 单位接受核查发现的其他规范性问题,并承诺整改。审评认为上述问 题不改变本品风险/获益结论。

(2)境外 V503-004 研究

V503-004 研究是一项在 16-45 岁女性中开展的国际多中心安全 性和免疫原性研究,旨在证明本品在 27-45 岁女性中诱导的免疫应答 非劣效于 16-26 岁女性。共入组 1212 例受试者, 1210 例接种了至少 1 剂本品,其中 27-45 岁组 640 例,16-26 岁组 570 例。免疫程序为 0、2、6 月 3 剂接种。符合方案免疫原性(PPI)人群是免疫应答分析 的主要人群。第 3 剂接种后 4 周,HPV 16 、18 、31 、33 、45 、52 和 58 型 cLIA 抗体的 GMT 比值(27-45 岁/16-26 岁)范围为 0.66-0.73, 95% CI 下限范围为 0.60-0.67,达到预设的非劣效假设(>0.50)。27- 45 岁和 16-26 岁年龄组抗 HPV 6 、11 、16 、18、31、33、45、52 和 58 型 cLIA 抗体的血清阳转率均>99%。

本品境内外研究均发现免疫原性随受种者年龄增加而降低。境内 外不同的文化背景、伦理要求导致不同研究的年龄段划分存在差异。 因此,尽管本研究中非劣效界值为 0.5,但考虑到本研究中 16-26 岁 的年龄划分较境内 V503-024 研究的 20-26 岁更为严格,审评基本接 受。

(3)境外 V503-002 研究

V503-002 研究是在 9-26 岁女性中开展的国际多中心免疫原性与 安全性临床研究, 旨在:1 )证明本品在 9-15 岁男孩与女孩中诱导的 免疫应答非劣效于 16-26 岁女性人群;2)评价不同生产批次间免疫 效果的一致性。研究共入组 2800 例受试者,其中 9-15 岁女孩 1800 例,9-15 岁男孩 600 例,16-26 岁年轻女性 400 例。 1800 例 9-15 岁 女孩按 1:1:1 比例随机分配至 3 个不同生产批次亚组。免疫程序为 0 、 2、6 月接种 3 剂,最初研究周期为 12 个月。随后两次修订研究方案, 将研究时长扩展至第 126 个月进行免疫持久性评价。符合方案免疫原 性(PPI)人群是免疫应答分析的主要人群。

3 剂接种后 4 周,超过 99%的女孩和男孩及年轻女性 HPV 各血 清型抗体阳转;9-15 岁女孩和男孩 HPV 16 、18 、31 、33 、45 、52 和 58 型 cLIA 抗体的 GMT 比值、血清抗体阳转率均非劣效于 16-26 岁 女性(非劣效界值同 V503-024 研究)。首剂接种后第 7 个月,血清抗 体 GMT 水平升至最高,持续轻微下降至第 90 个月。第 90 个月时 90% 以上的受试者仍对 9 种疫苗 HPV 型别保持血清学阳性。

该研究长期随访还对满 16 岁的受试者进行保护效果终点评估。 最多随访至第 3 剂接种后 8.2 年(中位随访7.6 年),女性受试者中未 观察到疫苗相关型别的高度宫颈、外阴或阴道不典型增生或生殖器疣 的病例,男性受试者中未观察到疫苗相关型别的阴茎不典型增生或生

殖器疣的病例。2018 年 4 月本品获批上市时说明书已包括 V503-002 研究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数据,本次说明书仅需更新长期随访数据。

(4)境外(日本)V503-008 研究

V503-008 研究是在日本开展的多中心、开放性、无对照研究,旨 在评估 9-15 岁日本女性接种本品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共入组 100 例,评估第 3 剂疫苗接种 4 周后疫苗 HPV 型别的抗体阳转率及 GMT 非劣效于 V503-001 研究中的 16-26 岁日本女性。研究总时长为首剂 接种后 30 个月。9-15 岁女性受试者 3 剂接种后 4 周疫苗 HPV 型别 血清抗体阳转率均为 100%。与 V503-001 研究中 16-26 岁日本女性 相比,9-15 岁女孩接种后诱导的血清抗体应答达到了非劣效。鉴于本 研究为开放性研究且样本量有限,2018 年 4 月本品获批上市时说明 书未纳入相关数据。考虑到本研究结论与 V503-024 一致,也无法提 供额外的有效性或安全性信息,相关数据不纳入说明书。

3. 适用人群年龄范围扩大的安全性数据

( 1 )境内 V503-024 研究(第 Ⅰ 阶段)

V503-024 研究第 Ⅰ 阶段共 1988 例受试者纳入安全性分析人群 (APaT),总体 AE、接种部位 AE、全身 AE 的发生率分别为 69.4% 、 45.8%和 51.0%。所有接种部位 AE 均判断为与疫苗相关;全身不良 反应发生率为 26.2%。9-19 岁组、20-26 岁组和 27-45 岁组总体 AE 发 生率分别为 68.2% 、74.9%和 64.3%,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56.4%、 63.4%和 52.3%,其中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43.3% 、50.5%和 43.8%,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27.3% 、33.4%和 17.8%。按中国 的 AE 严重程度标准评价,任何一剂疫苗接种后的 AE 大多为 1 至 2 级;三个年龄组中 3 级 AE 分别为 3.9% 、5.2%和3.8%,组间无显著 差异;无 4 级 AE。申请人还提供了按 MSD 标准(轻、中、重)的

AE 严重程度,整体结果与按中国标准类似。

任何一剂疫苗接种后第 1 天至第 31 天发生的所有局部不良反应 发生率为 45.8%。绝大部分局部不良反应均发生在第 1 天至第 8 天内 (45.3%),大多数(44.8%)报告的局部不良反应为征集性不良反应, 3.3%的受试者报告了非征集性局部不良反应(淤青、瘙痒、不适、感 觉减退等)。最常见的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10%)为疼痛,其次为 红斑、肿胀、硬结和瘙痒。任何一剂疫苗接种后第 1 天至第 8 天内接 种部位不良反应大多数为 1 至 2 级,3 级及以上仅占比 2.8% 。3 级及 以上的局部不良反应中肿胀的发生率最高(2.2%)。无受试者报告 4 级局部不良反应。9-19 岁、20-26 岁和 27-45 岁组局部不良反应发生 率分别为 43.2%、49.7%和43.1%。整体上 20-26 岁组局部不良反应发 生率最高,9-19 岁组次之,27-45 岁组最低。第 1 、2 、3 剂接种后局 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 28.4%、24.7% 、18.2%。本研究观察到局 部不良反应发生率随接种剂次增加呈下降趋势,与既往临床试验观察 到肿胀、红斑随接种剂次增加而上升不同。申请人认为主要与境内临 床试验接种部位 AE 的报告率较低有关。审评基本认可申请人解释。 境内外临床试验中观察到的接种部位 AE 趋势差异可能与试验过程中 安全性监测效率、评价标准不同有关,也不排除可能的人种差异。鉴 于中国人群中的接种部位耐受性更好,审评不再进一步要求。

任何一剂疫苗接种后第 1 天至第 31 天,1003 例(50.5%)报告 了至少一例全身 AE。全身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为 26.2%。9-19 岁、 20-26 岁和 27-45 岁年龄组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27.3%、33.4% 和 17.8%。全身不良反应大多为 1 至 2 级,仅 0.2%的受试者报告 3 级 全身不良反应(腹泻、发热、荨麻疹)且在组间无显著差异;无 4 级 全身不良反应。全身不良反应中发热最常见(发生率均≥ 10%),三个

年龄发生率分别为 22.1% 、25.5% 、12.0%。第 1 、2 、3 剂接种后全身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 16.9%、8.1%、7.4%。与局部不良反应类似, 整体上 20-26 岁组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9-19 岁组次之,27-45 岁组最低;且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随接种剂次增加呈下降趋势。本研 究发热率为 12.0%-25.5%,组间差异较大,且远高于既往临床试验; 头痛、恶心等既往临床试验中观察到的十分常见或常见的全身不良反 应发生率较低。申请人认为境内发热报告率较高,可能与更严格的发 热定义、更长的征集期以及地区差异有关;头痛、恶心发生率较低可 能与未纳入征集性条目及地区差异有关。审评认为除上述原因外,不 排除可能存在的人种差异。若本次申请事项获批,说明书中应体现这 一安全性差异。

研究期间共收集 41 例(2.1%)45 例次 SAE,研究者判定所有 SAE 均与研究疫苗无关。未发生因 AE 导致的死亡。共报告 20 例妊 娠,包括 3 例活产、1 例异位妊娠、4 例自然流产、 12 例人工流产。 无先天性异常报告。

研究期间 9-19 岁、20-26 岁和 27-45 岁年龄组发生至少一例新发 病症的受试者比例分别为 21.4%、21.4%和 20.8%,组间发生率相当。 4 例(0.2%)可能提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医学事件,包括 2 例甲状腺 功能亢进、1 例虹膜炎、 1 例结缔组织病。其中 2 例(虹膜炎、甲状 腺功能亢进)为新发病症,根据方案研究者未评价新发病症与疫苗的 相关性;其余 2 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结缔组织病)报告为 AE,研 究者判定与疫苗无关。

(2)境外 V503-004 研究

1210 例至少接种 1 剂本品并接受至少 1 次安全性随访的受试者 纳入安全性分析 ASaT 集。任何一次疫苗接种后第 1 天至第 15 天,

约 92%的受试者报告了至少 1 例 AE。大多数受试者(>85%)报告的 接种部位 AE 均为非严重事件,判定与疫苗接种相关。约 65%的受试 者报告了全身性 AE,约 25%的受试者报告了疫苗相关全身性 AE 。 共 14 例受试者报告了 SAE,所有 SAE 均与研究疫苗无关。研究期间 无受试者死亡。1 例受试者因 AE 而终止接种疫苗,研究者认为该 AE 为非严重不良事件且与研究疫苗无关。

在任何一次疫苗接种后第 1 天至第 5 天,85.2%的 27-45 岁受试 者和 87.5%的 16-26 岁受试者报告了至少 1 例接种部位 AE。最常见 的接种部位 AE 为疼痛、肿胀和发红(征集性接种部位 AE),其次为 接种部位瘀青、不适、血肿和瘙痒( 非征集性接种部位 AE,在至少 1 个疫苗接种组中发生率≥1%)。组间征集性、非征集性接种部位 AE 报告率均无显著差异。27-45 岁和 16-26 岁年龄组分别有 1.9%、2.8% 的受试者至少发生 1 例重度接种部位 AE(疼痛),其他接种部位 AE 的严重程度均为轻度或中度。

在任何一次疫苗接种访视后第 1 天至第 15 天,64.4%的 27-45 岁 年龄组受试者和 66.3%的 16-26 岁年龄组受试者至少发生 1 例全身性 AE。两个年龄组中头痛(30%)和鼻咽炎(9%)是最常报告的全身性 AE,其他全身性 AE 的发生率<10%。大多数全身性 AE 的严重程度 为轻度或中度;27-45 岁和 16-26 岁年龄组分别有 11.1% 、12.1%的受 试者报告了至少 1 例重度 AE(多为头痛)。在任何一次疫苗接种访视 后第 1 天至第 5 天评价口腔温度(或转换为口腔等效温度),约 97% 的受试者的体温<37.8℃( 100.0T )。

审评发现 V503-004 研究总体 AE、接种部位 AE,接种部位疼痛、 肿胀、发红发生率均远高于 V503-024 研究;最常见的全身性 AE 为 头痛(约 30%)和鼻咽炎(约 9%),发热率<10%,与 V503-024 研

究安全性特征存在显著差异。申请人认为发热、头痛的报告率差异可 能与 V503-024 研究发热定义更严格, 以及不同地区的症状背景发生 率不同或文化差异导致受试者报告意愿差异有关;鼻咽炎报告率的差 异可能与不同地区常见上呼吸道疾病的就诊率或诊断异质性有关。 V503-024 研究虽然鼻咽炎的报告率较低,但是鼻咽炎相关的症状,如 咳嗽、鼻充血、流涕等症状的报告率高于 V503-004。此外, V503-024 研究部分随访处于 COVID-19 疫情期间,鼻咽炎的报告率较低也可能 是疫情期间各种预防措施降低了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由于两项研 究在安全性收集方面的差异显著,申请人不建议对 V503-004 和 V503- 024 的安全性数据进行合并分析。审评基本认可,若本次申请事项获 批,说明书应体现境内外研究中的安全性特征差异。

(3)境外 V503-002 、V503-008 研究

V503-002 研究中 9-15 岁女孩和男孩接种本品的安全性特征与 16-26 岁女性大体相近,未发现新增的安全性信号,相关安全性信息 已在本品获批上市时纳入说明书。

V503-008 研究在日本 9-15 岁女孩中的安全性与 V503-002 研究 一致,未发现新增的安全性信号。鉴于本研究为开放性研究且样本量 有限,2018 年 4 月本品获批上市时说明书未纳入相关数据。考虑到 本研究无法提供额外的安全性信息,相关数据不纳入本次说明书更新。

4. 16-26 岁人群的长期随访结果

V503-021-01 研究是 V503-001 的扩展研究,旨在评价 16-26 岁女 性接种本品的长期保护效果、免疫原性和安全性。本次递交的第二次 中期统计分析报告总结了研究扩展期第 4 年(截止日期 2018 年 1 月 1 日)的保护效果和安全性分析。1783 例 PPE 人群中的 1586 例受试 者参加了随访,最长随访时间为第 3 剂接种后 9.5 年(中位随访时间

6.3 年)。女性受试者中未观察到疫苗相关型别的高度宫颈、外阴或阴 道不典型增生或生殖器疣的病例。2018 年 4 月本品获批上市时说明 书已纳入了中位随访时间 4.4 年的数据,本次仅需更新长期随访数据。

综上,审评认为 9-15 岁、27-45 岁女性接种本品的获益大于风险, 建议批准本次注册申请扩大适用人群的年龄范围。申请人应继续按要 求完成相关研究。

(五)获益与风险评估

HPV 根据致癌性可分为低危型和高危型。低危型 HPV 主要引起 生殖器疣,其中 90%由 HPV6 和 11 型感染引起。高危型 HPV 具有致 癌性,是引起宫颈癌、外阴癌、阴道癌、肛门癌、口咽癌及其他相关 癌症的主要病原体。WHO 最新定义的高危型包括 12 种与人类癌症 明确相关的型别(HPV16 、18 、31 、33 、35 、39 、45 、51 、52 、56、 58 、59 型)和 2 种致癌性证据有限的型别(HPV 66 、68 型)。

目前,境内已有 5 个 HPV 疫苗获批上市,分别为 GSK 公司的二 价 HPV 疫苗 Cervarix 、MSD 公司的四价 HPV 疫苗 Gardasil、九价 HPV 疫苗 Gardasil9(本品)、厦门万泰的二价 HPV 疫苗馨可宁/Cecolin 以及玉溪泽润的二价 HPV 疫苗沃泽惠。

本品系由 6 、11 、16 、18 、31 、33 、45 、52 、58 型 HPV 主要衣 壳(L1 )蛋白组成的病毒样颗粒(VLPs )经高度纯化、混合制得。本 品于 2014 年获 FDA 批准用于 9-26 岁女性和 9-15 岁男性,2015 年获 批用于 16-26 岁男性,2018 年获批用于 27-45 岁女性及男性。

2018 年 4 月 28 日,基于境外临床研究数据,本品在境内获批用 于 16-26 岁女性。本次拟申请将适用人群从 16-26 岁扩展至 9-45 岁女 性。

药学方面,本次所递交的药学资料均为已获批内容,不涉及任何 新增变更。本次不涉及制检规程、进口注册标准修订。药理毒理方面, 本品为已上市品种,本次不涉及药理毒理专业问题。

临床试验方面,基于申请人本次递交的 V503-024 第 Ⅰ 阶段研究 结果,以及全球其他相关研究数据,对本品用于 9-15 岁、27-45 岁女 性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获益/风险评估进行整体评价。

1. 本品的临床获益

四价 HPV 疫苗(Gardasil) 已获得在 9~45 岁女性人群中对 HPV 6 、11 、16 和 18 型的保护效力和/或保护效果数据。本品与 Gardasil 含有 4 种相同型别的 HPV L1 VLP。在本品关键性保护效力研究 V503- 001 中,本品与 Gardasil 在 16-26 岁人群中开展了免疫原性比较,显 示本品诱导的抗 HPV6/11/16/18 型 cLIA 抗体的免疫应答非劣效于 Gardasil。由此推断本品在 9~45 岁女性人群中具有与 Gardasil 相似的 保护作用。

本品 9-45 岁境内女性免疫原性和安全性研究(V503-024 第 Ⅰ 阶 段)数据显示:( 1 )9-19 岁与 20-26 岁女性相比:全程免后 1 个月不

同 HPV 型别 cLIA 抗体的 GMT 比值范围为 1.27-1.48, 比值的双侧 97.5% CI 下限均>0.67;所有 HPV 型别抗体的血清阳转率差值双侧 97.5% CI 下限均>-5%,达到非劣效标准。9-15 岁免疫原性结果与 9- 19 岁类似,均非劣效于 20-26 岁女性。( 2 )27-45 岁与 20-26 岁女性 相比:全程免后 1 个月不同 HPV 型别cLIA 抗体的 GMT 比值范围为 0.81-0.91,比值的 95%CI 下限均>0.67;所有 HPV 型别抗体血清阳 转率差值的双侧 97.5% CI 下限均> -5%,达到非劣效标准。

本品 16-45 岁女性国际多中心免疫原性和安全性研究(V503-004) 数据显示:全程免后 1 个月,HPV 16 、18 、31 、33 、45 、52 和 58 型

cLIA 抗体的 GMT 比值(27-45 岁/16-26 岁)范围为 0.66-0.73,95% CI 下限范围为 0.60-0.67,达到预设的非劣效假设(>0.50);27-45 岁 和 16-26 岁年龄组抗 HPV 6 、11 、16 、18 、31 、33 、45 、52 和 58 型 cLIA 抗体的血清阳转率均>99%。

本品9-26 岁女性国际多中心免疫原性与安全性研究(V503-002 ) 数据显示:全程免后 1 个月,9-15 岁女孩 HPV 16 、18、31、33、45 、 52 和 58 型 cLIA 抗体的 GMT 比值、血清抗体阳转率均非劣效于 16- 26 岁女性。首剂接种后第 7 个月,血清抗体 GMT 水平升至最高,持 续轻微下降至第 90 个月。第 90 个月时 90%以上的受试者仍对 9 种 疫苗 HPV 型别保持血清学阳性。该研究长期随访还对满 16 岁的受试 者进行保护效果终点评估。最多随访至第 3 剂接种后 8.2 年(中位随 访 7.6 年),未观察到疫苗相关型别的高度宫颈、外阴或阴道不典型 增生或生殖器疣的病例。

本品 9-15 岁日本女性免疫原性和安全性研究(V503-008)数据 显示:全程免后 1 个月,9-15 岁女孩 HPV 疫苗型别血清抗体阳转率 均为 100%;与 V503-001 研究中 16-26 岁日本女性相比,9-15 岁女 孩接种后诱导的血清抗体应答达到了非劣效。

本品 V503-001 研究的扩展研究(V503-021-01 )数据显示:最长 至第 3 剂接种后 9.5 年(中位随访时间 6.3 年),16-26 岁女性受试者 未观察到疫苗相关型别的高度宫颈、外阴或阴道不典型增生或生殖器 疣的病例。

2. 本品的已知风险和潜在风险

按国际医学科学组织委员会(CIOMS)推荐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 类:十分常见(≥10%), 常见( 1%~10%,含 1%),偶见(0.1%~1%,

含 0.1%), 罕见(0.01%~0.1%,含 0.01%), 十分罕见(<0.01%), 对本品境内外临床研究进行如下描述:

( 1 )境外临床研究

1 )9~26 岁女性

①汇总数据

汇总本品在境外开展的 7 项Ⅲ期临床研究(V503-001、002、003 、 005 、006 、007 和 009),共 12,583 名 9~26 岁女性接种了至少 1 剂 本品并且有安全性随访结果。在接种本品后使用疫苗接种报告卡 (VRC)收集安全性数据并进行评估,观察到如下不良反应:

全身不良反应(每剂接种后第 1~15 天) 十分常见:头痛

常见:发热、恶心、头晕、疲劳、腹泻

偶见:淋巴结病、眩晕、腹痛、上腹痛、呕吐、乏力、腋痛、寒 战、不适、发热感、流感样疾病、难受、疼痛、胃肠炎、流感、鼻咽 炎、上呼吸道感染、关节痛、背痛、骨骼肌肉疼痛、肌痛、颈痛、肢 体疼痛、偏头痛、嗜睡、晕厥、痛经、咳嗽、鼻充血、口咽痛、多汗、 瘙痒、皮疹、荨麻疹、潮热

接种部位不良反应(每剂接种后第 1~5 天)

十分常见:疼痛、肿胀、红斑

常见:瘙痒、瘀青

偶见:血肿、出血、超敏反应、感觉减退、硬结、关节痛、肿块、 运动障碍、结节、丘疹、异常感觉、皮疹、注射部位发热

以上大部分不良反应程度为轻至中度,且短期内可自行缓解。

在 12,583 名 9~26 岁女性中,整个研究期间观察到 3 例接种相关 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热、疫苗过敏、头痛;均痊愈,无后遗症。

②东亚人群数据

本品在境外开展的 2 项Ⅲ期临床研究(V503-001 、002)中分别 有 624 名 16~26 岁女性和 198 名 9~15 岁女性来自东亚地区(中国香 港和中国台湾、日本和韩国) 。与上述 9~26 岁女性汇总数据相比, 在东亚女性人群中观察到新增或发生率更高的不良反应如下:

全身不良反应(每剂接种后第 1~15 天) 常见:肌痛

偶见:消化不良、口渴、感到寒冷、咽炎、肌肉骨骼强直、肌无 力、肢体不适、感觉减退、睡眠过度、子宫不规则出血、玫瑰糠疹、 眼睑水肿、呼吸困难

接种部位不良反应(每剂接种后第 1~5 天) 常见:感觉减退、肿块、注射部位发热

偶见:瘢痕

以上大部分不良反应程度为轻至中度,且短期内可自行缓解。

2)27~45 岁女性

1 项境外Ⅲ期临床研究(V503-004)评价了本品在 27~45 岁女性 中的安全性。该研究共 640 名 27~45 岁女性接种了至少 1 剂本品并且 有安全性随访结果。在接种本品后使用 VRC 收集安全性数据并进行 评估。与 9~26 岁女性汇总数据相比,该人群中新增或发生率更高的 不良反应如下:

全身不良反应(每剂接种后第 1~15 天) 常见:口咽疼痛

偶见:耳痛、消化不良、口腔疱疹、鼻炎、肌无力、肌肉骨骼强 直、震颤、易激惹、倦怠、流涕、红斑、全身瘙痒

接种部位不良反应 (每剂接种后第 1~5 天)

常见:血肿

在 640 名 27~45 岁女性中,整个研究期间没有观察到与本品接种 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

3)既往接种四价 HPV 疫苗的女性再接种本品

1 项境外Ⅲ期临床研究(V503-006)评估了既往接种过 3 剂四价 HPV 疫苗的 12~26 岁女性再次接种本品的安全性。本研究共 608 名 受试者接种了至少 1 剂本品,305 名受试者接种了安慰剂(生理盐水)。 所有受试者均接受了安全性随访。最后 1 剂四价 HPV 疫苗至接种第 1 剂本品的时间间隔大约为 12~36 个月。与既往未接种过任何 HPV 疫苗的受试者(V503-001 )相比,除接种部位肿胀和红斑的发生率在 数值上较高之外,其他安全性特征类似。

(2)境内临床研究

在境内开展的Ⅲ期免疫原性和安全性临床研究(V503-024)中, 1,988 名 9~45 岁中国女性接种了至少 1 剂本品并且有安全性随访结 果;在接种本品后使用 VRC 收集每剂接种后第 1~31 天的安全性数 据并进行评估。与境外临床试验观察到的安全性特征相比,本研究中 观察到新增或发生率更高的不良反应如下:

全身不良反应(每剂接种后第 1~31 天)

十分常见:发热

偶见:牙疼、下腹痛、便秘、口腔溃疡、月经量过少、月经不调、 月经不规律、过敏性皮炎、冷汗、出汗不良性湿疹

接种部位不良反应(每剂接种后第 1~31 天)

常见:硬结

以上大部分不良反应程度为轻至中度,且短期内可自行缓解。

(3)境内外上市后使用经验

由于上市后自发性报告的不良事件来自数量难以确定的人群,因 此无法准确地估计其发生频率或确定其与疫苗接种之间的因果关系。

本品的安全性与四价 HPV 疫苗类似。由于四价 HPV 疫苗和本品 在成份上有相同之处,都含有四种 HPV 共有型别的 L1 蛋白,因此本 品与四价 HPV 疫苗上市后的不良事件可相互参考。

除了在临床研究中报告的不良反应外,还在本品批准后使用过程 中自发报告了以下不良事件:

各类神经系统疾病:晕厥(有时伴有强直-阵挛性发作)

除上述本品上市后不良事件外,四价 HPV 疫苗批准后使用过程 中还自发报告了以下不良事件:

感染及侵染类疾病:蜂窝织炎

血液及淋巴系统疾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免疫系统疾病:超敏反应(包括速发过敏反应和类速发过敏反应)、 支气管痉挛

各类神经系统疾病: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格林巴利 综合征

综上:本品为已上市品种,本次申请为扩展接种对象年龄范围的 上市申请;本次所递交的药学资料均为已获批内容,不涉及任何新增 变更;本次不涉及药理毒理专业问题;境内 V503-024 研究(第 Ⅰ 阶 段)相关试验现场、检测单位核查未发现真实性问题,合规临床审评 通过。基于申请人本次递交的 V503-024 第 Ⅰ 阶段研究结果,以及全 球其他相关研究数据,9-15 岁、27-45 岁女性接种本品的获益大于风 险,建议批准本次注册申请扩大适用人群的年龄范围。申请人应继续 按要求完成相关研究。

(六)说明书审核

现行版说明书为 2020 年 7 月 1 日修订版,本次拟修订的主要内 容及审评意见如下:

1. 【接种对象】由 16-26 岁女性扩展为 9-45 岁女性。审评同意。 2.【不良反应】增加境内V503-024 研究中观察到的安全性信号。

鉴于境内外研究在安全性收集方面的显著差异,审评同意不对境内外 研究合并分析,说明书【不良反应】单独列出【境内临床研究】观察 到的安全性信号,同时关注境内研究较境外研究新增或发生率更高的 不良反应条目。

3. 【临床试验】更新 V503-001 研究的长期随访(即 V503-021 ) 以及 V503-002 研究的长期随访结果。审评同意。

4. 【临床试验】增加 V503-024 研究免疫原性桥接结果。审评同 意。

5. 其他文字修订详见说明书。

除上述修订外,审评认为:( 1 )Gardasil 在 27-45 岁人群的保护 效力是本品向上扩大年龄范围的重要支持,说明书应补充相关数据; (2)境外 V503-004 研究是本品在 27-45 岁人群中开展的重要研究, 且原产国说明书也将其纳入相关条目,说明书应补充其安全性和免疫 原性数据。

审评与申请人就上述内容进行了多轮沟通,说明书、包装标签以 所附版本为准。

四、处理意见

(一)技术结论

经风险获益评估,现有研究和数据支持本品适用人群由 16-26 岁 女性扩展为 9-45 岁女性。

(二)上市后要求

请结合本品进口注册批件(批件号:2018S00144/5 )的相关要求, 按照与药审中心沟通后的临床试验方案,继续在中国人群中考察本品 的保护效力、免疫原性、免疫持久性,并进行系统的安全性观察,于 再注册前以补充申请方式提交相关研究结果和进展。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鄂ICP备20230133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