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SA 2025年关于在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中使用疫苗预防季节性新冠病毒、流感和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指南

This entry is part 105 of 104 in the series 指南

IDSA 2025 Guidelines on the Use of Vaccines for the Prevention of Seasonal COVID-19, Influenza, and RSV Infections in Immunocompromised Patients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7日

最后更新2025年10月17日

阿诺玛·内洛尔¹、保罗·戈普费特¹、陈·萨布丽娜·谭¹、克里斯蒂娜·巴耶马、凯瑟琳·贝尔登、迪恩·布隆伯格、摩根·J·卡茨、丹尼尔·考尔、坦维·夏尔马、施维塔·安詹、埃拉·J·阿里扎-埃雷迪亚、弗朗西斯科·马加纳、蒂莫西·明尼尔、詹妮弗·洛夫莱斯、迪普利恩·考尔²、伊丽莎白·约克²、英格夫·法尔克-伊特²、林赛·巴登²

1 共同第一作者 2 共同最后作者


有关新冠病毒、流感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使用的更多指导,请参考以下链接:

孕妇: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


2025年10月17日

截至2025年10月17日,这些快速指南仅包含关于新冠疫苗接种的建议。关于流感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疫苗接种使用的额外指导将在未来几周内添加。当前指南可在IDSA网站上查阅,稍后将发表在《临床传染病》(CID)上。

引言

为支持2025-2026年呼吸道感染季期间基于证据的临床决策和共同决策,美国传染病学会(IDSA)制定了针对免疫功能低下的成人和儿科患者使用美国许可的新冠病毒、流感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疫苗的快速指南。

免疫功能低下患者指的是因基础疾病(如艾滋病、恶性肿瘤)或必须服用的药物(如实体器官移植后用药)导致免疫系统受损的个体。本指南不纳入患有慢性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如需要透析的终末期肾病、肝硬化或终末期心脏病患者)。

这些建议适用于患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原发性免疫缺陷、接受免疫抑制剂或生物制剂治疗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伴有严重免疫抑制的HIV(CD4<15%或<200/mm³)患者,以及实体器官移植(SOT)受者、造血细胞移植(HCT)受者、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CAR-T)接受者或实体瘤化疗患者。

方法

IDSA专家小组包括在传染病、血液学/肿瘤学、实体器官移植、免疫学、病毒学/疫苗学、免疫抑制药物和单克隆抗体、儿科学以及艾滋病领域具有专业知识的临床医生。该小组针对每种疫苗的使用提出了一个临床问题(“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应使用[病毒]疫苗还是不使用疫苗?”),并确定了疫苗有效性和不良事件的患者重要结局(例如,分别为住院、死亡、进展为重症;以及严重不良事件,或免疫功能低下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加重)。

为制定建议的依据,专家组回顾了自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针对每种疫苗发布上一次建议以来18至24个月内发表的最佳可用证据(新冠疫苗的检索起始日期为2024年6月;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为2024年8月;流感疫苗为2023年8月,检索截止日期均为2025年7月31日)。IDSA专家组利用疫苗完整性项目开展的系统性文献综述结果,以及针对其他患者重要结局的补充检索,采用GRADE(推荐意见的评估、制定与评价分级)方法来评估证据的确定性,并确定每项建议的强度(图1)。系统性综述和指南制定过程的摘要可在补充材料中获取。

汇总的疫苗有效率及相应的相对效应指标(RR、HR、OR)已汇总至GRADE证据概况中。为了更好地说明人群效应,通过使用队列研究中的基线风险估计值以及来自已发表的累积发病率的额外估计值[1](经免疫功能低下状态调整)来计算绝对风险差异。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采用ROBINS-I工具进行评估。使用既定的GRADE标准对每个结局及各项研究的总体证据质量进行评级。

图1. 使用GRADE方法对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进行评级的方法及意义(美国GRADE网络授权无限制使用本图)

建议

*有关风险人群和时间安排,请参见表1

备注

  • 应尽快接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2025-2026年新冠疫苗剂量。
  • 第二剂新冠疫苗接种可能会延长保护期。
  • 对于从未接种过疫苗和未完全接种疫苗的患者,请参考已发布的指南[2]。
  • 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家庭成员和密切接触者应及时接种新冠疫苗。
  • 患者同时接种新冠疫苗、流感疫苗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是合适的。

表 1 免疫功能低下人群的 2019 冠状病毒病(COVID-19)疫苗接种指南 [2-8]

人群分类2025-2026 年 COVID-19 疫苗建议接种时间 *,**
实体器官移植(SOT)・实体器官移植前至少 2 周;或实体器官移植后≥3 个月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最佳接种时间包括开始治疗前≥2 周以及最后一次输注后 > 3 个月

・对于 B 细胞耗竭患者,建议在最后一次输注后 > 3-6 个月考虑接种

・若无法满足最佳接种时间,可在治疗期间接种(可能出现免疫应答减弱)

造血干细胞移植(HCT)/ 嵌合抗原受体 T 细胞疗法(CAR-T)・最佳接种时间包括移植或 CAR-T 治疗后≥3 个月

・对于 B 细胞耗竭患者,建议在最后一次输注后 > 3-6 个月考虑接种

・若无法满足最佳接种时间,可在治疗期间接种(可能出现免疫应答减弱)

实体瘤化疗・开始治疗前至少 2 周;治疗期间 / 治疗后接种也可接受
原发性免疫缺陷・结合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 皮下注射免疫球蛋白(SCIG)治疗时间或门诊就诊时间安排
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抑制治疗・最佳接种时间包括开始治疗前≥2 周以及最后一次输注后 > 3 个月

・对于 B 细胞耗竭患者,建议在最后一次输注后 > 3-6 个月考虑接种

・若无法满足最佳接种时间,可在治疗期间接种(可能出现免疫应答减弱)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结合预防性常规医疗护理安排

* 急性移植排斥反应治疗期间或患有严重 / 急性疾病时,应推迟接种。

** 对于早期接种窗口期,需根据社区病毒流行水平,通过共同决策确定是否接种。

根据社区病毒传播水平,在早期窗口期采用共同决策模式 

证据摘要

结果

检索发现了两项队列研究[9,10]和五项阴性对照病例研究[11-15],这些研究报告了疫苗有效性结果。检索还发现了一项自控病例系列研究[16],该研究报告了严重不良事件,以及三项观察性研究[17-19],这些研究报告了免疫功能低下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恶化情况。

表 2 GRADE 证据概要:免疫功能低下患者(成人及儿童)应接种 COVID-19 疫苗还是不接种?

结局指标证据确定性评估患者数量效应值
确定性重要性研究数量研究设计偏倚风险不一致性间接性不精确性其他考量COVID-19 疫苗接种组未接种组相对效应(95% CI)绝对效应(95% CI)
COVID-19 相关住院⨁⨁⨁◯

中等 a,b

关键1

(Wilson 2025)

非随机研究

(队列研究)

严重 a,b不严重不严重不严重236490 人中 474 例

(0.2%)

236490 人中 711 例

(0.3%)

疫苗有效性(VE)46%

(39.0-52.0)

注:风险比(HR)=0.54

(0.48-0.61)

每 10 万人减少 138 例

(减少 156 例至减少 117 例)

1.0%c每 10 万人减少 459 例

(减少 519 例至减少 389 例)

COVID-19 相关住院⨁⨁⨁◯

中等 a,b

关键4

(Caffrey 2024、

Link-Gelles 2024、

Link-Gelles 2025 MMWR、

Nguyen 2025)*

非随机研究

(测试阴性病例对照研究)

严重 a,b不严重不严重不严重3569 例病例

29909 例对照

疫苗有效性(VE)37%

(29-44)

注:比值比(OR)=0.63

(0.56-0.71)

1.0%c每 10 万人减少 368 例

(减少 438 例至减少 288 例)

重症⨁⨁⨁◯

中等 a

关键1

(Link-Gelles 2025 JON)

非随机研究

(测试阴性病例对照研究)

严重 a不严重不严重不严重627 例病例

30977 例对照

疫苗有效性(VE)40%

(26-51)

注:比值比(OR)=0.60

(0.49-0.74)

0.1%每 10 万人减少 40 例

(减少 51 例至减少 26 例)

COVID-19 相关死亡⨁⨁◯◯

低 a,d

关键1

(Payne 2025)

非随机研究

(队列研究)

严重 a不严重不严重严重 d6575 人中 27 例

(0.4%)

27501 人中 339 例

(1.2%)

疫苗有效性(VE)61%

(36-77)

注:风险比(HR)=0.39

(0.23-0.64)

每 10 万人减少 750 例

(减少 948 例至减少 442 例)

预防长新冠0在所选择的检索时间段内,未发现评估疫苗对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新冠后状况 / 长新冠影响的研究
需医疗处置的就诊(住院、急诊科就诊、门诊护理就诊、办公室就诊、远程医疗就诊)⨁⨁⨁◯

中等 a,b

关键1

(Wilson 2025)

非随机研究

(队列研究)

严重 a,b不严重不严重不严重236490 人中 4583 例

(1.9%)

236490 人中 4685 例

(2.0%)

疫苗有效性(VE)21%

(18-24)

注:风险比(HR)=0.79

(0.76-0.82)

每 10 万人减少 413 例

(减少 472 例至减少 354 例)

需医疗处置的就诊(急诊科 / 门诊护理就诊)⨁⨁⨁◯

中等 a

1

(Caffrey 2024)

非随机研究

(测试阴性病例对照研究)

严重 a不严重不严重不严重3236 例病例

18526 例对照

疫苗有效性(VE)34%

(22-45)

注:比值比(OR)=0.66

(0.55-0.78)

2.0%每 10 万人减少 671 例

(减少 890 例至减少 433 例)

需医疗处置的就诊(门诊就诊)⨁⨁⨁◯

中等 a

1

(Caffrey 2024)

非随机研究

(测试阴性病例对照研究)

严重 a不严重不严重不严重977 例病例

7148 例对照

疫苗有效性(VE)40%

(19-55)

注:比值比(OR)=0.60

(0.45-0.81)

2.0%每 10 万人减少 790 例

(减少 1090 例至减少 374 例)

严重不良事件⨁⨁◯◯

低 e

关键1

(Chen 2024)

非随机研究

(病例系列研究)

非常严重 e不严重不严重不严重对英国 583541 名确诊为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进行分析,共评估了 52 起不良事件。前两剂 COVID 疫苗接种未导致不良事件显著增加;接种第三剂后,观察到少数疾病的风险有所上升,但由于评估的疾病数量多、存在多重检验且事件发生率低,无法排除假阳性关联(邦费罗尼校正后 p 值在 1% 水平上无统计学意义(校正后 p=0.22))(Chen 2024)
免疫功能低下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加重⨁◯◯◯

非常低 f,g,h

重要3

(Ganelin-Cohen 2024、

Li 2024、

Rossier 2024)

非随机研究非常严重 f不严重严重 g严重 h对 736 名确诊为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开展研究,评估的疾病包括多发性硬化症、晚期癌症和炎症性肠病。总体而言,疫苗接种未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加重;但其中一项针对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的研究(含 MRI 成像结果)显示,患者脑部病灶数量增加,不过该研究未说明这一情况对患者临床状况的影响(Ganelin-Cohen 2024)
* 注:距上一剂疫苗的间隔时间(天),中位数(四分位距):Caffrey 2024:52(33-73);Link-Gelles 2024:56(32-81);Link-Gelles 2025 MMWR:53(31-78);Nguyen 2025:58(41-71)
CI: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HR:风险比(hazard ratio);OR:比值比(odds ratio)

说明

a. 采用 ROBINS-I 工具评估,无法排除残留的、未知的混杂因素

b. 已识别的部分混杂因素不太可能显著夸大疫苗有效性,反而可能指向相反方向,或可进一步支持疫苗有效性的推断,因此未进一步降低证据等级

c. 为更直观展示人群影响(通过提供绝对风险差异),设定住院基线风险额外值为 1%;该数值基于 COVID-net 数据估算(Taylor CA, Patel K, Pham H, 等。美国≥18 岁成人 COVID-19 相关住院情况 ——COVID-NET,12 个州,2023 年 10 月 – 2024 年 4 月. 《发病率与死亡率周报》2024;73 (39):869-75)的累积发病率(88% 的住院患者未接种疫苗),乘以 2.75 的相对风险(RR)以体现免疫功能低下状态的影响(Chapman A, Berenbaum F, Curigliano G, Pliakas T, Sheikh A, Abduljawad S. 奥密克戎流行期间免疫功能低下人群 COVID-19 严重结局风险:系统综述与 Meta 分析. 《临床治疗学》2025;47 (9):770-87)

d. 由于事件数量少,效应估计值可能存在不稳定性

e. 采用 ROBINS-I 工具评估,在混杂因素和结局测量方面存在偏倚

f. 采用 ROBINS-I 工具评估,在多个领域存在偏倚,包括混杂因素、研究对象选择和结局测量

g. 影像学检测到的脑部病灶增加,其临床意义尚不明确

h. 由于事件数量少

*注:上次给药后的间隔时间,中位数(四分位距)天数:Caffrey 2024:52(33-73);Link Gelles 2024:56(32-81);Link Gelles 2025 MMWR:53(31-78);Nguyen 2025:58(41-71)

CI:置信区间;HR:风险比;OR:比值比

 

疫苗有效性

在免疫功能低下人群中接种COVID-19疫苗与COVID-19相关住院率的降低有关。研究中疫苗有效性估计值在33%至56%之间,其中包括一项队列研究[9](疫苗有效性为46%,95%置信区间39-52%)和四项检测阴性病例对照研究[11-13,15](疫苗有效性为37%,95%置信区间29-44;中等确定性证据)。接种疫苗还与重症减少[14](疫苗有效性为40%,95%置信区间26-51;中等确定性证据)、COVID-19相关死亡率降低[10](疫苗有效性为61%,95%置信区间36-77;低确定性证据),以及COVID-19相关急诊/紧急护理就诊减少[11](疫苗有效性为34%,95%置信区间22-45)和COVID-19相关门诊就诊减少[11](疫苗有效性为40%,95%置信区间19-55;中等确定性证据)有关。在大多数研究中,随访时间或末次接种疫苗后的时间相对较短,中位数不到两个月。鉴于疫苗保护作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这些估计值可能代表的是较高水平的数值。

不良事件

在2020-2022年开展的一项自身对照病例系列研究中[16],观察到接种第三剂mRNA疫苗后少数不良事件的风险有所增加;然而,由于评估的疾病数量较多(52种)、存在多重检验以及事件发生率较低,无法排除虚假关联(经Bonferroni校正后的p值在1%的水平上不显著(校正后p=0.22))。一些受关注的不良结局,如血栓性事件(例如心肌梗死和中风)在接种疫苗人群中更为少见。尽管在接种队列中观察到了心肌炎病例,但接种组的风险低于未接种组,这可能是因为新冠感染期间心肌炎风险会增加。不过,由于首剂和第二剂疫苗接种后这种结局较为罕见(<1:48,000),这一估计并不精确。总之,现有新冠疫苗几乎未引发严重不良事件(低确定性证据)。

总体而言,接种疫苗并不会加剧免疫功能低下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恶化;然而,有一项研究报告称,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的影像学检查显示病灶增多[19](极低确定性证据</b0),尽管其临床意义仍不明确。

推荐理由

专家小组一致认为,由于有证据表明新冠疫苗在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中通过预防住院体现出有效性,因此总体证据确定性为中等。中等程度的有益效果,加上几乎没有或不存在严重的不良反应,这为强烈推荐接种2025-2026年新冠疫苗提供了依据。

实施考量

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患重症COVID-19的风险仍然较高,且可能疫苗反应减弱,因此需要量身定制的疫苗接种策略和持续的风险缓解措施。在这一人群中实施COVID-19疫苗建议应考虑以下核心因素:

一般原则:

  • 所有6个月及以上的免疫功能低下者都应至少接种一剂当前季节的新冠疫苗,是否需要额外接种则需根据既往接种史和临床判断来决定。
  • 大多数证据来自mRNA疫苗。
  • 共享临床决策至关重要,它能在时间安排和剂量方面提供灵活性,以适应免疫抑制治疗计划、出行安排以及个人风险因素。
  • 家庭成员和密切接触者应及时接种最新的新冠疫苗,以降低传播风险。

特定亚组的注意事项:

  • 实体器官移植(SOT):疫苗接种的最佳时间为移植前≥2周或移植后≥3个月,应避开脉冲式免疫抑制期和急性排斥反应期。在社区传播率高或患者存在风险因素时,可考虑提前接种。
  • 造血细胞移植(HCT)/CAR-T:建议在造血细胞移植(HCT)/CAR-T后≥3个月,或在B细胞耗竭疗法后≥3-6个月接种疫苗,在社区传播率高时可考虑提前接种。
  •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使疫苗接种与治疗周期相匹配,理想情况下在新的免疫抑制治疗前≥2周进行;在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或严重疾病期间推迟接种。在社区传播率高时可考虑接种。
  • 实体瘤化疗:最好在治疗前≥2周接种疫苗,但若有需要,在治疗期间或治疗后接种也可接受;重症期间应推迟接种。在社区传播率高时可考虑接种。
  • 原发性免疫缺陷:临床稳定时接种疫苗,需与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皮下注射免疫球蛋白的接种计划或就诊安排相配合;急性发病期推迟接种。社区传播率高时需考虑接种。
  •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免疫抑制:在使用生物制剂前至少2周或治疗后至少3个月接种疫苗;B细胞耗竭后至少3-6个月接种;在严重发作或感染期间推迟接种。在社区传播率高时考虑接种。
  • HIV:无论CD4细胞计数或病毒载量如何,均应接种疫苗,理想情况是在病情稳定且与预防性常规护理同步时进行;急性病期间应推迟接种。在社区传播率高时可考虑接种。

其他实施问题:

  • 疫苗效力低于免疫功能正常人群,这表明有必要根据社区传播水平持续进行风险评估。
  • 快速获取针对新冠病毒的抗病毒药物以及非药物干预措施仍然是重要的辅助手段,尤其是对于那些疫苗应答不佳或有禁忌症的人群。
  • 患者可自行证明其免疫功能低下状态以获得疫苗接种资格。

对于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来说,及时接种最新的新冠疫苗至关重要,这需要个性化的接种时间表,并与临床护理密切配合。持续沟通、公平获取疫苗以及整合预防策略,对于获得最佳保护至关重要。

研究重点

证据凸显了在不同免疫功能低下亚群中,免疫原性、临床有效性和最佳疫苗策略方面存在的持续性差距,以及对定制化方法和可靠结果数据的需求。

免疫功能低下患者COVID-19疫苗接种的研究重点应解决不同人群在免疫原性、临床有效性和实施策略方面的关键差距。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包括实体器官移植受者、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和艾滋病患者)对COVID-19疫苗的免疫反应存在差异,且往往较弱,其中器官移植受者和接受B细胞耗竭疗法的患者血清转化不良和突破性感染的风险最高。

主要优先事项包括:

  • 为不同免疫功能低下亚群确定保护相关性和免疫原性阈值,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作用,以及特定免疫抑制方案的影响。
  • 关于疫苗持久性和免疫力减弱的纵向研究,特别是在新型SARS-CoV-2变异株出现以及免疫抑制疗法不断发展的背景下。
  • 疫苗平台和给药策略的比较效果研究,包括mRNA疫苗与蛋白亚单位疫苗,以及额外(加强)剂量对血清转化和临床结局的影响。
  • 对修改后的疫苗接种方案以及与免疫抑制治疗相关的时间安排的评估,包括移植、化疗或生物治疗前后的最佳接种间隔。
  • 真实世界的有效性数据,包括突破性感染率、住院率和死亡率,以及按年龄、合并症和免疫抑制方案进行的亚组分析。
  • 针对罕见疫苗不良事件(如心肌炎)的强化安全数据,以及针对该患者群体的特定担忧(即器官移植排斥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发作的风险),并按合并症和免疫抑制方案进行亚组分析。
  • 增强疫苗反应的策略包括暂时调整免疫抑制方案、使用含佐剂或高剂量疫苗,以及整合非药物干预措施和早期治疗手段。
  • 疫苗获取和接种的公平性,以及对疫苗接种障碍、覆盖率差异和改善高危人群推广工作的干预措施的研究。

要解决这些优先事项,需要开展多中心、前瞻性研究,采用统一的结局指标,进行可靠的亚组分析,并整合免疫学和临床终点。随着新冠病毒过渡为地方流行,加强疫苗接种方案和量身定制的预防策略对于保护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仍然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泰勒 CA、帕特尔 K、范 H 等人。2023年10月至2024年4月,美国12个州COVID-NET中18岁及以上成年人的COVID-19相关住院情况。《发病率和死亡率周报》2024;73(39):869-75。
  2. Panagiotakopoulos L、Moulia DL、Godfrey M等人。6月龄及以上人群COVID-19疫苗的使用:美国免疫实践咨询委员会的建议——美国,2024-2025年。《发病率和死亡率周报》2024;73(37):819-24。
  3. Viganò M、Beretta M、Lepore M 等人。实体器官移植成年候选者和受者的疫苗接种建议。《疫苗(巴塞尔)》2023;11(10)。
  4. 美国移植外科医生协会(ASoT)、国际心肺移植协会(ISHLT)。《关于器官移植候选者和受者接种COVID-19疫苗的联合声明》,2022年。
  5. ASH-ASTCT针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和CAR-T细胞受者的COVID-19疫苗接种:常见问题 可访问:https://www.hematology.org/covid-19/ash-astct-covid-19-vaccination-for-hct-and-car-t-cell-recipients。 访问日期:2025年10月15日。
  6. 席尔瓦-平托 A、阿布鲁 I、马丁斯 A、巴斯托斯 J、阿劳若 J、平托 R。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疫苗接种:文献综述及拟议的疫苗接种方案。《疫苗(巴塞尔)》2024;12(12)。
  7. Dioverti V、Boghdadly ZE、Shahid Z等人。《2022年8月修订的造血细胞移植和细胞治疗受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管理指南》。《移植细胞治疗》2022;28(12):810-21。
  8. 巴斯AR、查克拉瓦蒂E、阿克尔EA等。202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风湿性和肌肉骨骼疾病患者疫苗接种指南。《关节炎护理与研究》(霍博肯)2023;75(3):449-64。
  9. 威尔逊A、拉海N、贝克E等。评估mRNA-1273.815在美国18岁及以上成年人中预防COVID-19住院的有效性。《感染性疾病治疗》2025;14(1):199-216。
  10. 佩恩AB、诺沃萨德S、宋HM等人。2023-2024年新冠疫苗对美国18岁及以上终末期肾病成人新冠相关住院的有效性——美国,2023年9月-2024年4月。《疫苗》2025;55:127010。
  11. Caffrey AR、Appaneal HJ、Lopes VV等人。BNT162b2 XBB疫苗在美国退伍军人事务医疗系统中的有效性。《自然·通讯》2024;15(1):9490。
  12. Link-Gelles R、Rowley EAK、DeSilva MB等人。2023-2024年更新的(单价XBB.1.5)COVID-19疫苗对18岁及以上免疫功能低下成人COVID-19相关住院的中期有效性——VISION网络,2023年9月-2024年2月。《发病率和死亡率周报》2024;73(12):271-6。
  13. 林克-盖勒斯 R、奇克里 S、韦伯 A 等人。2024-2025 年 18 岁及以上成人 COVID-19 疫苗有效性的中期估计——VISION 和 IVY 网络,2024 年 9 月 – 2025 年 1 月。《发病率和死亡率周报》2025;74(6):73 – 82。
  14. 林克-盖勒斯 R、罗利 EAK、欧文 SA 等人。2023-2024 年成人 COVID-19 疫苗效力估计。《美国医学会杂志网络开放》2025;8(6):e2517402。
  15. Nguyen JL、Mitratza M、Volkman HR等人。BNT162b2 XBB.1.5适配疫苗在欧洲对与JN.1变异株相关的COVID-19住院的有效性:一项使用id.DRIVE平台的阴性对照病例研究。《EClinicalMedicine》2025;79:102995。
  16. 陈 DT、科普兰 E、赫斯特 JA 等人。因免疫抑制药物治疗或移植手术而处于临床风险的个体中 COVID-19 疫苗的接种率、有效性和安全性:英格兰一项基于人群的队列研究。《BMC 医学》2024;22(1):237。
  17. Rossier LN、Décosterd NP、Matter CB等人。瑞士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炎症性肠病患者接种SARS-CoV-2疫苗与疾病发作无关。《内科医学年鉴》2024;56(1):2295979。
  18. 李明、廖亮、黄伟等人。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晚期癌症患者接种COVID-19疫苗可改善预后,且不会增加胰腺相关不良事件。《人类疫苗与免疫疗法》2024;20(1):2358575。
  19. Ganelin-Cohen E、Buxbaum C、Bosak N等人。COVID-19疫苗接种对多发性硬化症活动的影响(通过MRI反映)。《大脑与行为》2024;14(7):e3587。

注释

致谢

我们感谢Lindsey Fraser-Green提供的医学图书馆员支持(文献检索的创建和执行),以及Genet Demisashi、Loretta Dzanya、Jonathan Heald和Dana Wollins在项目协调方面所做的工作。

林赛·巴登担任主席,负责监督跨子组整合工作。阿诺玛·内洛尔(负责新冠病毒)、保罗·戈普费特(负责流感)和陈萨布丽娜·谭(负责呼吸道合胞病毒)担任子组负责人。新冠病毒子组成员包括克里斯蒂娜·巴杰马、凯瑟琳·贝尔登和迪恩·布隆伯格;流感子组成员包括摩根·J·卡茨、丹尼尔·考尔和坦维·夏尔马;呼吸道合胞病毒子组成员包括施韦塔·安詹、埃拉·J·阿里扎-埃雷迪亚、弗朗西斯科·马加纳和蒂莫西·明尼尔。

在新冠肺炎方面,英格夫·法尔克-伊特和伊丽莎白·约克担任首席方法学家;迪普琳·考尔和詹妮弗·洛夫莱斯提供了方法学支持。在流感和呼吸道合胞病毒方面,英格夫·法尔克-伊特和迪普琳·考尔担任首席方法学家;詹妮弗·洛夫莱斯和伊丽莎白·约克提供了方法学支持。所有作者都参与了该指南的起草和修订,并批准了最终版本及建议。

利益冲突

P.G曾获得辉瑞公司的研究资金(在加入该小组之前已结束);D.K目前获得辉瑞公司的研究资金。

Hits: 4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