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 launches first-ever guidelines on meningitis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care
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今日发布首份全球脑膜炎诊断、治疗和护理指南,旨在加快脑膜炎的发现、确保及时治疗并改善患者的长期护理。这一指南汇集了最新的循证建议,为减少脑膜炎造成的死亡和残疾提供了关键工具。
尽管目前已有针对部分类型脑膜炎的有效治疗方法和疫苗,但脑膜炎仍然是一个重大的全球健康威胁。细菌性脑膜炎是其中最为危险的类型,可在24小时内致命。脑膜炎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据估计,2019年全球报告的脑膜炎病例约为250万例,其中细菌性脑膜炎约有160万例,导致约24万人死亡。
约20%的细菌性脑膜炎患者会出现长期并发症,包括影响生活质量的残疾。这种疾病还对个人、家庭及其所在社区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博士表示:“细菌性脑膜炎导致六分之一的患者死亡,并给许多人带来长期的健康挑战。实施新发布的指南,将有助于挽救生命、改善对脑膜炎患者的长期护理,并加强卫生系统”。
脑膜炎可影响任何人,无论年龄、地点,但疾病负担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以及经历大规模疫情的地区尤为沉重。疾病负担最重的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一个地区,通常被称为“脑膜炎地带”,该地区脑膜炎球菌性脑膜炎复发的风险很高。
儿童和成人脑膜炎临床管理建议
改善脑膜炎的临床管理对于降低死亡率和发病率、最大限度地减少长期并发症和残疾,并改善受影响个人和社区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该新指南为一个月以上儿童、青少年和成人急性社区获得性脑膜炎的临床管理提供了循证建议。
内容涵盖临床护理的各个方面,包括诊断、抗生素治疗、辅助治疗、支持性护理和长期影响的管理。鉴于不同类型的急性社区获得性脑膜炎在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上的相似性,指南同时针对细菌和病毒这两种病因。
指南提供了适用于非流行情境和流行情境的建议,后者取代了世卫组织2014年发布的脑膜炎疫情应对指南。
由于资源受限地区脑膜炎负担最重,指南中专门制定了适用于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技术指导。
该指南主要供一级和二级医疗机构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员使用,包括急诊、住院和门诊服务。同时,也为决策者、卫生规划人员、学术机构和民间社会组织提供参考,以支持能力建设、教育和研究工作。
到2030年战胜脑膜炎
该指南将助力推动世卫组织会员国在2020年通过的更广泛的《到2030年战胜脑膜炎全球路线图》的实施。该路线图设定了以下目标:消除细菌性脑膜炎流行;将疫苗可预防的细菌性脑膜炎的病例数减少50%,死亡人数减少70%;并减少脑膜炎所致残疾和提高生活质量。
实现上述目标需在五个关键领域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
- 诊断和治疗:加快检测速度,优化临床管理。
- 预防和疫情控制:开发新的负担得起的疫苗,提高疫苗接种率和覆盖率,加强疫情准备和应对。
- 疾病监测:加强监测系统,以指导预防和控制工作。
- 为脑膜炎患者提供护理和支持:确保及早发现脑膜炎后遗症,并改善护理和支持。
- 宣传和参与:加强政治承诺并将脑膜炎纳入国家计划,增进公众对脑膜炎的了解,并提高对预防、护理和后续服务权利的认识
通过本指南,世卫组织为各国提供了一个关键工具,以缩小脑膜炎在诊断、治疗和护理方面的差距,确保更多人获得及时治疗和长期支持。
Hit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