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是一种综合征,患者站立时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包括不适当的心动过速(心跳加快)。这种疾病在女性中更为常见,尤其是青少年和年轻成年人。可能会有许多相关症状,包括头晕、乏力、视力变化、注意力难以集中、睡眠障碍或恶心。

尽管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的病理生理学尚未被完全理解,但人们认为其起因是自主神经系统的异常反应。当从坐姿变为站姿时,重力会使血液流向腿部和骨盆,从而激活交感(战斗或逃跑)神经系统,释放去甲肾上腺素。这会收紧下半身的血管,使血液回流到心脏,心率略微加快,整个过程通常在一秒钟内完成,以维持血压和脑部的血液供应稳定。而在患有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的人身上,这个过程无法正常进行,大脑会通过加快心率来进行代偿。

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会对生活质量产生影响,许多人不仅会出现身体症状,还会在情绪、认知和睡眠方面受到其他影响。不过,大多数病例都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得到有效控制。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才需要用药。

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与疫苗

诊断为直立性心动过速综合征并非接种疫苗的禁忌证。事实上,有些直立性心动过速综合征病例被认为是在急性感染后发生的,其中一些感染是可以通过疫苗预防的。因此,任何被诊断为直立性心动过速综合征或对此感到担忧的人都应接种所有推荐的疫苗,这一点很重要。

人乳头瘤病毒(HPV)

此前,已有少量病例报告称在接种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后被诊断出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这引发了一些担忧。然而,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已对此进行了全面评估,在对超过8000万剂疫苗的数据进行检查后,并未发现HPV疫苗与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目前尚未证实COVID-19疫苗与患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风险增加之间存在关联。事实上,已有报告显示COVID-19感染后会出现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且该病症已被认定为一种新冠后状态(俗称长新冠)。因此,对于担心患上这种疾病的人,建议接种COVID-19疫苗。

摘要

对于既往被诊断为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且担心接种疫苗后病情加重的个体,需要考虑到大多数疫苗副作用都是轻微且短暂的。总体而言,接种疫苗的益处可能远远超过其风险。不过,任何担忧都应与个人的主治医护人员进行沟通。

资源

作者:朱莉娅·史密斯(皇家儿童医院免疫研究员)

日期:2022年9月

本部分的材料会随着新信息和新疫苗的出现而更新。墨尔本疫苗教育中心(MVEC)的工作人员会定期审核材料以确保其准确性。

你不应将本网站的信息视为针对你个人健康或家人健康的特定、专业医疗建议。对于医疗方面的问题,包括疫苗接种、药物及其他治疗方案的决策,你应始终咨询医疗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