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的管理:轮状病毒

轮状病毒的全球负担

轮状病毒感染是儿童重症胃肠炎的主要病因。[1] 它是全球范围内一种主要的可通过疫苗预防的疾病,也是5岁以下儿童因腹泻死亡的首要原因。[2,3] 尽管2000年至2021年间,腹泻导致的总死亡人数下降了63%,但仅2021年,腹泻仍造成超过44.4万名儿童死亡。其中99%以上发生在中低收入国家。[3]

儿童中的患病率

  • 大多数轮状病毒感染发生在6至24个月大的婴幼儿中。[4]
  • 临床上最严重的胃肠炎发作,包括那些需要住院治疗的病例,往往发生在5岁之前。[4]

一项全球综述分析了117个5岁以下儿童的疫苗接种前数据集,发现高儿童死亡率国家的儿童在38周龄时住院率更高,而低儿童死亡率国家的儿童则在65周龄时住院率更高。[5] 鉴于未接种疫苗的儿童感染轮状病毒后的病情更为严重,根据各国具体情况优化轮状病毒疫苗接种时间表十分重要。[6-8]

季节性模式

  • 轮状病毒感染可全年发生。[9,10]
  • 在温带气候区,它们通常在较寒冷的月份达到高峰。[9,10]
  • 在热带气候地区,感染全年都会发生,且由于背景病例数量较多,季节性可能难以区分。[9,10]

轮状病毒的传播途径

在已分类的十种轮状病毒中,A组轮状病毒是导致儿童感染的主要病原体。[11]六种毒株约占传播病例的90%,分别是G1P[8]、G2P[4]、G3P[8]、G4P[8]、G9P[8]和G12P[8]。[12]B组和C组轮状病毒也可使人患病。[13]

  • A组轮状病毒感染主要发生在胃肠道。[14]
  • 传播主要通过粪口途径。[14]
  • 人们可能会通过受污染的物品、食物和水、空气飞沫以及其他人感染轮状病毒。[13]
  • 轮状病毒对环境压力具有抵抗力,能够在不同温度和pH值下存活,这增强了它们的感染潜力。[14]
  • 轮状病毒感染患者会在5至7天内通过粪便排出病毒。[14]
  • 潜伏期为1至2天。[13]
  • 患者通常在1至3周内具有传染性。[13]

临床表现

  • 轮状病毒感染的主要表现是急性胃肠炎。[14]
  • 症状起初为急性呕吐发作,1至2天后出现水样便。[15]
  • A组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不含血,且炎症反应较轻。[14]
  • 多达三分之一的患者会出现高热。[15]
  • 症状通常持续3至7天,并逐渐好转。[15]
  • 在中重度病例或腹泻持续的患者中,可能会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15]
  • 儿童严重呕吐和腹泻可能导致脱水,这会使口服补液疗法的实施变得困难。[13]
  • 电解质失衡可能导致癫痫发作或热性惊厥。[13]
  • 严重脱水需要医疗干预,因为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休克甚至死亡。[13,14]
  • 轮状病毒感染在3个月以上的儿童中最为严重。[15]
  • 大多数重症病例发生在3至35个月大的未接种疫苗的儿童中。[15]
  • 在1个月以下的婴儿中,轮状病毒感染往往无症状或症状轻微,这可能是由于母乳中的母体抗体带来了免疫力。[11]
  • 一生中再次感染很常见,但重复感染通常会降低疾病的严重程度。[11]

儿童脱水评估

  • 诊断脱水的标准方法是比较补液治疗前后的体重。[16]
  • 脱水患者可能会出现组织干燥的情况。这是一种维持灌注的代偿机制。[16]
  • 识别儿童脱水最有用的个体体征包括异常的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异常的皮肤弹性和异常的呼吸模式。[17]
  • 高钠血症可能表现为肌张力增高、尖声哭叫、易激惹,以及在评估皮肤弹性时出现“面团样”触感而非皮肤捏起后不回缩。在脱水程度达到10%之前,可能难以察觉这种情况。[16]
  • 通过临床脱水量表评估的、经体格检查确定的多种临床体征组合,比单个体征更能预测脱水情况。[16,17]
  • 临床量表包括世界卫生组织(WHO)的量表(表1)、临床脱水量表(表2)和戈雷利克10分量表(表3)。[1,18,19]

表1. 世界卫生组织(WHO)1个月至5岁腹泻儿童脱水评估量表[18,19]

ABC

查看:

条件

眼睛

口渴

状态良好,警觉

正常

正常饮水,不口渴

躁动不安,易怒

凹陷的

口渴,急切饮水

嗜睡或无意识

凹陷的

饮水困难,或无法饮水

触感:

皮肤捏起

迅速恢复原状

缓慢恢复

非常缓慢地恢复

决定:患者无脱水迹象如果患者在B项中有≥2个体征,则存在一定程度的脱水如果患者在C项中有≥2个体征,则存在严重脱水
对于患有消瘦症、夸希奥科病或肥胖症的婴儿或儿童,捏皮试验的用处较小。原文中描述了其他可能在严重营养不良儿童中发生改变的体征。[18]

表2. 1至36月龄儿童临床脱水量表[20]

特征
一般外观正常口渴、躁动不安、嗜睡,但被触碰时易烦躁昏昏欲睡、四肢无力、身体冰凉或出汗,以及/或者昏迷
眼睛正常轻度凹陷深陷
黏膜湿润的黏腻干燥
眼泪眼泪减少
评分标准:0分,无脱水;1-4分,轻度脱水;5-8分,中重度脱水。

表3. Gorelick 10分和4分量表评估1个月至5岁儿童脱水情况[19]

特征无脱水或轻度脱水中重度脱水
一般外观警觉躁动、嗜睡、无意识
毛细血管再充盈正常延长或微弱
眼泪存在缺失
黏膜湿润干燥,非常干燥
眼睛正常凹陷的;深陷的
呼吸当下深;深沉且急促
脉搏质量正常细弱;微弱或触不到
皮肤弹性立即回弹回弹缓慢;回弹>2秒
心率正常心动过速
尿量正常减少;多小时未排尿
10分制评分(所有体征/症状):≥3项临床体征且≥5%体重变化;≥7项临床体征且≥10%体重变化。

轮状病毒感染的诊断检测

轮状病毒可在粪便样本中检测到。[1] 诊断检测对于感染管理、疾病监测以及确定疫苗效力至关重要。[21]

  • 抗原检测法: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层析法(ICG)检测粪便中的轮状病毒抗原。[13,21]
  • 基因组检测方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可检测病毒RNA。[21]
  • RT-PCR被推荐作为婴儿常规检测的一部分,以区分野生型病毒和疫苗株。[21]

治疗方法

  • 胃肠炎的治疗重点在于预防和治疗脱水。[1] 这主要包括在家中接受口服补液疗法(ORT)。然而,对于重症病例,可能需要在医院进行静脉和/或鼻胃管补液。[13]
  • 轻至中度脱水:口服补液疗法(ORT)是治疗儿童因腹泻导致液体和电解质流失的推荐方法。同样的溶液可用于补液、维持水分以及补充通过粪便流失的液体。[16]
  • 严重脱水:对于口服摄入不足的患者,可选择使用口服补液盐溶液进行鼻饲补液。对于部分患者而言,这是一种耐受性良好的肠外液体疗法替代方案。患有高钠血症或低钠血症的儿童应接受静脉输注等渗晶体液。[16]
  • 儿童一旦补液成功,就应恢复其正常的、适合年龄的饮食。[16]
  • 在孩子患腹泻期间,母亲应继续进行母乳喂养。[15]
  • 对于其他方面健康的人来说,处理轮状病毒感染无需额外治疗。[13]
  • 轮状病毒感染尚无抗病毒疗法。[13]
低钠血症可能由使用不适当的口服补液液体引起,例如白开水、碳酸饮料和果汁。[16] 医疗团队应向家长强调使用适当口服补液疗法(ORT)的重要性。

儿童轮状病毒疫苗接种

疫苗效力与肠套叠风险

  • 如果不接种疫苗,几乎所有5岁以下的儿童都会至少感染一次轮状病毒引起的胃肠炎。[22]
  • 轮状病毒性胃肠炎最严重的病例及相关死亡多见于健康儿童。目前尚未确定重症疾病的预测因素。[22]
  • 轮状病毒疫苗对预防轮状病毒性胃肠炎非常有效。[22]
  • 轮状病毒疫苗在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年能提供85%至98%的保护,预防重症和住院情况。[23]
  • 它对任何严重程度的轮状病毒疾病提供74%至87%的保护。[23]
  • 轮状病毒疫苗与肠套叠之间的关联已在文献中有充分报道,且仍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然而,这种风险不及该疫苗为儿童预防轮状病毒感染所致重症带来的益处。[24,25]

全球轮状病毒监测网络报告称,在引入国家疫苗接种计划后,2008年至2016年间,5岁以下儿童因轮状病毒胃肠炎住院的人数下降了40%。[26] 据报道,在轮状病毒相关死亡率较低的国家,疫苗效力高于相关死亡率较高的国家。[24]

疫苗接种的要点

轮状病毒疫苗是人类和/或动物来源的减毒活轮状病毒株。它们通过口服给药(图1),并在肠道内复制以激发免疫反应。四种轮状病毒疫苗已通过世界卫生组织的预认证,并以不同的产品名称在国际上供应。[24]

  •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在婴儿满6周后尽快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并建议可在儿童24个月大之前接种。[24]
  • 在美国,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在15周龄至8个月大期间接种两种经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的疫苗中的一种。[15]
  • 在可能的情况下,整个给药方案应使用同一种疫苗产品,但如果无法做到,也不应推迟接种系列。[15]
  • 轮状病毒疫苗可以与其他儿童疫苗同时接种。[15]
  • 若婴儿在服药后吐出、呕吐或反胃,不应重复给药。[15]
  • 轮状病毒疫苗的接种通常根据所使用的疫苗产品,分为2剂或更多剂次。[23]
患者教育
  • 父母和照料者中普遍存在一种误解,认为加强卫生就能预防轮状病毒性胃肠炎。[27]
  • 医疗团队成员有能力向父母们宣传轮状病毒感染的高风险、该疾病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尤其是脱水导致的后果),以及轮状病毒疫苗的益处和风险。[27]
  • 通过患者教育缩小知识差距,有助于父母在为孩子接种疫苗方面做出明智决定,并可能提高接种率。[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