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大致命疾病的关键事实   猴痘

关于重大致命疾病的关键事实 猴痘

关于重大致命疾病的关键事实 猴痘

KEY FACTS ABOUT MAJOR DEADLY DISEASES MONKEYPOX

猴痘 你应该知道的10件事

1.猴痘病毒与天花病毒(正痘病毒)属于同一科病毒科。

2.原发性感染通过直接接触身体液体或被感染动物的病变发生。

3.存在二次人传人传播。

4.隔离患者和标准的感染预防和控制(IPC)措施是最小化人传人传播可能性的关键。

5.避免接触可能携带病毒的动物,特别是啮齿动物和生病或死亡的动物。

6.积极监测以确保快速识别新病例对于遏制疫情至关重要。

7.目前还没有针对猴痘的特殊治疗方法,但已经有疫苗。

8.健康教育和提高人口认识是对高危人群的最佳预防措施。

9.许多动物物种宿主猴痘病毒,主要是啮齿动物物种(而不是猴子,以猴子命名)。

10.猴痘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偶尔发生在中非和西部的偏远热带雨林地区

猴痘反应提示

协调响应者

  • 如果病例超过预期,请建立一个紧急行动中心
  • 确保动物和野生动物部门从一开始就参与其中
  • 社区参与
卫生信息

  • 制定案例识别和适应背景的案例调查表格
  • 建立一个统一的实验室/监测数据库
  • 地图案例住宅
  • 根据IHR(2005年)向世卫组织通报病例
沟通风险

  • 鼓励卫生当局:

-参与社区活动,防止人们接触到病毒

-确保对临床医生进行早期发现、取样和治疗的培训

  • 关键信息:

-避免接触死亡动物(老鼠、松鼠和猴子)

-通过呼吸道飞沫、接触感染者或受污染物质传播

-如果你认为你可能接触过猴痘并有任何症状,请去最近的医疗机构,避免自我治疗

-在照顾皮疹患者时要保护自己

健康干预措施

  • 社区参与和强有力的风险沟通
  • 接触者追踪
  • 对病例的隔离和支持性护理
  • 对所有疑似病例和家庭提供心理社会支持
  • 安全的、数字化的葬礼

1.猴痘病毒与天花病毒(正痘病毒)属于同一科病毒科。

  • 猴痘是一种罕见的病毒性人畜共患病,其症状与天花患者相似,但不那么严重。猴痘和天花是正痘病毒家族的成员。天花在1980年被根除,同时也停止了疫苗接种计划。
  • 猴痘的潜伏期通常为6到16天,但也可以为5到21天。
  • 猴痘感染可分为两个阶段:

-侵袭期(至前5天),表现为发烧、剧烈头痛、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肿胀)、背痛、肌痛(肌肉疼痛)和剧烈无力(缺乏能量);

-皮肤疹期(在出现发烧后的一到三天内),皮疹的不同阶段出现,通常从面部开始,然后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面部(在95%的病例中)、手掌和脚底(75%)受影响最严重。皮疹从黄斑疹(基部有病变)演变为小泡(小泡)、脓疱,大约10天内出现结痂。在地壳完全消失之前,可能需要三个星期。

  • 病变的数量从几个到几千个不等,影响口腔粘膜(70%的病例)、生殖器(30%)、结膜(眼睑)(20%)以及角膜(眼球)。
  • 猴痘通常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症状持续两到三周。
  • 重症病例在儿童中更常见,与病毒暴露的程度、患者的健康状况和并发症的严重程度有关。
  • 根据病毒的分支,暴发的病死率在1%到10%之间。有两个不同的分支,刚果盆地的病死率(CFR)高达10%,西非分支的病死率(CFR)高达1%。

2.原发性感染通过直接接触身体液体或被感染动物的病变发生。

  • 原发性感染是通过直接接触受感染动物的血液、身体、液体或皮肤或黏膜病变而发生的。
  • 居住在森林地区或附近的人可能间接或低水平接触受感染的动物,可能导致亚临床(无症状)感染和同时获得免疫,尽管这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3.存在二次人传人传播。

  • 它可能是由于密切接触受感染的呼吸道分泌物、受感染者的皮肤损伤或最近被患者液体液体或病变物质污染的物体。这种病毒不易人之间传播。
  • 一旦出现皮疹,人就会对他人具有传染性。
  • 由于传播主要通过呼吸道微滴发生,通常需要长时间的面对面接触,活跃病例的家庭成员和照顾病人的人感染的风险更大。
  • 传播也可以通过非肠道途径发生,如接种病毒或通过胎盘(先天性猴痘)。
  • 迄今为止,没有证据表明人传人可以维持人类猴痘感染。

4.隔离患者和标准的感染预防和控制(IPC)措施是最小化人传人传播可能性的关键。

患者应进行隔离和症状治疗。应避免与猴痘感染者进行密切的身体接触,直到患者完全康复。

在照顾病人时,应戴上手套和个人防护装备。

在照顾或探望病人后,应定期洗手。

医护人员照顾疑似或确诊的猴痘病毒感染的患者,或处理他们的标本,应实施标准的感染控制预防措施。

5.避免接触可能携带病毒的动物,特别是啮齿动物和生病或死亡的动物。

  • 在发生猴痘的地区:

-避免接触可能携带该病毒的动物;

-在处理动物时,应采取适当的感染防治措施。在处理动物、其组织和屠宰过程中,应穿戴手套和其他个人防护服。

  • 食用完全煮熟的动物制品(血液、肉)是安全的。然而,使用动物产品进行制备是一个重大的风险。
  • 并非所有的动物都表现出疾病的迹象,但它们仍然具有传染性,这使得风险沟通变得困难,特别是在社区依赖狩猎的地区。风险沟通需要考虑到这一点。

6.积极监测以确保快速识别新病例对于遏制疫情至关重要。

  • 实验室诊断很重要,因为猴痘很难与其他类似痘的疾病区分。需要考虑的鉴别诊断包括其他皮疹疾病,如水痘、麻疹、细菌性皮肤感染、疥疮、梅毒、天花和药物相关过敏。与其他类似疾病相比,在一些患者出现皮疹之前出现严重的淋巴结病,是猴痘的一个显著特征。
  • 猴痘可通过几种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抗原检测、聚合酶链反应-pcr或细胞培养中的病毒分离)在实验室中确诊。最佳的诊断标本来自病变,病变渗出物或结痂的囊状拭子,储存在干燥的无菌管中(没有病毒运输介质)并保持低温。血液和血清不能给出抗认知能力的结果。
  • 一旦发现了猴痘病例,就支持加强监测措施,以确保发现更多的猴痘病例,并实施控制措施。
  • 在疫情开始时,建立一个统一的实验室和监测数据库,以跟踪在疫情调查期间在病例报告表格中收集的信息。
  • 应对所有疑似和确诊的猴痘病例进行接触者追踪。

猴痘、天花与水痘的临床鉴别诊断

症状 猴痘 天花 水痘
发热 皮疹出现前1-3天 皮疹出现前2-4天 在皮疹发作时
皮疹外观 皮疹从黄斑丘疹发展到小泡、脓疱,随后在大约10天内发生结痂 在同一阶段的痘痕 多个阶段的痘痕
皮疹的发展 迅速 迅速
皮疹分布 通常从脸上开始,然后扩散到手臂和腿部,然后是手和脚,包括手掌和脚底 通常从脸上开始,然后扩散到手臂和腿部,然后是手和脚,包括手掌和脚底 身体密度更大;手掌和脚底都没有
其他独特的特点 患者在皮疹出现前就会出现淋巴结病(淋巴结肿大) 无淋巴结病 皮疹痒痒
死亡 1-10% 大约30% 很少

7.目前还没有针对猴痘的特殊治疗方法,但有疫苗。

  • 到目前为止,目前还没有针对猴痘感染的具体治疗方法,已经有特异性疫苗。
  • 鉴于正痘病毒的基因组保守,天花疫苗可能对猴痘有保护作用(估计有效性为85%),但在1980年根除天花后,该疫苗不再对公众使用。
  • 目前,人们正在进行研究,以更好地了解新型天花疫苗在提供预防猴痘的交叉保护方面的有效效果。
  • 以前接种天花疫苗可能会导致一个较温和的猴痘疾病的病程。

8.健康教育和提高人口认识是对高危人群的最佳预防措施。

  • 在缺乏具体治疗的情况下,限制人们感染的唯一方法是提高对风险因素的认识,并教育人们了解他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来避免接触病毒。
  • 卫生保健工作者应接受培训,以识别疾病的症状,确保收集样本以进行检测和管理患者。最重要的是,应该对他们进行适当的隔离和感染预防和控制程序方面的培训。

9.许多动物物种宿主猴痘病毒,主要是啮齿动物物种(而不是猴子,以猴子命名)。

  • 猴痘这个名字是一种误导,因为这种疾病并不仅仅来自猴子。在非洲,在许多动物物种中都发现了猴痘感染:绳松鼠、树松鼠、冈比亚大鼠、啮齿动物、条纹鼠、睡鼠和猴子。
  • 对该病毒的自然史仍存在疑问,需要进一步研究以确定猴痘病毒的主要宿主以及它是如何在自然界中维持的。

10.猴痘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偶尔发生在中非和西部的偏远热带雨林地区

  • 在中非和西非,特别是靠近热带雨林的地区,人类经常接触动物。
  • 疫情发生在非洲以外(例如2003年在美利坚合众国的中西部,由于进口动物)和中非和西非以外(例如2005年在苏丹)。

人类猴痘病例的历史分布情况

边界和名称显示和本地图上使用的名称并不意味着任何意见的表达的世界卫生组织关于任何国家的法律地位、领土、城市或地区或其当局,或关于其边界或边界的划分。地图上的虚线表示可能还没有完全一致的近似边界线。©世卫组织,2018年。保留所有权利

更多关于猴痘的信息:

  • 猴痘世卫组织概况http://www.who.int/mediacentre/factsheets/fs161/en/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鄂ICP备20230133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