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1 致谢
- 2 执行摘要
- 3 建议摘要
- 4
- 4.1 1. 方法论
- 4.2 2. 临床特征
- 4.3 3. 筛查、分诊、隔离和临床评估(3条推荐)
- 4.4 4. 轻度或无并发症猴痘的管理(9条推荐)
- 4.5 5 对猴痘患者的心理健康护理(2条建议)
- 4.6 6 抗病毒药物和其他疗法 (1条推荐)
- 4.7 7. 健康设施的感染预防与控制(7条建议)
- 4.8 8 特定人群的考虑因素(9条建议)
- 4.9 9 高风险患者及出现并发症或严重猴痘的管理(2条建议)
- 4.10 10急性感染后护理猴痘患者(1条推荐)
- 4.11 11对已故患者的管理(1条推荐)
- 4.12 12 对暴露的健康工作者的管理(1条推荐)
- 4.13 13标准化数据收集和世卫组织临床平台的集合
- 4.14 14 不确定性和研究领域
- 5 定义
- 6 参考文献
- 7 附件1. 世界卫生组织对非疫区国家猴痘爆发的病例定义(截至2022年5月21日)(请参阅网站获取最新定义)
- 8 附件2. 对症治疗的药物及剂量
- 9 附件3. 抗微生物推荐及细菌性皮肤感染剂量
- 10 附件4. 抗猴痘病毒药物的监管许可总结
- 11 附件 5. 天花临床护理路径
CLINICAL MANAGEMENT AND INFEC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FOR MONKEYPOX



##
### 猴痘的临床管理与感染预防与控制 临时快速响应指南
2022年6月10日
### 猴痘的临床管理与感染预防与控制 中期快速响应指南 2022年6月10日
©世界卫生组织 2022
保留某些权利。本作品在CC BY-NC-SA 3.0 国际组织许可证下可用。世卫组织参考编号:WHO/MPX/Clinical_and_IPC/2022.1
致谢
世界卫生组织(WHO)感谢所有参与者的协作努力,使这一过程迅速、高效、可信且透明。
负责此指南的世卫组织核心团队:(按字母顺序排列)April Baller(感染预防和控制[IPC]主管,国家代表)强化卫生系统,健康应急计划(WHE);瓦内萨·克拉蒙德(WHE);珍妮特·V·迪亚兹(临床管理与运营单元负责人,国家准备强化,WHE);克鲁提卡·库帕尔利(新兴疾病与人畜共患病单元,WHE);玛尔塔·拉多(WHE);罗莎蒙德·刘易斯(全球传染病防范/新兴疾病与人畜共患病单元,WHE);朱莉·维里(项目官员,WHE);维多利亚·威利特(国际预防措施单元,WHE)。特别感谢SHOC为这些会议提供IT支持(非洲应急特派团/WHE)。
世卫组织指导委员会:贝内代塔·阿莱格兰齐(国际预防措施,综合卫生服务部技术负责人);莉萨·艾斯基(规范与标准部质量保证);西尔维亚·贝尔塔尼奥利(传染病与非传染性疾病司);梅塞德斯·博内特-塞马纳斯(性与生殖健康与研究);阿斯特里德·乔恩卡尼(国际预防措施,西太平洋世卫组织区域办事处);兰德里·奇安邦亚(国际预防措施,非洲区域世卫组织区域办事处);乔治奥·科梅蒂(卫生人力资源);安娜·保拉·库蒂诺·雷赫斯(欧洲世卫组织区域办事处传染病危害管理单元);基里尔里·德·波纳伊(营养与食品安全部);梅格·多尔蒂(全球艾滋病、肝炎与性传播感染项目);卢卡·丰塔纳(健康与技术后勤,WHE);法赫米·汉纳(心理健康与药物滥用部);伊万·拉诺夫(职业与健康工作环境);凯瑟琳·约翰斯顿(传染病危害管理,泛美卫生组织[PAHO]);曼尼什·卡卡尔(病例管理,WHE,东南亚世卫组织区域办事处);埃德娜·卡拉(性与生殖健康司)。生殖健康与研究;Chiori Kodama(东地中海世界卫生组织区域办事处,主管,病例管理,世卫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办事处);Marta Lado Castro-Rial(病例管理,世卫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办事处);Rosamund Lewis(全球传染病防范/新兴人畜共患病,世卫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办事处);Stacey Mearns(英国公共卫生快速支持团队,借调到世卫组织国际预防卫生司,世卫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办事处);Antons Mozalevskis(全球结核病规划);Deus Mumbangizi(法规与资格预审);Pierre Yves Oger(世卫组织水、卫生和基础设施司,联合国儿童基金会);Pilar Ramon Pardo(泛美卫生组织传染病和环境健康决定因素司);Dina Pfeifer(欧洲世界卫生组织区域办事处,主管,病例管理);Kamara Rashidatu(非洲世界卫生组织区域办事处,主管,病例管理);Ludovic Reveiz(泛美卫生组织健康行动证据与情报司);Aparna Shah(世卫组织东南亚地区办事处,卫生系统发展司);Alice Simniceanu(世卫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办事处,新兴疾病与人畜共患病股);Valeska Stempliuk(泛美卫生组织/世卫组织牙买加、百慕大及开曼群岛办事处);Omar Sued(泛美卫生组织传染病和环境健康决定因素司);Nishijima Takeshi(西太平洋世界卫生组织区域办事处,主管,病例管理);Maha Talaat(东地中海世界卫生组织区域办事处,抗药性结核病与感染控制);Joao Toledo(感染控制,综合卫生服务);Wilson Were(孕产妇、新生儿、儿童及青少年健康);Teodora Wi(全球艾滋病、肝炎与性传播疾病项目);Pushpa Wijesinghe(组长,病例管理,世界卫生组织东南亚区域办事处);Marjam Esmail(联合国儿童基金会);Jerome Pfaffman(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特别感谢指南制定小组(GDG)提供意见和审阅:联合主席:Tochi Okwor(尼日利亚疾病控制中心,尼日利亚);Tom Fletcher(利物浦热带医学院,英国利物浦皇家医院和布罗德格林大学医院国家卫生服务体系信托基金会,利物浦,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Rodrigo Angerami(坎皮纳斯大学临床医院/巴西利亚大学,巴西);Enrique Castro-Sanchez(西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加泰罗尼亚开放大学,西班牙);Nizam Damani(英国南方健康和社会护理信托基金会;巴基斯坦信德省泌尿科移植中心);Jake Dunning(英格兰公共卫生局新兴传染病和人畜共患病负责人);Candida Fernandes(葡萄牙里斯本中央医院和大学医院);Carole Fry(英国健康保护署);Lindsay Grayson(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奥斯汀健康,墨尔本);Lisa Hensley(美国农业部,美国);Thierry Kalonji(刚果民主共和国金沙萨卫生部);Jason Kindrachuk(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Aaron Kofman(美国亚特兰大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Fernanda Lessa(美国亚特兰大CDC);Laurens Liesenborghs(比利时热带医学研究所,比利时);Kalisvar Marimutha(国家……)新加坡陈笃生医院传染病中心;刚果民主共和国国家生物医学研究所的Placide Mbala;印度新德里Lady Hardinge医学院的Geeta Mehta;南非开普敦大学Groote Schuur医院的Marc Mendelson;中非共和国班吉巴斯德研究所及班吉大学的Emmanuel Nakoune;乌干达坎帕拉卫生服务委员会的Pius Okong;欧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Diamantis Plabouras;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乔纳森与卡琳·费林公共卫生学院及大卫·格芬医学院传染病科的Anne Rimoin;以色列卫生部国家感染控制中心的Mitchell Schwaber;西班牙拉巴斯大学医院的Elena Sendagorta;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吉林斯全球公共卫生学院的Mark Sobsey;斯里兰卡科伦坡大学的Shalini Sri Ranganathan;英国莱斯特大学医院的Julian Tang;西班牙圣若昂大学医院中心的玛格丽特·塔瓦雷斯,负责国家性传播感染和艾滋病病毒感染项目;法国蒙彼利埃大学的Philippe Van de Perre;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Laura Waters;尼日利亚国家疾病控制中心的Adesola Yinka。
特别感谢以下世卫组织起草的猴痘野外指南贡献者:亚历山德拉·希尔、罗莎蒙德·刘易斯、诺赫莉·恩博拉、伯纳德·奥乔亚。尼古拉·斯克里诺斯卡与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痘病毒和狂犬病分支的安德烈亚·麦科勒姆和布雷特·彼得森密切合作;并得到了外部专家杰克·邓宁、普拉西德·姆巴拉和迪米·奥吉纳的意见。
特别感谢英国健康安全局的顾问临床科学家卡伦·斯坦尼福斯;英国健康安全局生物安全、空气和水微生物组的吉妮·摩尔;以及英国健康安全局生物安全、空气和水微生物组的托马斯·波提进行快速审查,关于在清洗被猴痘病例识别的床单/床上用品时添加氯;这可能会显著降低传播风险。
缩略词
缩写 | 英文全称 | 中文翻译 |
---|---|---|
ABCD | airway, breathing, circulation, disability | 气道、呼吸、循环、残疾(评估项目) |
ACH | air changes per hour | 每小时换气次数 |
AGP | aerosol-generating procedure | 产生气溶胶的操作 |
AII | airborne infection isolation | 空气传播感染隔离 |
ARDS |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ART | antiretroviral therapy | 抗逆转录病毒疗法 |
AVPU | alert, voice, pain, unresponsive (scale) | 清醒、对声音有反应、对疼痛有反应、无反应(评估量表) |
BMI | body mass index | 身体质量指数 |
CA-MRSA | community-acquired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 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
CB | Congo basin | 刚果盆地 |
CBT | cognitive behavioural therapy | 认知行为疗法 |
CDC |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 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美国) |
CFR | case fatality ratio | 病死率 |
CSF | cerebrospinal fluid | 脑脊液 |
DGI | disseminated gonococcal infection | 播散性淋球菌感染 |
DOI | declaration of interest | 利益声明 |
EMA | European Medicines Agency | 欧洲药品管理局 |
GDG | Guideline Development Group | 指南制定小组 |
HSV | herpes simplex virus | 单纯疱疹病毒 |
ID | infectious disease | 传染病 |
IFRC |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ed Cross and Red Crescent Societies | 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 |
IPC | infec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 感染预防与控制 |
IITT | Interagency Integrated Triage Tool (WHO/IFRC) | 机构间综合分诊工具(世界卫生组织 / 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 |
IO | intraosseous | 骨内的(如骨内注射) |
IV | intravenous | 静脉内的(如静脉注射) |
LGV | lymphogranuloma venereum |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
MDR | multidrug-resistant | 多重耐药的 |
MEURI | Monitored Emergency Use of Unregistered and Investigational Interventions | 未注册和研究性干预措施的监测性紧急使用 |
MPX | monkeypox | 猴痘 |
MSM |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 男男性行为者 |
MSSA | methicillin-sensitive Staphylococcus aureus | 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 |
MUAC | mid-upper arm circumference (in children) | (儿童)上臂中段周长 |
PAHO | Pan American Health Organization | 泛美卫生组织 |
PCR |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 聚合酶链式反应 |
PEP | post-exposure prophylaxis | 暴露后预防 |
PPE |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 个人防护装备 |
PTSD |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 创伤后应激障碍 |
RCT |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 随机对照试验 |
RT-PCR |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 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 |
STIs | 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 | 性传播感染 |
US FDA | United State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VIG | vaccina immune globulin | 牛痘免疫球蛋白 |
VZV | varicella zoster virus |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
WA | West Africa | 西非 |
WHE | Health Emergencies Programme (WHO) | (世界卫生组织)突发卫生事件规划 |
WHO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 世界卫生组织 |
执行摘要
继1958年在丹麦实验室发现新型正痘病毒后的十二年,1970年在刚果民主共和国一名9个月大的男婴身上首次确认了人类猴痘(MPX)病例(1,2)。自那时以来,大多数病例报告于中非和西非地区(1)。猴痘皮疹可能与多种传染病相似,如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和梅毒。截至2022年6月6日,来自欧洲和北美洲29个会员国的世卫组织四个区域共报告了1002例经实验室确认的猴痘病例,未报告死亡病例。截至目前,当前的猴痘疫情主要发生在男男性行为者(MSM)之间,并且主要在被诊断出有类似其他性传播感染(STIs)症状而在初级保健和性健康诊所寻求治疗的患者中被发现。有关最新病例数量的信息,请访问网站()。
由于此次疫情具有跨国性质,世卫组织已制定了关于猴痘临床管理和感染预防与控制(IPC)的临时快速指南。更多细节请参见第1节的方法论部分。
目标受众
本文件旨在为临床医生、卫生设施管理者、卫生工作者以及IPC实践者提供临时指导,包括但不限于在初级保健诊所、性健康诊所、急诊科、牙科诊所、传染病诊所、泌尿生殖诊所、产科服务、儿科、妇产科以及提供疑似或确诊猴痘患者护理的急性护理设施工作的人员。为简便起见,我们在整个文档中将接受评估并进入猴痘临床护理路径的患者称为疑似患者,这包括两个流行病学群体(疑似病例和可能病例)。
建议摘要
筛查、分诊、隔离和临床评估
世卫组织建议:
- 在与卫生系统的首次接触时,应对所有出现皮疹和发热或淋巴结肿大的患者进行筛查和分诊。根据当地适应的世卫组织病例定义,识别疑似或确诊猴痘病例。
- 在筛查和隔离后,使用标准化检伤工具(如世卫组织/国际红十字会联合会机构间综合检伤工具)对疑似猴痘患者进行检伤;并评估患者以确定风险因素和严重疾病的存在。
- 检测疑似患者的猴痘。
轻度或未并发猴痘的管理
世卫组织建议:
- 疑似或确诊猴痘且病情轻度、未并发且并发症风险不高的患者可以在家中隔离,直至传染期结束,前提是通过家庭评估确认家中环境满足感染预防和控制(IPC)条件。
- 在决定在家中隔离和照顾疑似或确诊猴痘且病情轻度未并发的患者时,应进行家庭评估。
- 在家中照顾轻度、未并发猴痘的患者时,应将其隔离在与其他家庭成员分开的区域,并远离家中共享区域(例如,有帘子或隔板的单独房间或区域)。
- 在处理和清洁床单、家居表面以及废物处理时应小心谨慎。
- 给猴痘患者提供对症治疗,如退热药和止痛药。
- 评估猴痘患者的营养状况,并给予充足的营养和适当补水。
- 向轻度猴痘患者提供关于应提示紧急护理的并发症迹象和症状的咨询。
- 根据皮疹的不同阶段进行保守治疗,目的是缓解不适、加速愈合和预防并发症,如继发感染或脱屑。
- 对于未并发猴痘的病例,不建议使用抗生素治疗或预防。然而,应监测病变有无继发细菌感染(例如蜂窝织炎、脓肿),如有则使用对正常皮肤菌群有活性的抗生素治疗,包括抗链球菌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和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猴痘患者的心理健康护理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
- 在猴痘的背景下,应及时识别和评估焦虑和抑郁症状。应开始实施基本的社会心理支持策略以及一线干预措施来管理新的焦虑和抑郁症状。
- 社会心理支持策略应是急性应激下睡眠问题管理的一线干预措施。
抗病毒和其他疗法
- 对于猴痘患者,优选在随机对照试验(RCT)下使用抗病毒药物,并收集标准化的临床和结局数据,以快速增加关于疗效和安全性的证据生成;如果不可能,可在扩大获取协议下使用抗病毒药物,如MEURI(监测注册和试验性干预措施的紧急使用)(3)。
卫生设施的感染预防和控制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
- 对于任何疑似猴痘(MPX)感染的患者,应实施接触和飞沫预防措施。如果怀疑有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即水痘)感染,在排除之前,除了接触和飞沫预防措施外,还应实施空气传播预防措施。
- 对于任何确诊的猴痘(MPX)感染的患者,应实施接触和飞沫预防措施。除了接触和飞沫预防措施外,还应使用呼吸器。
- 如果进行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AGPs),则应实施空气传播预防措施。
- 患者经常使用的医疗保健设施内的区域或进行患者护理活动的区域以及患者护理设备应根据国家或设施指南进行清洁和消毒。
- 应小心处理和收集床单、医院病号服、毛巾和其他任何织物物品。
- 所有猴痘(MPX)感染患者的体液和固体废物应作为传染性废物处理。
- 应对隔离的猴痘(MPX)感染患者采取措施,以支持患者与家属和访客的互动,以促进其健康。
对性活跃人群的护理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
- 所有患者应在猴痘(MPX)引起的所有皮肤病变结痂、痂皮脱落并在其下方形成新皮肤层之前避免性行为。
- 根据预防原则,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在康复后12周内,在性活动(接受和插入性口交/肛交/阴道交)期间始终使用避孕套,以防止猴痘(MPX)的潜在传播。
对孕妇及产后妇女的护理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
- 患有轻度或无并发症猴痘的孕妇或近期怀孕妇女可能不需要住院急性护理,但可能更倾向于在卫生设施进行监测;那些有严重或复杂疾病的患者应该被收入卫生设施接受护理,因为他们需要优化支持性护理或干预措施以改善母婴存活率。
- 患有猴痘的孕妇及近期怀孕妇女应获得以女性为中心的、尊重的、熟练的护理,包括助产、产科、妇科、胎儿医学和新生儿护理,以及心理健康和社会心理支持,并准备好处理母婴并发症。
- 分娩方式应根据产科指征和孕妇的偏好进行个性化选择。世卫组织建议,只有在医学上有理由且基于母婴状况的情况下,才应进行引产或剖宫产。
- 已康复的患有猴痘的孕妇及近期怀孕妇女应得到鼓励,并能够获得适当的常规产前、产后或流产护理。如有任何并发症,应提供额外护理。
照顾患有猴痘的婴儿和幼儿
世卫组织建议:
- 应密切监测患有猴痘的母亲的新生儿,以发现可能的先天性或围产期暴露或感染迹象。母亲和婴儿或幼儿也可能通过密切接触而暴露。
- 暴露于猴痘病毒(MPX)的儿童应根据国家常规免疫接种计划按年龄充分接种疫苗,并尽可能确保他们的疫苗接种是最新的。
母亲感染猴痘时婴儿的喂养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
- 应根据个案评估母亲喂养婴儿的做法,包括是否停止哺乳给患有MPX的母亲,考虑母亲的整体身体状况和疾病的严重程度,这可能会影响猴痘病毒从母亲传给婴儿的风险。
高风险患者及出现并发症或严重猴痘者的管理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
- 高风险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即幼儿、孕妇以及免疫功能低下者)或患有严重或复杂猴痘的患者应被收入医院,以便在适当的隔离防护措施下进行密切监测和临床护理,以防止猴痘病毒传播。
- 出现并发症或严重疾病的猴痘患者应以优化的支持性护理干预进行管理。
急性感染后猴痘患者的护理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
- 疑似或确诊猴痘的患者应获得后续护理。所有猴痘患者(及其照顾者)都应接受咨询,监测任何持续、新出现或变化的症状。如果出现这些情况,他们应根据国家(地方)护理路径寻求医疗护理。
对逝者的处理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
对于患有猴痘病毒(MPX)的逝者遗体的处理应采取适当的感染控制措施。
暴露卫生工作者的管理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职业暴露于猴痘病毒的工作人员应有一个评估和管理计划。
收集标准化数据收集和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平台
1. 方法论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制定手册》中描述的标准和方法,制定了这一快速响应临时指南。初步内容来源于《猴痘野外指南》草案版本(未发表,见致谢)中关于临床护理和感染控制的章节。这些章节由世界卫生组织指导委员会转化成了实用的“稻草人”建议,该委员会由临床管理和运营股及国际感染控制团队、国家准备强化部门、世卫组织西太平洋区域办事处联合领导。2022年5月25日,召开了世界卫生组织指导委员会会议,以商定指南的范围和指导的“稻草人”建议草案版本。
相关指南:在可能的情况下,已发布的世卫组织指南被用来支持快速建议(见参考文献)。
时间安排:作为《猴痘的临床管理和感染预防与控制:临时快速响应指南》发布,建议在发布后2个月进行更新,并转化为遵循可信指南标准的基于分级(GRADE)指南。
分步骤方法
步骤1:证据监测:对于临床建议,通过PubMed在线进行了全面搜索,使用以下搜索标准:“猴痘”、“正痘病毒或痘病毒”、“临床结果”、“母亲结果”、“免疫抑制”和“抗病毒药物或治疗”。回顾了随机对照试验、队列研究、荟萃分析、病例报告和综述文章。由于指南的时间表加快且范围广泛,无法进行正式的GRADE流程(PICO问题;系统评价;价值观和偏好的正式记录;以及成本和资源的考量)。
针对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IPC)建议,基于基于传播的预防措施制定了初步指导方针。将其发送给一个由IPC和传染病(ID)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该组要求进行快速文献回顾。技术单位随后使用搜索策略“猴痘”、“正痘病毒或痘病毒”和“传播”在PubMed上进行了快速文献搜索。包括了系统性评价和相关论文,并进行了审查。2022年5月25日,举行了与世界卫生组织所有区域IPC和ID专家的磋商会议,讨论了IPC措施,并在此次会议上分享了快速文献搜索的发现。2022年5月24日,世卫组织举办了一个临床网络会议,以收集来自近期有患者照护经验的临床医生的有关临床特征和管理信息。
第二步:召开全球疾病监测工作组(GDG)会议:2022年5月27日、28日和30日,世界卫生组织召开了一个由多学科医疗服务提供者组成的专家工作组,这些专家在临床管理和新兴人畜共患病、艾滋病、性传播感染以及脓毒症患者的感染预防和控制方面具有经验。在此次会议准备阶段,相关指南草案连同其开发中使用的主要参考文献一起分发给小组。技术单位收集和管理利益冲突声明(DOI),并发现没有GDG成员存在利益冲突。除了分发DOI表格外,在会议期间,世界卫生组织秘书处还描述了DOI流程,并给GDG成员提供了机会,以声明任何未以书面形式提供的利益。没有宣布口头上的利益冲突。网络搜索没有发现可能影响个别人员在建议制定过程中客观性和独立性的其他利益。
第三步:最终建议:GDG召开会议,由两位外部主席主持。事先向小组分享了“框架式”建议草案,讨论在达成共识前进行引导。讨论了以下证据到决策框架要素:效益与伤害、可行性、资源考量、公平性及患者价值观和偏好。讨论以现有质量非常低(小型观察性研究)的证据和专家意见为基础。此外,由于可用信息有限,且目前关于传播方式和健康工作者及公众潜在风险的认知不确定,因此提出了预防原则。在会议后,每天通过迭代过程将草案文档提交给指南发展小组(GDG)审阅。世卫组织指导委员会预先规定了未达成共识情况下的投票规则。将采用简单多数来确定建议的方向。
第四步:审查、发布和传播:最终文件提交至快速指南审查委员会(GRC)进行审批,并由迈克·瑞安(执行董事,WHE)批准执行。
世卫组织将力争在发布后8-12周内,用基于分级的方法更新此指南,使其成为世卫组织的一项标准指南。
2. 临床特征
2.1 背景
猴痘(MPX)是一种病毒性的人畜共患病,属于痘病毒科正痘病毒属。人类首次发现该病是在1970年,刚果民主共和国一名9个月大的男婴患病,此后大多数病例均在中非和西非报告(1,2)。已知猴痘有两个已知进化枝,一个在西非(WA),另一个在刚果盆地(CB)地区(5)。从历史上看,刚果盆地进化枝的致病性似乎更强,病例死亡率(CFR)在1%到10%之间(2,6,7),而西非进化枝则与整体较低的死亡率< 3%(7,8)相关联。最近对后者的数据显示,病死率(CFR)为1.4%(9)。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环境下的死亡率可能会有显著差异。
2.2 自然病史和疾病严重程度
猴痘的潜伏期通常在接触后6至13天,但可能在5至21天之间变化(10)。尽管大多数人几周内就会康复,但据报道,未接种天花疫苗的人群中出现严重并发症和后遗症的情况比接种疫苗的人群更为常见(74%对比39.5%)(11)。目前尚不清楚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天花疫苗接种的免疫力是否减弱;然而,研究表明天花疫苗在预防猴痘方面的有效性约为85%(12)。由于之前接种过天花疫苗可能会导致病情较轻,因此确定任何接触猴痘的人的疫苗接种状况是很重要的(9)。通常可以在上臂发现之前接种过天花疫苗的痕迹。根据国家的不同,40至50岁以上的人可能在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天花被根除后,全球天花疫苗接种活动停止之前接种过天花疫苗(1)。此外,一些实验室人员或卫生工作者可能接种过疫苗。
到目前为止,大多数报告的死亡发生在幼儿和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中,如HIV控制不良的患者(8,11,13)。刚果民主共和国的一项最新研究报告称,在一个由216名患者组成的队列中,有3名12岁以下的患者死亡。与幸存者相比,患有致命疾病的患者在血液中的MPX病毒DNA水平更高,皮肤病变数量最多,入院当天的AST和ALT值也更高(9)。
2.3 症状和体征
MPX可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临床病程初期通常持续1至5天,在此期间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烧、头痛、背痛、肌肉疼痛、乏力以及淋巴结肿大——这是该病的独特特征(9)。随后进入第二阶段,通常在发烧消退后1至3天出现皮疹(12,14,15)。皮疹分阶段出现——斑丘疹、丘疹、水疱、脓疱、脐凹,随后结痂脱落,整个过程持续2至3周。病变大小从0.5厘米到1厘米不等,数量从数个到数千个不等(1,2)。皮疹呈离心性分布,从面部开始,向手脚掌扩展,可能累及口腔黏膜、结膜、角膜和/或生殖器(2,11,16)。根据当前在欧洲和北美国家爆发的疫情观察,病变通常从生殖器区域开始,但需要更多信息(17)。患者可能会出现淋巴结肿大——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对超过200名猴痘患者的队列中有98.6%的患者出现此情况(2,9)。口腔溃疡常见,可能影响患者进食和饮水的能力,导致脱水和营养不良(14,18)。咽部、结膜和生殖黏膜也可能发生炎症(10,14)。一项描述刚果民主共和国216名猴痘感染者自然病史的近期大型前瞻性观察研究发现,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皮疹(96.8%)、乏力(85.2%)和喉咙痛(78.2%)。体检中最常见的发现是经典的麻风皮疹(99.5%);淋巴结肿大(98.6%——颈部区域受影响最频繁[85.6%],其次是腹股沟区[77.3%]);以及口腔/咽喉病变(28.7%)(9)。
尽管不常见,但猴痘感染者可能会出现严重且危及生命的并发症。例如,皮肤病变融合后容易发生细菌性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如蜂窝织炎、脓肿、需要细致局部伤口护理的坏死性软组织感染;结痂期皮下液体积聚导致血管内液体流失和休克;以及脱屑,可能需要外科清创和植皮(14,15,18)。其他较罕见的并发症包括严重肺炎和呼吸窘迫、可能导致失明的角膜感染、食欲丧失、可能导致严重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及休克的呕吐和腹泻、颈部淋巴结肿大可能导致咽后脓肿或呼吸道受压、败血症、休克性败血症以及脑炎和死亡(8-11,13-15)。
针对猴痘感染(MPX)患者实验室异常情况的小型研究显示,白细胞增多、转氨酶升高、血尿素氮降低和白蛋白减少是病程中的常见特征,而且超过三分之一的评估患者出现淋巴细胞增多和血小板减少(2,9,18)。
2.4 鉴别诊断
在MPX中发展的皮疹可能与其他传染病或其他状况相似,包括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水痘)、单纯疱疹病毒(HSV)、原发性或继发性梅毒、播散性淋球菌感染(DGI)、口蹄疫、软性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LGV)、腹股沟肉芽肿、传染性软疣、麻疹、疥疮、立克次体痘、基孔肯雅热、寨卡病毒、登革热、血管炎以及其他细菌皮肤和软组织感染。
通常,由VZV引起的皮疹可能与MPX混淆,但可以通过以下特点区分:水痘皮疹通常进展更快,位置更集中在中心而非MPX的离心分布,呈多阶段发展(而不是与MPX相同的阶段),且患者通常手掌和脚底没有病变(2,11)。此外,VZV感染者通常不会出现淋巴结肿大,这是MPX的一个特征(11)。尽管这两种疾病在临床上存在差异,但刚果民主共和国的一项研究报告了MPX/VZV共同感染的发生率为10-13%(19,20)。共同感染患者报告了疲劳、寒战、头痛和肌肉疼痛。这些个体报告口腔溃疡、腋窝淋巴结肿大、咳嗽或喉咙痛的症状可能性较低。共同感染的患者病变负担高于单独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的情况,但皮疹负担低于单独感染麻疹(MPX)的情况,这表明这两种病毒的共感染可能会调节整体感染的严重程度——这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领域(19,20)。
2.5 传播与病毒排出
尽管数十年来在动物中循环,偶尔也会传染给人类,但描述MPX传播和病毒排出的数据有限。现有信息支持从动物到人类、人与人以及从受污染环境到人类的传播可能发生。迄今为止,大多数信息来自西非和中非国家,而来自其他地区世卫组织的信息较少(18)
MPX病毒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从感染动物传播给人类(12)传播可能通过咬伤或抓伤,或在狩猎、剥皮、捕捉、烹饪、与尸体玩耍或食用动物(如非人灵长类动物、陆地啮齿类动物、羚羊和瞪羚以及树松鼠)等活动期间发生(14)动物群体中病毒循环的程度尚不完全清楚,进一步研究正在进行中(11)。
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感染皮肤或黏膜病变发生,这包括面部面对面、皮肤对皮肤、口对口或口对皮肤接触以及呼吸道飞沫(可能还有需要长时间密切接触的短距离气溶胶)(2,21,22)。病毒随后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表面(例如口腔、咽喉、眼睛和生殖器)或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21,23)。传染期可能有所不同,但通常认为患者在皮肤病变结痂、痂皮脱落并在其下方形成新皮肤层之前都具有传染性。从环境到人的传播也可能发生,通过被感染皮肤颗粒污染的衣物或床单(也称为媒介传播)。如果这些颗粒被搅动,它们可以分散到空气中并被吸入,落在破损的皮肤或黏膜上,从而导致传播和感染;已有一篇记录在案的医护人员感染案例表明,通过接触被污染的床上用品传播了猴痘病毒(15,24)。在环境中以及不同类型表面上发现的替代性痘病毒的持久性,根据温度和房间湿度的不同,可以持续1至56天(25,26);然而,目前关于表面污染和媒介传播的数据有限,除了被污染的床单(15)。痘病毒通常对环境条件更具抵抗力,表现出高度的环境稳定性(25,26)。在我们的文献搜索中,没有发现有关病毒存在于废水中的信息。
2022年5月发表的一项来自英国的研究报告了对七名在2018年至2021年间感染猴痘病毒(MPX)的患者的临床特征、病毒动力学以及聚合酶链反应(PCR)的阳性结果和对抗病毒治疗的反应。所有七名患者均在皮肤病变和上呼吸道样本中通过PCR检测到MPX病毒DNA;六名患者在血液中检测到DNA;四名患者在尿液中检测到DNA,一名患者在皮肤脓肿中检测到DNA。另一项于2022年5月发表的研究,针对2007年至2011年间在刚果民主共和国诊断的216名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皮疹出现之前,血液和上呼吸道中可能检测到MPX病毒DNA,且病毒载量可能在病程早期达到高峰。数据还表明,猴痘痂皮中含有大量病毒DNA,直至其脱落时仍包含,且含量高于血液和喉咙中的水平。值得注意的是,未确定样本的病毒感染性。目前,这些发现与病毒传播和传染期的关系尚不确定。需要更多信息来更好地了解其他可能的传播途径和通过与其它体液(如母乳、精液、阴道液、羊水或血液)接触而持续传播的可能性,以及通过呼吸道飞沫和气溶胶传播的情况。
在当前的疫情国家和报告的猴痘病例中,传播似乎主要通过密切的身体接触发生,包括性接触(口交、阴道和肛交)。
2.6 女性及孕妇或产后妇女
已记录猴痘病毒通过宫内传播,以及通过直接接触从母亲传给婴儿(27,28)。前者来自一项纵向病例系列,该系列报告了四名孕妇的结果:一名分娩了健康的婴儿,两名早期流产,一名死产,死产的婴儿全身覆盖着弥散性皮疹,且经病毒学确认为猴痘。这表明猴痘病毒感染可能导致胎儿出现不良结果,如死亡或自然流产(9,28)。母病严重程度与这些结果之间的关联尚不清楚(28,29)。
2.7 中长期影响
需要更多关于猴痘中长期影响的临床特征的信息。有一项研究报告称,无论是否接种过天花疫苗,超过90%的猴痘幸存者没有并发症(14)。在那些确实出现长期并发症的人中,最常见的后遗症是皮肤上的毁容性瘢痕和失明(11,14,30)。可形成凹陷性瘢痕,称为痘痕(11,14)。数据还表明,患者可能面临发展心理健康并发症的风险(15)。
2.8 临床护理与感染预防和控制总结
照顾疑似或确诊的猴痘感染患者需要早期识别疑似患者,迅速实施适当的感染控制措施,检测可能的病原体以确认诊断,对轻度或无并发症的猴痘感染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并监测和治疗诸如严重脱水、严重肺炎和败血症等并发症及危及生命的情况。针对猴痘的特定治疗方法的作用仍然是实验性的,可以在随机对照试验(首选)或扩大获取协议下使用。实施适当的感染控制措施,包括工程、行政和个人防护设备(PPE)控制,对于减轻和控制医疗保健和社区环境中猴痘的传播至关重要(31)。所有猴痘感染患者都应接受尊重、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维护尊严、隐私和保密性。
3. 筛查、分诊、隔离和临床评估(3条推荐)
世卫组织建议在首次接触医疗系统时,对所有出现皮疹和发热或淋巴结肿大的人进行筛查和分诊,根据当地适应的世卫组织病例定义(见附录1),以识别疑似或确诊的猴痘感染个体。
备注:
- 可以在医疗保健入口点(或在接触者追踪期间)实施基于世卫组织病例定义并适应当地流行病学的简化问卷和筛查协议,以根据世卫组织的标准筛查患者。个案定义和当地流行病学 例如,在此次疫情期间,可以在初级保健诊所、性健康诊所、急诊科、传染病诊所、泌尿生殖诊所、皮肤科、妇产科和小儿科等医疗机构进行。
- 根据国家(地方)协调途径,远程医疗可作为筛查患者的手段。
- 在筛查区域应备有医用口罩和含酒精的手消毒剂供患者使用。应在呼吸道卫生和手部卫生位置张贴标识,并在出现任何呼吸系统症状时指导患者佩戴合适尺寸的医用口罩。
- 筛查活动应在与患者保持至少1米距离的情况下进行,并采用“非接触式”方法。如果无法实施或维持这些措施,则该机构应进行风险评估,以确定根据 IPC 针对多重耐药性肺结核(MPX)的医疗保健设施建议所需的个人防护装备(PPE)水平(参见第7节关于IPC的内容)。进行筛查的医疗工作者应遵循世卫组织手卫生的五个时刻(31,32)()
- 在等待期间,应防止患者之间相互拥挤,并确保患者之间至少保持1米的距离(32)。
- 出现符合疑似多重耐药性肺结核个案定义症状的人应进入多重耐药性肺结核临床护理路径,并立即给予合适尺寸的医用口罩,并在通风良好的单人房间内隔离。如果无法提供一个通风良好的单人间,那么应该根据临床诊断相似性,并基于流行病学风险因素,将患者分组(患者之间至少保持1米的空间),疑似患者不应与确诊病例放在同一区域(参见第7节关于院感防控的内容)。
- 根据当地流行病学情况考虑实施猴痘住院监测。
世卫组织建议在筛查和隔离后,使用标准化筛查工具(如世卫组织/国际红十字会联合会机构间综合筛查工具)对疑似猴痘患者进行分诊;并评估患者以确定风险因素和严重疾病的存在。
备注:
- 分诊是指在筛查后,根据特定标准(如严重程度)对患者进行优先级排序,可在医疗保健系统的任何接入点进行,包括预医疗保健和设施内环境(33)。这也可以在医院病房中、在患者监测过程中完成。
- 基于病情的分诊是根据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估计来排序和优先处理病人的行为。这用于识别需要立即医疗干预的病人以及可以安全等待的病人,或者可能需要根据他们的病情被送往特定目的地的病人(33)。
- 机构间综合检伤工具(IITT)是一种新型的检伤工具,旨在提供一套综合性的协议,用于成人和儿童的常规检伤。该工具侧重于三级检伤系统,可在世界卫生组织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临床护理工具包中找到(见参考文献33)。
- 临床评估应侧重于识别严重或复杂疾病的迹象和症状,以及高风险出现严重疾病的患者(见表3.1)。
表3.1.描述与严重疾病和不良结局相关的风险因素和临床结果(基于小规模、非对照、观察性研究)
分类 | 详情 |
高风险患者群体 |
|
并发症的临床迹象和症状 |
|
实验室异常 |
|
皮肤病变严重程度评分 |
-轻度(< 25个皮肤病变) -中度(25-99个皮肤病变) -重度(100-250个皮肤病变) -极重度(> 250个皮肤病变)。 |
世卫组织建议对疑似患者进行猴痘病毒检测。
备注:
- 猴痘病毒的检测应尽快进行以确认诊断(参见《猴痘病毒实验室检测:临时指南》,2022年5月23日更新)。
- 在存在其他引起皮疹、发热或淋巴结病的地方性感染的地区,或者如果患者有其他疾病的风险因素,作为筛查的一部分,应对发热患者进行检测和治疗,遵循常规协议(例如,对于性活跃人群,进行梅毒、单纯疱疹病毒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性传播感染检测;对于发热患者,在疟疾流行区进行疟疾检测;以及其他根据临床背景和当地流行病学情况确定的传染病)(参见第2节)(9,34,35)。可能同时存在共感染(参见第1节),但普遍率尚不清楚(13,19)。在刚果民主共和国的患者中,有高达13%报告了共感染。
4. 轻度或无并发症猴痘的管理(9条推荐)
4.1 社区护理的一般考虑
卫生部和国家级及次国家级跨部门合作伙伴应与社区和其他行动者合作,确定并提供所需资源,实施风险沟通策略提供支持,并寻求其他情境中的可能解决方案,以确保能满足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以在患者接受护理的环境中提供安全护理(36)。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对于疑似或确诊的、有轻度且无并发症的麻风病(MPX)且不属于高风险并发症的患者,可以在家中进行隔离,直至传染期结束,前提是通过家庭评估确认家中已满足感染控制(IPC)条件。
理由:
- 指导小组一致认为,对于轻度或无并发症的麻风病患者,只要能够实施IPC措施以降低传播风险,且患者可能更倾向于此方式,同时卫生系统为了减轻医院负担也可能更倾向于此方式,那么在家中隔离是合理的。国家级或地方级卫生当局可能会根据对效益和风险的评估,建议在社区或医疗机构进行隔离。
临床考虑:
- 应针对每个病例逐一决定是否在家中隔离并监测患者,并基于其临床严重程度、是否存在并发症、护理需求、重症疾病的风险因素,以及在病情恶化时能否获得住院转诊。
- 在家隔离的患者应能自由活动,保持良好的饮食和水分摄入,能够自行进食、洗澡和穿衣,并且需要护理人员的最少到无需帮助。
- 对于高风险出现重症疾病的患者,如儿童、孕妇或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由于担心临床恶化,应考虑将其收入医疗机构进行密切监测。
- 如果易感人群居住在家庭环境中且无法满足充分的感染控制(IPC)要求,则应考虑在卫生设施中进行隔离(36)。由于感染猴痘病毒(MPX)后风险增加,应在家庭中识别易感个体,包括幼儿、孕妇以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例如未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的艾滋病毒感染者(7,8,13,15,28)。尽管数据不足,但患有慢性皮肤病(如特应性皮炎)或急性皮肤病(如烧伤)的患者也可能面临更高的并发症风险(37)。
世卫组织建议在决定在家中隔离和照顾疑似或确诊猴痘且病情轻度且不复杂的患者时,应进行家庭评估。
感染控制备注:
- 应由受过培训的医疗工作者评估并咨询,以确定所讨论的家庭是否适合隔离和照顾猴痘患者,包括患者和/或其他家庭成员是否具备所需能力和资源(见附件5)。这包括遵守家庭隔离的能力。有限或无法获得水、卫生设施或个人卫生资源,以及有限的能力维持隔离和感染控制措施,都可能给家庭成员和社区成员带来风险。此评估可在初次健康访视时进行,或通过电话或远程医疗进行,无需家访。
- 患者及负责协助自我护理的指定人员应接受有关传播风险的教育。建议指定人员先前接种过天花或猴痘疫苗,且不属于高风险群体。
- 如果无法在家中确保充分的隔离和感染控制措施,则可能需要安排隔离,需征得患者的知情同意以及照顾者和家庭成员的同意,在医疗机构或其他指定设施进行(36)。
- 如果家中出现易感人群(更易出现并发症的高风险人群,见表3-1),且无法与患者分开,那么卫生工作者应提议为患者安排其他替代地点进行隔离(如有)。
4.2 社区感染控制考虑因素
世卫组织建议,对于在家治疗轻度、无并发症猴痘的患者,应将其隔离在与其它家庭成员不同的区域,并远离家庭共用区域(例如单独的房间或配有帘子或隔屏的区域)。
备注:
- 在家患有猴痘的患者应能够管理自己的自我护理。临床随访应采用非亲自访问的方式进行(例如远程医疗、电话等方式)。
- 指定一名人员协助轻度、无并发症猴痘患者的自我护理:最好是健康状况良好、没有潜在慢性疾病且曾经接种过天花疫苗或感染过猴痘病毒的人。例如,这可能包括准备饭菜、去杂货店、获取药物等。
- 猴痘患者应居住在专用、通风良好的房间(例如,可频繁开窗的房间),与家中其他人分开。
- 家庭成员和猴痘患者应经常用肥皂和水或含酒精的手部消毒液清洁双手。此外,家庭成员应避免进入患者的房间。
- 如果负责协助患者自我护理的指定人员需要进入隔离区,他们应与患者保持至少1米的距离。在无法保持距离的情况下,指定人员应佩戴合适的一次性医用口罩和手套。在与患者或周围环境接触之前及之后,以及戴脱手套前后,他们应用肥皂和水或含酒精的手部消毒液清洁双手。
- 餐具、床单、毛巾、电子设备或床等物品应专属猴痘患者使用,避免与他人共享个人物品。
- 猴痘患者与他人近距离接触或在指定的隔离区之外(例如,使用卫生间)时,应佩戴合适的一次性医用口罩并遮盖患处。
- 如果卫生工作者需要在患者家中提供护理,他们应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手套、防护服、眼部防护和呼吸器),并进行手部卫生处理(根据……指南进行)。 世卫组织建议,在穿脱个人防护装备(PPE)前后,以及清洁和消毒任何使用的患者护理设备。
- 如果患有猴痘的人离开家庭寻求医疗照顾,他们最好提前通知其医疗服务提供者或要访问的医疗机构(以便该机构能够实施基于传播的预防措施),佩戴合适的医用口罩,确保所有病变被遮盖,并避免在拥挤、公共交通等密闭空间内密切接触。
- 在家中接受治疗的猴痘患者应继续隔离,直到皮肤病变结痂、痂皮脱落并在下方形成新的一层皮肤为止。
世卫组织建议,在处理、清洗床单、家用表面和废物处理时应当小心谨慎。
备注:
- 床单和被褥应小心抬起并卷起,以防止传染病原体颗粒从病变和体液中散布。不应进行摇晃。只有患有猴痘的患者应处理和清洗自己的床上用品、衣物等。
- 患有猴痘的患者的床单、毛巾和衣物应与其他家庭衣物分开洗涤。患病者的衣物和床单在用过肥皂洗涤后,最好使用热水(> 60°C)清洗,或者如果没有热水,可用氯浸泡(25,26,38)。
- 餐具和家用表面(如家具、床、厕所或地板)或任何地点都应进行清洁和消毒。 患者接触过的地方应使用水和肥皂清洗,并定期消毒(例如,常用的家用消毒剂或漂白剂)。特别注意经常接触的表面。使用湿拖把,避免干扫以防止颗粒扩散。地毯和家庭家具应尽可能进行蒸汽清洁。避免使用吸尘器。
- 照顾猴痘患者产生的废弃物,如绷带和个人防护装备,应放入坚固的袋中并牢固扎紧后处理,最终由市政废物服务收集。如果没有此类服务,作为临时措施并根据当地政策,可以进行安全埋葬或受控焚烧,直至可以实施更可持续和环境友好的措施。
*由于缺乏关于猴痘病毒的可用研究,对于氯的精确浓度或可能实现的风险降低量存在不确定性。然而,基于其他病毒的证据,普遍认为添加氯可能会减少残留污染,这在热消毒、稀释和机械作用不理想的情况下尤其有用(39-41)。
4.3 临床考虑
4.3.1 疼痛与营养
世卫组织建议对猴痘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如使用退烧药治疗发热和止痛药缓解疼痛。
疼痛对症治疗的备注:
- 头痛、皮疹引起的疼痛、口腔、眼睛和生殖器病变、淋巴结肿大和全身肌肉疼痛是常见的。皮疹引起的瘙痒也可能令人烦恼。常见药物可参见附件2。
- 对于口腔病变,每天至少四次用干净的盐水漱口(42)。考虑使用口服抗菌剂保持病变清洁(例如氯己定漱口水)或局部麻醉药(例如粘性利多卡因)(43)。
- 对症和支持性护理对保持良好的营养和水分至关重要。对于生殖器或肛门病变,可使用温水坐浴(由水和碳酸氢钠或泻盐组成以愈合和清洁会阴区域的热浴)和/或局部利多卡因缓解症状(42)。
世卫组织建议对猴痘感染者评估其营养状况,并给予充足的营养和适当的补水。
备注(关键行动):
- 评估所有猴痘感染者的营养和水分状况,无论是在卫生设施入院时还是社区就诊时。由于口咽病变和/或颈部淋巴结疼痛,可能导致营养摄入受损。营养支持被描述为一项重要干预措施(9)。
–成人:食欲减退或体重减轻史、体重、身高、计算体质指数(BMI)、寻找营养不良迹象(例如肌肉消耗、营养性水肿等);可以使用标准化工具(例如,营养不良通用筛查工具( ))(44)。
– 儿童:同上,加上上臂中部围(MUAC)(6–59个月)应由营养专家或受过训练的临床医生评估儿童及严重营养不良者。
– 见表9 2了解脱水的分类。
- 应鼓励每日口服营养,因为患者需要足够的能量(千卡)和必需营养素,以及液体和电解质。如果患者能够耐受口服食物,则提供营养密度高的治疗性食物;特别是对于儿童和根据世卫组织《儿童医院护理口袋书》第10 1( )(45)节有营养不良风险的患者。
- 如果无法耐受食物摄入,应评估原因并给予适当治疗。例如,如果不良喂养是由于恶心或呕吐导致的,可以使用止吐药改善进食能力;如果是由于虚弱,应由医疗提供者协助患者进食;或者,如果因口腔病变或颈部淋巴结疼痛而耐受,则治疗疼痛。
- 根据标准建议提供维生素A补充剂,尤其是对于那些近期未接受过剂量补充的儿童。它在伤口愈合的所有阶段和眼部健康中起着重要作用(48)。
4.3.2 监测
世卫组织建议向轻度猴痘患者提供有关并发症的迹象和症状咨询,这些并发症应提示紧急护理。
备注:
- 在家庭护理期间,应与受过训练的医疗工作者建立患者与医疗工作者之间的沟通。
- 在家中监测患者和护理者可以由受过训练的社区工作者或外展团队通过电话、远程医疗或电子邮件进行,最初可以每天(如果可能的话)进行,或在初步评估后根据临床需要安排。还应考虑患者参与医学评估的意愿。
- 应就并发症的迹象和症状以及识别健康状况恶化需要医疗关注的方式,向患有MPX的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咨询。例如,应告知患者如果病变恶化或数量增加、出现加重的疼痛、持续发热、恶心或呕吐以及口服摄入减少、视觉症状、呼吸困难或头晕或混乱等情况时立即联系其卫生工作者。
- 如果一位孕妇选择在家中接受护理,那么应就母体、胎儿和新生的体征向该女性提供咨询,并在她们出现病情恶化或危险迹象时寻求护理。应鼓励自我护理干预。
- 根据世卫组织关于产前( )和产后( )护理的建议(49,50),应向女性提供有关健康行为的咨询,包括饮食、体力活动、微量营养素的摄入、烟草、酒精和其他物质的使用。
- 对于需要人工流产服务的女性,考虑提供替代的服务交付方式,包括自行管理至孕12周的人工流产,确保女性在整个过程中都能获得准确的信息和在任何阶段都能接触到医疗保健提供者,依据世卫组织《人工流产护理指南》(51)。
4.4 皮肤病变的临床管理
世卫组织建议根据皮疹病变的阶段进行保守治疗,目的是缓解不适、加速愈合和预防并发症,如继发性感染或脱屑。
备注:
- 建议患者不要抓挠皮肤。
- 应指导患者保持皮肤病变清洁干燥以防止细菌感染。他们应在接触皮疹前后用肥皂和水洗手或使用含酒精的手消毒剂以防止感染。然后可以用无菌水或抗菌溶液轻轻清洁病变。皮疹不应遮盖,而应让其敞开透气以干燥。
- 对于皮肤病变的并发症,如脱屑或疑似深层软组织感染(肌炎、脓肿、坏死性感染),应考虑咨询相应的专业人士(例如伤口护理专家、传染病专家、和/或外科医生)。除非由专家执行,否则不应进行皮肤清创,且应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21)。
- 皮肤病变的最优管理尚不确定,需要进一步研究。
世卫组织建议对于无并发症的猴痘患者不应使用抗生素治疗或预防。然而,应监测病变有无继发性细菌感染(如蜂窝织炎、脓肿),如有则应用对正常皮肤菌群有活性的抗生素治疗,包括化脓性链球菌和对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
备注: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PX)患者的皮肤病变可能会发炎,导致轻微的红斑和/或皮肤色素沉着——这种情况不需要使用抗菌治疗(10)。不应鼓励经验性或预防性地使用抗生素,因为这会增加多药耐药(MDR)细菌出现和传播的风险,并使个体面临抗生素可能引起的副作用风险,如与艰难梭菌相关的腹泻。感染MDR细菌的疾病更难治疗,且与增加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关(52-54)。
- 皮肤病变的继发性细菌感染已被报告为MPX的常见并发症,应密切监测患者(10,13,16,21)。
- 除非患者住院时间较长且有MDR病原体的担忧,否则对浅表皮肤感染的拭子不太可能有帮助。细菌感染的迹象包括红斑、硬结、发热、疼痛加重、脓性分泌物、恶臭分泌物或发热复发。见附件3,了解口服抗生素的选择。在基于个体风险因素、已知定植和当地患病率选定的病例中,可以考虑开始治疗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CA-MRSA)。
- 患有MPX皮疹的患者可能发展成脓肿,即脓液在真皮或皮下组织中的积聚,通常由皮肤上的细菌引起(链球菌属和葡萄球菌属)。一个脓肿可能表现为疼痛、发红、有光泽的结节,可能伴有波动感。这可能与周围蜂窝织炎、发热以及感染部位疼痛加剧有关。
- 脓肿的治疗是通过无菌技术由合格的医疗工作者进行切开引流,并采取适当的感染控制措施,以防止未治疗脓肿可能导致的并发症,如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脓性肌炎、败血症和休克。根据脓肿在体内的位置(例如,靠近主要血管)、大小和复杂性,切开引流可能需要在手术室进行。应抽出液体并送检微生物学和培养,以帮助指导抗菌治疗。
- 启动抗菌治疗的决定应基于个体临床评估和当地抗菌药物耐药性模式。如果患者临床状况没有改善或感染继续扩散,应重新评估患者及抗生素治疗方案,考虑是否需要调整。有关抗菌药物选择和适当使用的更多信息,请参见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清单:抗生素(56)。
5 对猴痘患者的心理健康护理(2条建议)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在猴痘的背景下迅速识别和评估焦虑和抑郁症状,并开始基本的社会心理支持策略和一线干预措施,以管理新的焦虑和抑郁症状。
备注:
- 姆波埃西病爆发可能导致重大的心理和社会影响,包括(42,57):
–对疾病或死亡的恐惧、对生活意义的丧失或信仰的丧失
–与家庭或社区的身体和社会隔离
–与诊断和回归社区的污名
–与疾病相关的疤痕和残疾(例如失明)
- 患有姆波埃西病的患者应持续接受富有同情心、尊重和以人为中心的护理,同时确保对家庭成员、访客和健康工作者进行适当且充分的保护。
- 基本的社会心理支持技能对所有患者的治疗至关重要,并应作为为所有患者提供的护理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当患有姆波埃西病的患者到达卫生设施时,应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有关姆波埃西病的信息,并鼓励他们保持冷静。应告知他们疾病是如何传播的,并教育他们应采取哪些预防措施以防止疾病传播。家属应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并提供任何额外信息。
- 理想情况下,应由一位熟悉当地语言的心理学家、社会工作者或护士心理社会提供者从疾病初期起参与,以向患者提供隔离期间会发生什么情况的咨询。如果这不可能,则应培训和监督卫生中心的普通护士提供基本心理支持,使用标准化资源(世卫组织)。心理急救( )和机构间常设委员会( )关于基本心理社会技能的指导(58,59)如下所示:
–提供非侵入性、实用的护理和支持
–评估需求和关注点
–帮助满足基本需求(食物、水、信息)
–倾听患者和家属,但不强迫他们说话
–用易于理解且非技术性的语言提供关于患者病情和治疗计划的准确信息,因为缺乏信息可能是主要的压力来源
–帮助人们解决紧急需求和关注点,并在必要时协助决策
–在帮助患者和家属感到平静的同时给予安慰,告知他们绝大多数猴痘患者能够存活,因此一定要向患者及其家属传达康复预期
–帮助人们获取信息、服务和社会支持 关于猴痘的信息很重要,因为它有助于消除误解,分享关于健康行为的明确信息,并提高对疾病的了解
–鼓励患者和照顾者使用基于证据的压力管理和自助工具,如世卫组织压力管理指南《问题管理加》(PM+)( ) (60)
–康复后,患者可能会遭受长期的疤痕或畸形和心理痛苦。心理和社会护理应纳入后续护理计划,并作为多学科护理团队的一部分。 - 对于正在经历抑郁症状的人,可以考虑采用基于认知行为疗法(CBT)原则、问题管理和放松训练的简短心理干预(61)。当常规服务接入受阻时,考虑使用远程心理健康支持(例如电话治疗)(61)。
- 如果一个人的焦虑或抑郁症状在从物质诱导性精神病发作(MPX)恢复后依然存在,那么可能怀疑存在潜在的焦虑或抑郁障碍,应咨询心理健康专业人士,并适当管理这些状况。请参阅非专业健康环境中精神、神经和精神活性物质使用障碍的人道主义干预指南(mhGAP)(62,63)。
- 由于自残和自杀的风险因素,如孤立感、失去亲人、工作或经济损失以及绝望感,因此在MPX期间特别重要询问有关自残的想法或行为。移除可能的自残手段,激活心理社会支持,跟进此人,并在必要时咨询心理健康专业人士。请参阅非专业健康环境中精神、神经和精神活性物质使用障碍的人道主义干预指南(mhGAP)(62,63)。
- 为确保全面护理,在初次评估的基础上,出院后应将此人链接到就业、教育、社会服务(包括住房)和其他相关部门(64)。
- 针对创伤的认知行为疗法、眼动脱敏和再处理或压力管理应考虑用于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成年人() (58,62)
世卫组织推荐心理社会支持策略作为急性应激情况下睡眠问题管理的一线干预措施。
备注:
- 睡眠卫生建议(包括避免使用咖啡因、尼古丁或酒精等精神刺激剂)和压力管理(包括放松技巧和正念练习)在减少睡眠问题方面是有效的,可能会提供。基于认知行为疗法原则的心理干预也可以考虑。
- 对于住院治疗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失眠的其他原因可能包括环境因素(例如夜间光线过亮和噪音)、焦虑、持续性咳嗽、谵妄、烦躁或疼痛。在使用任何药物助眠剂之前,应优先考虑识别并及时解决潜在原因。
6 抗病毒药物和其他疗法 (1条推荐)
6.1 抗病毒药物
在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中,首选是在随机对照试验(RCT)下使用抗病毒药物,并收集标准化临床和结局数据,以快速增加关于疗效和安全性的证据;如果不可能,则可以在扩大获取协议下使用抗病毒药物,如MEURI(监测未注册和试验性干预措施的紧急使用)(3)。
备注:
- 由于抗病毒药物的供应有限,可以考虑将其用于治疗有严重疾病风险的人群,或出现或发展严重猴痘(MPX)的患者。在更多信息可用之前,需要重新考虑抗病毒药物的最佳使用方式,包括作为暴露后预防(PEP)。
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开发出一个标准化病例记录表格,位于我们的临床平台(),该表格能够支持各会员国进行数据的收集、管理和分析,以加速我们对临床特征和治疗反应的理解。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我们的网站()。 - 特考韦马由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批准用于治疗天花、猴痘、牛痘以及接种牛痘疫苗后出现的并发症;由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加拿大卫生部批准用于治疗天花。特考韦马的有效性基于感染致死剂量正痘病毒的动物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研究,以及药物在人体和动物体内吸收、代谢和消除的方式(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65,68,69)。
- 特考韦马通过靶向正痘病毒中高度保守的病毒蛋白p37,抑制猴痘病毒的病毒包膜形成(69)。它以每日两次、连续14天的口服胶囊形式立即释放给药(65,70)。美国FDA于2022年5月19日批准了一种静脉注射配方(71)。临床前研究表明特考韦马在非人灵长类动物中有效(15)。
一项来自英国的最新研究描述了一位患者,在开始治疗后48小时血液和上呼吸道PCR检测结果为阴性,并在72小时时仍保持PCR阴性。她的血液学、肾脏和肝功能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并被准予出院回家完成治疗(15)。已报告的tecovirimat副作用包括头痛、恶心、腹痛和呕吐(70,72)。它是一种较弱的细胞色素P450诱导剂,因此可能与其他通过相同途径代谢的药物发生药物相互作用(15,74)。在野外环境中治疗猴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要更多研究(15,74)。 - 布立西多福韦已获得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天花,并已显示对双链DNA病毒具有抗病毒活性,包括痘病毒(73,75)。它通过抑制聚合酶介导的DNA合成来抑制猴痘病毒的复制,并以口服片剂或悬浮液的形式给药,患者需按每周两次的剂量服用(11)。该药物的已报告副作用包括肝转氨酶升高、腹泻、恶心、呕吐和腹痛(73)。由于胚胎-胎儿毒性风险,不推荐孕妇使用布立西多福韦。建议有生育能力的个体在治疗期间及最后一次用药后至少2个月内避免怀孕,并使用有效的避孕措施(19)。15)自2018年以来在英国报告的3例猴痘病例中使用了该药物。在所有病例中,患者出现转氨酶升高,且没有完成一个完整的疗程(15)。未观察到剂量与临床或病毒学参数之间存在一致的相关性(15)。
- 西多福韦已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巨细胞病毒(76)。它通过抑制DNA聚合酶来抑制猴痘病毒的复制,并通过静脉注射给药(11)。实验室和动物研究表明,它对痘病毒具有活性(75)。已报告了与西多福韦相关的肾毒性和电解质异常(79)。
- NIOCH-14是由国家病毒学和生物技术载体研究中心自2001年以来化学合成的化合物(79,80)。NIOCH-14是塔克维imat的类似物,对正痘病毒具有相当的活性(79,80)。使用猴痘进行动物挑战研究,比较NIOCH-14和塔克维imat时,发现感染后7天,肺部和感染动物的病毒产量显著减少,与对照组相比(79,80)。由于接受治疗的患者数量较少,这种治疗猴痘的临床疗效尚不确定。
这是一个迅速发展的领域。有关治疗方法和世卫组织研发蓝图路线图的更多最新信息,请访问网站()。详见附件4。
6.2 免疫球蛋白
接种牛痘疫苗个体的抗体组成的免疫球蛋白(VIG)。目前尚不清楚接触猴痘病毒(MPX)或严重感染的人是否能从VIG中获益——如果使用,应在临床研究环境中进行,并收集前瞻性数据(81,82)。
7. 健康设施的感染预防与控制(7条建议)
实施适当的感染预防与控制(IPC)措施对于减轻和控制医疗保健和社区环境中猴痘病毒传播风险至关重要(31,83)。实施控制分级是减少医疗保健环境中暴露于猴痘病毒风险的核心。因此,在建议中已贯穿考虑应用工程和管理控制措施以及使用个人防护装备(PPE)。
在IPC项目有限或不存在国家,确保在国家及卫生设施层面建立基本的IPC标准以提供对患者、卫生工作者、照顾者和访客的最小保护,从而保护社区至关重要。世卫组织提供了关于国家级别及医疗保健设施中IPC最低要求的指导(82)。根据世卫组织关于感染预防与控制计划核心组成部分的指南,在国家及急性医疗保健设施层面实现IPC最低要求及更强大、全面的IPC计划(……)覆盖整个卫生系统。对于持续努力控制新兴传染病、医疗保健相关感染和抗微生物耐药性至关重要(81)
卫生工作者应始终遵循标准预防措施并进行风险评估,以评估是否需要采取额外预防措施。标准预防措施包括:
- 手部卫生
- 呼吸道卫生和咳嗽礼仪
- 患者安置
- 个人防护装备
- 无菌技术
- 安全注射和锐器伤害预防
- 环境清洁和消毒
- 处理衣物和被褥
- 去污和重新处理或可重复使用的患者护理物品和设备
- 废物管理
7.1 对于疑似鼠疫杆菌感染患者的感染预防与控制
世卫组织建议,对于任何疑似鼠疫杆菌感染的患者,应实施接触和飞沫预防措施。如果怀疑患有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即水痘),则应实施空气传播预防措施,直至排除该病。
备注:
- 卫生工作者应根据世卫组织的“手卫生5个时刻”进行手部卫生操作,包括在穿戴和脱去个人防护装备前后。
- 如果怀疑患有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即水痘),应将患者安置在设有专用浴室或厕所的空气传播感染隔离(AII)病房
– 如果没有AII病房,应将患者安置在通风良好的单人病房,并设有专用浴室或厕所,保持房门关闭
– 医务人员应穿戴以下个人防护装备(PPE):手套、防护服、呼吸器(例如N95、FFP2)和眼部防护。
–隔离病房/区域应在入口处张贴标识,说明患者处于接触/飞沫/空气传播预防措施下,以及医务人员需按正确顺序穿戴的所需PPE。
- 如果不怀疑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即水痘),应将患者安置在通风良好的单人房间,并设有专用浴室或厕所。
– 医务人员应根据确诊病例的PPE推荐穿戴PPE(防护服、手套、呼吸器(例如N95、FFP2)和眼部防护)。 - 医务人员应接受有关安全穿戴和脱除PPE程序的培训。
- 使用可消毒的专用鞋类。不推荐使用一次性鞋套(84–86)。
- 在必要时运送患者时,指导患者佩戴合适的一次性医用口罩,并遵循呼吸道卫生和咳嗽礼节。
- 避免不必要的疑似患者移动。如果必须移动或运送疑似患者,无论是在设施内还是设施外,都应确保维持
- 基于传播的预防措施(飞沫/接触/空气传播),给患者戴上合适的一次性医用口罩并遮盖患处。
- 接收设施/病房/单元应知晓需要采取基于传播的预防措施,并在疑似患者到来之前准备好隔离区或指定区域。
7.2 对于确诊的伴有 mucocutaneous pemphigus(MPX)的患者,考虑手卫生(IPC)问题
世卫组织建议,对于任何确诊的伴有MPX的患者,都应实施接触和飞沫预防措施。除了接触和飞沫预防措施外,还应使用呼吸器。
理由:鉴于持续发生的多国疫情和不断发展的传播方式证据,目前尚无足够信息支持推荐持续使用空气传播的预防措施。尽管不是主要的传播方式,但小组认识到目前关于气溶胶传播可能性和对直接照顾确诊患者的卫生工作者健康风险的不确定性。因此,指导小组投票决定,在当前通风良好的房间内,作为预防措施,使用呼吸器作为额外的呼吸保护。
小组强调需要更好地了解猴痘的传播方式和疾病严重性,并优先进行研究。
世卫组织将在短时间内(8-12周)根据新出现的证据更新此指南。
备注:
- 卫生工作者应根据世卫组织的“手卫生5个时刻”(),在进行个人防护装备(PPE)穿戴前后进行手部卫生清洁。
- 将患者安置在通风良好、单间的病房,配备专用浴室或厕所。
- 如果没有单间病房,考虑将确诊病例集中收治,保持至少1米(83英寸)的距离。
- 隔离病房/区域应在入口处张贴标识,提示采取接触/飞沫预防措施。
- 穿戴包括手套、防护服、呼吸器(例如N95、FFP2)和眼部防护在内的个人防护装备。
- 使用可消毒的专用鞋类。不建议使用一次性鞋套(84–86) 应对卫生工作者进行个人防护装备(PPE)安全穿戴和脱下的程序培训
- 当其他人在房间内时,应遮盖暴露的病变,如果患者能够耐受
- 避免不必要的已确认患者的移动。如果必须移动或转运患者至设施内或设施外,确保维持基于传播的预防措施,给患者戴上合适的医用口罩并遮盖病变(前提是患者能够耐受)
- 接收设施/病房/单元应知晓需要采取基于传播的预防措施,并在患者到来之前准备隔离区或指定区域
- 预防措施应持续执行,直至病变结痂、痂皮脱落并在其下方形成新的一层皮肤
- 重症患者(包括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会从上呼吸道持续排出病毒,可能需要临床评估以确定何时可以停止基于传播的预防措施
世卫组织建议,如果进行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AGPs),则应实施空气传播预防措施。
备注:
- 应在生物安全二级(AII)房间内进行AGPs。如果无AII房间或不可行,则在通风良好的单人病房内关闭门后进行AGPs
- 卫生工作者在实施空气传播预防措施(AGPs)时应佩戴呼吸器(例如N95、FFP2)以及护目镜、防护服和手套。
世卫组织建议,医疗设施内患者频繁使用的区域或进行患者护理活动的区域* 以及患者护理设备应根据国家或机构指南进行清洁和消毒。
备注:
- 卫生工作者在清洁和消毒患者护理设备以及患者护理区域或疑似或确诊有猴痘(MPX)患者的隔离室时,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PPE)(例如重型手套、防护服、呼吸器(例如N95、FFP2)和护目镜)。
- 使用可去污的专用鞋类。不建议使用一次性鞋套(84–86)。
- 始终先用洗涤剂和水清洁表面,然后用具有杀病毒活性的经批准的消毒剂进行消毒(遵循国家或机构指南)。消毒剂应根据制造商的说明准备并应用于表面(87)。
- 为防止交叉污染,清洁必须始终从最干净的区域开始,最后在脏污区域结束,并且始终从上到下清洁。
- 应特别注意厕所和被频繁触摸的表面(88)。
- 使用一次性或专用的患者护理设备,并在用于其他患者之前清洁和消毒设备。
*患者护理区域包括,例如,门诊部门、候诊室、浴室、病房以及患者环境。
世卫组织建议,床单、病号服、毛巾及任何其他织物物品应被小心处理并收集。
备注:
- 小心抬起并卷起床单,不要摇晃床单或洗衣物。
- 这些物品应被小心地放入指定的容器或袋中,以便运输至洗衣服务。
- 床单可以用温度高于60°C的热水和洗涤剂机洗,并按照常规程序干燥,最好使用高温(25,26,38度)。
- 如果无法机洗且没有热水,可以将床单浸入一个大桶中,用一根棍子小心搅拌,注意避免溅出。床单应浸
- 泡在氯水中,用清水冲洗,并让其完全干燥。
- 洗衣区的工人应遵循标准和基于传播的预防措施,包括:
–尽量减少搬运,特别是避免摇晃床单和洗衣物;
–戴上手套、围裙或长袍、呼吸器(例如N95、FFP2)和护目镜。
*由于缺乏关于MPX病毒的可用研究,对于氯气的确切浓度或可能实现的风险降低量存在不确定性。然而,根据其他病毒的证据,普遍认为添加氯气可能会减少残留污染,这在热消毒、稀释和机械作用不理想的情况下尤其有用(39–41)。
世卫组织建议,所有患有MPX的患者体液和固体废物都应作为传染性废物处理。
备注:
- 废物应当分类(一般废物、感染性废物和锐器等)并放置在使用点(89)的适当垃圾桶内。
- 应根据当地法规管理和处置废物(包括个人防护装备(PPE))以处理感染性废物。
- 确保医务人员在处理废物时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例如手套、防护服、呼吸器(例如N95、FFP2)、眼部防护)。
世卫组织建议,对于被隔离的患者,应采取措施支持患者与家属和访客互动以促进其健康福祉。
备注:
- 访客或护理人员应在进入/离开病房前后进行适当的手卫生,接受指导并在使用(穿戴和脱除)接触和飞沫预防措施的个人防护装备时受到密切监督。
- 应对易感个体提供咨询,告知相关风险,以便在是否探访患者时做出明智的决定。
- 应提供替代沟通方式,如视频会议。
8 特定人群的考虑因素(9条建议)
8.1 照顾性活跃人群(2条建议)
世卫组织建议所有患者应在所有梅毒皮肤病变结痂、痂皮脱落并在其下方形成新皮肤层之前避免性行为。
理由:
- 指南制定小组承认,直接接触感染皮肤或黏膜皮肤病变传播的风险可能会加剧传播,因此建议在此期间避免性行为。在传染期间进行性行为会减少传播。此外,性传播的潜力尚不清楚,需要进一步研究。
备注:
- 对于有性活动的患者:在出现疑似马普西疹的患者中,还应考虑其他性传播感染(STIs)的合并感染。患者应接受以下检查:
–详尽的性病史;
–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措施进行全面体格检查,特别关注以下方面的检查:
• 淋巴结肿大;
• 口腔黏膜、生殖器、肛门生殖器区域及其他皮肤部位的皮疹;
• 应进行HIV、梅毒、生殖器疱疹检测,并进行STIs筛查,按照世卫组织关于有症状性传播感染管理的指南进行处理() (34);
• 应鼓励患者在性行为期间始终使用避孕套以预防HIV和其他STIs,但应告知他们单独使用避孕套无法提供对疾病获得和传播的保护。
- 对于HIV感染者:特别是那些病情控制不佳且患有马普西疹的患者,可能面临更严重的疾病风险。数据表明他们可能存在生殖器溃疡、继发性细菌感染以及病程延长的风险(13)。
- 如果HIV感染者被诊断出患有马普西疹,他们应继续按之前的方案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
- 对于最近被诊断出HIV的HIV感染者,世卫组织建议一旦确诊就开始接受ART。根据世卫组织关于艾滋病毒预防、检测、治疗、服务提供和监测的综合指南,患者已做好准备,并在7天内开始接受治疗:() (90)低CD4计数的人可能面临与性传播感染相关的并发症风险更高,因此应优先考虑开始抗逆转录病毒治疗(13)
- 如果一个人同时被诊断出性传播感染和艾滋病毒,应优先解决最紧迫的问题和治疗性传播感染(见第6节)应当注意,用于治疗性传播感染的抗病毒药物与用于治疗艾滋病毒的某些抗病毒药物存在重要的药物相互作用
- 对于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且病毒载量得到抑制的艾滋病毒感染者,不认为其处于免疫抑制状态(90)
基于预防原则,世卫组织建议在治愈后的性活动(接受和插入的口交/肛交/阴道交)期间持续使用避孕套12周,以防止潜在的性传播感染传播。备注:
小型病例系列报告称,在皮肤病变愈合后,在体液中检测到性传播感染病毒DNA;这引发了对性传播感染病毒在体液(如精液、阴道液、唾液和血液)中的持续存在的不确定性,以及进一步传播的风险
由于这是在快速变化的情况下制定的紧急指导原则,因此在公共卫生干预中应用了预防原则随着更多信息获得,我们对传播相关性的理解提高,指导原则将相应更新
8.2 孕期及产后女性的护理
(4项建议)
世卫组织建议,患有轻度或未复杂化的猴痘的孕妇可能不需要住院急性护理,但可能更倾向于在卫生设施进行监测;那些患有严重或复杂疾病的患者应当被收入卫生设施接受治疗,因为他们需要优化支持性护理和/或干预措施以改善母婴存活率。
备注:
- 有限的数据表明,孕妇感染猴痘病毒可能会导致垂直传播以及胎儿的负面结果,如自然流产和死产(9,28,29,91)。这是需要更多研究和数据的领域。
- 鉴于这些潜在风险,患有轻度/未复杂化猴痘的孕妇可以考虑在卫生设施接受护理,以便更密切地监测病程进展,并在出现并发症时通过优化支持性护理来识别和治疗这些并发症(参见第4节以获取进一步考虑)。
- 根据世卫组织的孕期保健指南( )和产后母婴护理建议( ),向妇女提供关于健康饮食、活动与锻炼、
- 她自己及婴儿的微量营养素摄入、烟草使用及二手烟暴露、酒精及其他物质使用的咨询(49,50)。
- 根据第8条第1款向妇女提供咨询。
世卫组织建议,患有妊娠合并多发性浆细胞病的孕妇及近期怀孕的女性应获得以女性为中心的、尊重的、技术娴熟的照护,包括助产、产科、妇科、胎儿医学和新生儿照护,以及心理健康和社会心理支持,并准备好处理孕产妇和新生儿并发症。
备注:
- 以女性为中心、尊重的、技术娴熟的照护是指为所有女性组织并提供维护其尊严、隐私和保密性,确保免受伤害和虐待,并使其能够做出知情选择的照护。在分娩和婴儿出生期间,这包括选择陪伴者、疼痛缓解、分娩期间的移动和自由选择分娩体位。
- 使用世卫组织关于妊娠合并多发性浆细胞病的病例定义来筛选分娩陪伴者(见附件1)。
- 如果陪伴者有疑似或确诊的妊娠合并多发性浆细胞病,应与女性协商安排其他健康的替代陪伴者。强调任何和所有陪伴者在分娩、婴儿出生以及女性和新生儿在卫生设施产后逗留期间采取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的重要性。包括对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培训和使用,并限制在卫生保健设施内的活动。
世卫组织建议,应根据产科指征和女性的偏好来个性化选择分娩方式。世卫组织建议,只有在医学上有理由且基于母亲和胎儿的状况时,才应进行引产和剖宫产手术。
备注:
- 紧急分娩和终止妊娠的决定具有挑战性,基于多种因素,如孕周、母亲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胎儿的生存能力和健康状况。
- 加速分娩和分娩的干预措施(例如催生、会阴切开术、手术阴道分娩)只有在医学上有理由,并根据母婴临床状况,按照世卫组织关于分娩期间护理的建议( )进行(92)。
- 建议延迟脐带夹紧(出生后不早于1分钟),以改善母婴健康和营养结果。没有证据表明延迟脐带夹紧会增加母亲向新生儿传播病毒的可能性。至少1至3分钟的脐带延迟夹紧带来的已知好处大于理论上未证实的潜在危害。
- 对于疑似或确诊轻度妊娠期梅毒的孕妇,应针对性地考虑推迟计划(选择性)引产或剖宫产的决定(93)。
- 胎盘及任何与妊娠相关的组织或液体,如羊水或胎儿组织液,必须按照针对潜在传染性物质的特定医院感染控制协议进行处理(见第7节)。
世卫组织建议,已康复的妊娠期和近期妊娠期梅毒妇女应得到鼓励和支持,以获得适当的常规产前、产后或流产护理。如有并发症,应提供额外护理。
备注:
- 有限的数据表明,妊娠期感染猴痘病毒可能会导致母婴传播以及胎儿的负面结果,如流产和死产(9,28,29,91)。这是需要更多研究和数据的领域。
- 尽管目前信息正在逐渐出现,但患有猴痘或正在康复的孕妇应当获得有关不良妊娠结果潜在风险的信息,并在其请求或希望时提供咨询。
- 应尊重女性在性和生殖健康服务方面的选择和权利,包括根据世卫组织堕胎护理指南( )获取避孕和安全堕胎的途径(51)。
- 应告知患有猴痘的孕妇,目前尚不清楚如果其他人接触到与妊娠相关的液体或组织(如羊水、胎盘或胎儿组织),是否会发生传播。应提供关于如何处理潜在感染样本的指示(见第7节)。
- 向女性提供安全的性行为指导(见第8.1节)。
- 所有确诊猴痘的孕妇及其婴儿都应通过国家登记系统进行随访,以监测并发症的迹象(见第13节)。
8.3 照顾患有猴痘的婴儿和幼儿
(2项建议)
世卫组织建议,应对患有猴痘的母亲的新生儿进行密切监测,以发现可能的先天性或围产期暴露或感染迹象。母亲、婴儿或幼儿也可能通过密切接触而暴露。
世卫组织建议,接触猴痘的儿童应按照常规国家免疫计划充分接种疫苗,并尽可能确保他们的疫苗接种是最新的。
备注:
- 猴痘病毒向儿童的传播方式与成人相同;动物-人类、人类-人类以及从受污染环境到人类。大多数信息来自西非和中非国家(5)
- 儿童不应与患有猴痘的个人同睡一室或同床,或共用同一餐具进食/饮用。
小型研究和病例报告的数据表明,儿童可能比成人更容易出现严重疾病,如脑炎和败血症,甚至死亡(9–11,16,28) - 这在猴痘可能是由动物咬伤或抓伤引起的情况下尤为重要,或者由于任何原因皮肤完整性受损时。儿童不仅面临更严重疾病的风险,而且数据表明,损害皮肤完整性的感染也可能导致更严重的疾病(23)
- 猴痘的临床管理与感染预防与控制:临时快速反应指南
- 鉴于这些潜在风险,小儿童可能需要被送往卫生设施接受护理,以监测病情进展,并在出现并发症时通过优化支持性护理来识别和治疗这些并发症。小儿童不应单独隔离。应有一人(父母或照顾者)在场母亲未患MPX且健康风险不高,应采取适当的预防交叉感染措施(IPC)照顾患有MPX的婴儿(见第7条第2款)。
- 对于未完成儿童免疫接种的婴儿和儿童,以及尚未完成建议的破伤风疫苗接种计划的所有人,应接种适合年龄的含破伤风类毒素疫苗。
8.4 对感染MPX的母亲哺乳的婴儿
(1项建议)
世卫组织建议,应根据个案评估母亲哺乳实践,包括是否在患有MPX的母亲中停止母乳喂养,需考虑母亲的整体身体状况和疾病严重程度,这可能影响MPX从母亲传给婴儿的风险。
备注:
- 目前尚不清楚哺乳妇女的母乳中是否存在MPX病毒或抗体。
- 已知与停止母乳喂养所提供的保护作用相关的风险和母婴分离引起的痛苦,在利弊权衡中必须比婴儿可能感染MPX的潜在未知风险给予更大的重视。
- 在保持婴儿营养摄入的同时保护儿童的生存是优先事项(例如,避免因不洁水源或不卫生做法导致配方奶粉污染引起的腹泻疾病)。
- 应对患有MPX的母亲的婴儿密切监测症状和体征,主要目标是早期提供支持性护理,以防止严重疾病的发生和不良结果。
- 患有MPX的母亲在处理和喂养婴儿时应采取一般保护性IPC措施,例如在每次喂养前后洗手、戴上口罩(如果可能的话)以及遮盖乳晕上或直接与婴儿接触的任何病变部位。或者,如果只有一侧乳房有病变,
- 母亲可以从乳晕上有病变的乳房挤奶或泵奶,并丢弃该侧的奶水,从健康的乳房喂养。在所有情况下,密切监测母婴对,观察是否出现MPX的迹象和症状,并据此进行治疗。
- 如果婴儿不满6个月且与患有MPX的母亲分离,应使用捐赠人乳汁或适当的人造母乳替代品喂养,根据可行性、安全性、可持续性、文化背景、母亲的可接受性及服务可用性来决定。
- 对于6至23个月大无法获得捐赠人乳汁或适当的人造母乳替代品的婴儿,全脂动物奶经过巴氏杀菌后是合适的,作为平衡饮食的一部分,并搭配补充食品。
- 对于因MPX(或其他任何原因)而停止哺乳的母亲,应提供全面的帮助以重新哺乳,重建奶水供应并继续母乳喂养。
- 在使用母乳替代品进行替代喂养时,追踪婴儿的生长、发育和其他疾病情况以及MPX的迹象和症状至关重要。
- 如果婴儿或幼儿的母亲接触过猴痘病毒(MPX)但没有感染迹象,那么婴儿或幼儿不应被隔离。他们应继续母乳喂养,同时密切监测猴痘的迹象和症状。
9 高风险患者及出现并发症或严重猴痘的管理(2条建议)
世卫组织建议,高风险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即年幼儿童、孕妇以及免疫功能低下者)或出现严重或复杂猴痘的患者应被收入医院,以便在适当的隔离预防措施下进行密切监测和临床护理,以防止猴痘病毒传播。
备注:
- 参见表9.1,了解住院患者应进行的系统性评估。
表9.1 系统监测的生命体征和临床特征
评估项目 | 具体内容 |
生命体征和疼痛评估 |
|
一般状况 |
|
皮疹特征描述 |
|
细菌继发性感染的存在 |
|
神经系统状况 |
|
容量状况 |
|
灌注迹象 |
|
呼吸系统 |
|
营养评估 |
|
实验室检测 |
|
来源:此表改编自世卫组织关于埃博拉病毒病优化支持性治疗的建议(57),并包含了来自世卫组织儿童医院护理手册(45)的信息。
表9.2 脱水分级
脱水程度 | 轻度(3 – 5% 容量丢失) | 中度(6 – 9% 容量丢失) | 重度(> 10% 容量丢失) |
---|---|---|---|
脉搏 | 正常 | 快速 | 快速而弱或细弱 |
收缩压 | 正常 | 正常至偏低 | 低 |
颊黏膜 | 轻微干燥 | 干燥 | 干裂 |
皮肤弹性 | 正常 | —— | 降低 |
尿量 | 正常 成人(> 0.5 毫升 / 公斤 / 小时) 儿童(> 1 毫升 / 公斤 / 小时) | 等于或低于 成人(< 0.5 毫升 / 公斤 / 小时) 儿童(< 1 毫升 / 公斤 / 小时)×3 小时 | 明显减少至无尿(< 0.5 毫升 / 公斤 / 小时 ×3 小时) |
呼吸频率 | 无变化 | 增加 | 增加 |
其他 | 增加口渴 | 增加口渴 | 婴儿出现囟门凹陷、皮肤发凉 |
来源:此表格改编自世卫组织关于埃博拉病毒病优化支持性治疗的建议(57)。
世卫组织建议,对于出现并发症或严重疾病的梅毒患者,应采用优化的支持性治疗干预措施进行管理。
备注:
见表 9.3
表 9.3 梅毒并发症及严重形式的临床管理
并发症 | 描述 | 治疗方法 |
---|---|---|
皮肤剥脱 | 重度皮疹负担患者可能出现,严重时类似部分厚度烧伤,可致显著水分和蛋白质丢失 | 估算受影响皮肤百分比,按烧伤处理;减少不感蒸发液体丢失,促进皮肤愈合;保证充分水化和营养;咨询外科、皮肤科或伤口护理专家;必要时床边或手术清创;罕见严重情况考虑皮肤移植 |
坏死性软组织感染 | 影响肌肉筋膜的深层软组织的危及生命状况,有坏死、组织破坏和全身毒性,出现水肿、捻发音、恶臭分泌物或疼痛超出感染外观比例时需怀疑,可能由猴痘病毒或细菌病原体引起 | 开始用广谱抗生素覆盖葡萄球菌属和链球菌属;咨询外科医生;参考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清单抗生素手册选抗菌药物及指导使用 |
化脓性肌炎 | 肌肉内形成脓肿,患者出现肌肉压痛时怀疑,常由皮肤菌群如葡萄球菌属或链球菌属引起,超声波辅助诊断 | 采集血培养样本,开始用广谱抗生素,外科切开引流;样本送检微生物学培养以辅助抗菌治疗选择;参考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清单抗生素手册选抗菌药物及指导使用 |
颈部淋巴结肿大 | 在伴有淋巴结肿大病例中高达 85.65% 会发生,大型颈部淋巴结肿大伴多个口咽部病变时,有呼吸困难、咽后脓肿和脱水风险 | 就诊于外科医生、麻醉师和传染病临床医生等专科医生;严重病例可能使用类固醇 |
眼部病变 | 单纯疱疹性脑炎(MPX)严重后遗症有角膜瘢痕和视力丧失,患者可能有非特异性眼部症状如结膜炎 | 眼科医生评估;如有共感染,按指示用抗生素 / 抗病毒药物;对营养不良儿童补充维生素 A;做好眼部护理(眼部润滑、盐水浸泡保护眼垫);避免用类固醇药膏;可考虑用三氟尿苷滴眼液 |
肺炎 | – | 根据世卫组织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临床照护工具包管理;参考世卫组织基本药物清单抗生素手册选抗菌药物及指导使用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 – | 氧气、无创通气、机械通气;根据世卫组织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临床照护工具包管理 |
严重脱水 | 猴痘患者因皮疹、胃肠道损失和口服摄入不足,可能出现严重脱水和低血容量休克 | 重度脱水通过静脉或骨内(IV/IO)液体复苏,多次快速注射给药并密切监测液体反应性;参考《儿童医院护理手册》 |
败血症和感染性休克 | 由对感染的免疫反应引起,与重度脱水不同 | 早期识别、感染控制和支持性护理,包括液体复苏、可能用血管加压药及控制感染;参考世卫组织《急性严重呼吸道感染临床护理工具包》;参考世卫组织《基本药物清单抗生素书》选抗菌药物及指导使用 |
脑炎 | – | 考虑腰椎穿刺评估脑脊液;监测和评估气道、呼吸、循环、残疾(ABCD)并紧急治疗;监测神经状态(AVPU);用抗癫痫药控制癫痫发作;如有共感染指征,用抗生素 / 抗病毒药物;参考世卫组织《基本药物清单抗生素书》选抗菌药物及指导使用 |
10急性感染后护理猴痘患者(1条推荐)
世卫组织建议,疑似或确诊猴痘的患者应获得后续护理。所有猴痘患者(及其照顾者)都应接受咨询,监测任何持续、新出现或变化的症状。如果出现这些症状,他们应根据国家(地方)护理路径寻求医疗护理。
备注:
- 应建立国家(地方)协调的护理路径,包括初级保健提供者(例如全科医生、相关专科医生(如性健康、传染病、皮肤科医生、外科医生、伤口护理专家)、心理健康和社会心理服务提供者、营养师以及患者和家庭的社会护理服务。
- 应根据患者需求量身定制管理,并进行协调。管理干预可能涉及教育、自我管理策略建议、照顾者支持和教育、同侪团体、压力管理、污名化缓解和家庭用药,和/或专科管理。
11对已故患者的管理(1条推荐)
世卫组织建议,对患有MPX的已故个体的遗体处理应采取适当的感染控制措施。
备注:
- 应尽量减少对遗体的处理。
- 根据接触和飞沫预防措施进行手卫生和穿戴个人防护装备(手套、防护服、呼吸器(例如N95、FFP2)和眼部防护),因为未愈合的皮疹患者可能仍有传染性病毒。确保任何体液泄漏得到控制。
- 遗体应被包裹在布料或裹尸布中,并尽快转移到太平间。
- 应尊重和保护死者的尊严、他们的文化和宗教传统以及他们的家属。家属和朋友可以在尸体准备好埋葬后根据当地习俗查看遗体。他们不应触摸或亲吻遗体,并在查看后使用肥皂和水或含酒精的手消毒剂清洁双手(97,98)。
12 对暴露的健康工作者的管理(1条推荐)
世卫组织建议,职业暴露于MPX的工作人员应有一个评估和管理计划。
备注:
- 这些计划应符合国家级或亚国家级政策。国家级描述的是国家级别的政府实体,亚国家级描述的是低于国家级别的任何政府实体(不考虑该国的政治、财政和行政设计),涉及MPX情况下医疗人员的管理。
- 医疗工作者应将可能的暴露通知感染控制、职业健康和公共卫生当局,以接受医学评估和后续跟进的指示。
- 如果医疗工作者暴露后无症状,即使未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也不需要停止工作,但应在暴露后21天内积极监测症状;并被告知不要与易感患者一起工作。
- 医疗工作者若暴露于确诊猴痘患者,应接受医学评估,并考虑在前瞻性数据收集协议或临床试验下可能的干预措施(疫苗接种或预防性用药)。
13标准化数据收集和世卫组织临床平台的集合
随着世卫组织各地区的MPX病例集群不断扩大,了解患者的临床特征、预后因素和结果非常重要,以便我们能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管理指南与公共卫生
世卫组织全球临床平台()收集患者级别的匿名临床数据,已被用于了解各种新兴病原体,如埃博拉病毒病和COVID-19。在我们努力了解更多当前病例的同时,我们制定了一份病例报告表格,并邀请会员国向该平台贡献数据。
该平台的目标有:
- 描述MPX的临床特征
- 评估MPX临床特征的变异
- 识别MPX临床特征与症状之间的关联
- 描述MPX临床特征的时间趋势
14 不确定性和研究领域
- 传播:
——了解疾病是否存在前驱期或无症状期
——了解人与人之间传播的途径,包括研究病毒动态和轨迹如何与各种体液中的病毒培养相关联,以及这对传播、传染期、按疾病表现和疾病严重程度划分的亚群体的影响
——潜在的反向跨物种感染和溢出事件
——疾病的自然史:疾病严重程度和不同亚群体(新生儿、儿童和年轻人、免疫功能低下者、孕妇和老年人)重症疾病的风险因素 - 共感染:其他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性传播感染(如单纯疱疹病毒、梅毒、软性下疳、性病淋巴肉芽肿)、其他寄生虫感染(疟疾、登革热、丝虫病)等 了解共感染是否影响传播、疾病严重程度
- 最佳皮肤护理、皮疹管理和营养的症状治疗
- 针对眼部并发症、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并发症的最佳优化护理包
- 康复患者(包括母亲和婴儿)的长期结果,免疫力低下者。是否有病毒性后综合征?
- 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包括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
- 医疗工作者暴露风险类别及预防性用药(PEP)
- 了解MPX病毒对消毒剂及其杀病毒特性的易感性(即活性成分和浓度、接触时间)
- 病毒在环境中及表面上的稳定性
- 废水采样和预测爆发趋势
- 了解最佳通风以减少疾病传播
- 基于传播的预防措施持续时间以维持患者隔离(何时可以解除基于传播的预防措施)
- 家庭护理的效果(可以学到什么,护理模式等)
- 病毒进化的特征描述
定义
产生气溶胶的操作:已被报告为产生气溶胶且始终与病原体传播风险增加相关的医疗操作。世卫组织目前认可的产生气溶胶的操作列表包括呼吸道标本的吸引或开放式吸引、支气管镜检查、插管、心肺复苏(99,100)
空气传播感染隔离(预防)室:具有高通风率和受控气流方向的房间,可用于隔离空气传播的感染和由新型病原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该病原体有可能对公共卫生构成风险。此类房间可以通过自然或机械方式通风(99):
- 自然通风的空气传播预防室:气流应导向无人员流动的区域,或者应允许污染空气迅速稀释至周围区域和露天环境;平均通风率应为每位患者每秒160升。
- 机械通风的空气传播预防室:产生负压以控制气流方向;通风率应至少达到每小时12次换气(ACH)。
此类房间等同于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描述的“空气传播感染隔离室”。
空气传播:由悬浮在空气中较长时间远距离传播的飞沫核所引起的传染病的传播。空气传播可进一步分为强制性、优先性或机会性空气传播(99):
- 强制性空气传播:仅在自然条件下通过飞沫核沉积而传播的病原体(例如肺结核)。
- 优先性空气传播:可通过多种途径引发感染,但主要通过飞沫核传播的病原体(例如麻疹和水痘)。
- 机会性气溶胶传播:自然通过其他途径引起疾病的病原体,但在特殊情况下可能通过细颗粒物气溶胶(101)传播。来自世界卫生组织《医疗保健中易发生流行病和大流行的急性呼吸道感染预防与控制》(2014年)的定义。世界卫生组织将在2022年主办一次全球磋商会议,以进一步审查此定义。
接触传播:易感宿主与人员或物体发生物理接触而引起的传染因子传播。直接接触传播既包括直接的体表到体表的接触,也包括微生物在感染者或被定植者与易感宿主之间的物理转移。间接接触传播涉及易感宿主与携带并转移微生物的污染媒介物(例如,被污染的手)接触(99)。
飞沫传播:由飞沫散布引起的传染因子传播。飞沫主要是在感染者(源头)咳嗽、打喷嚏和说话时产生。当含有微生物的飞沫被(通常<1米)空气推送并通过眼睛结膜、口腔、鼻腔、喉咙或咽部黏膜沉积在另一人身上时,就会发生传播。大部分体积(>99%)由大飞沫组成,它们行进距离短(<1米),不会悬浮在空中。因此,不需要特殊的空气处理和通风来预防飞沫传播(99)。
卫生工作者:主要从事旨在增进健康的活动的人员。这包括医疗服务提供者,如医生、护理和助产专业人员、公共卫生专业人员、技术人员(实验室、卫生、医疗和非医疗)、个人护理工作者、治疗师和传统医学实践者。还包括卫生管理和支持工作者,如清洁工、司机、医院管理者、地区卫生管理者、社会工作者以及从事与健康相关活动的其他职业群体。该群体包括在急性护理设施和长期护理、公共卫生、社区护理以及卫生和社会护理部门的其他职业中工作的人员(102)
呼吸器:也称为过滤式面罩呼吸器。一种使用过滤器作为面罩组成部分的个人保护装备,或者整个面罩由过滤介质和密封到面部的装置组成。呼吸器提供过滤、透气性和贴合性的平衡。医疗口罩过滤3微米大小的液滴,而“N95”和“FFP2”级别的过滤式面罩呼吸器(FFR)必须过滤更具挑战性的0.075微米颗粒或颗粒物,并且由于贴合设计在整个呼吸器表面进行过滤。根据欧洲EN 149标准,“FFP2” FFR至少能过滤94%的氯化钠盐颗粒和石蜡油滴(100)
参考文献
Jezek Z, Grab B, Szczeniowski MV, Paluku KM, Mutombo M. 人类猴痘:次级攻击率,《公报》
世界卫生组织 1988;66(4):465–70(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844429,于2022年6月9日访问)
2 布朗 K,莱加特 PA 《人类猴痘:当前知识状况及其对未来影响》热带医学与感染性疾病杂志 2016;1(1)(http://dx.doi.org/10.3390/tropicalmed1010008,于2022年6月9日访问)
3 《传染病爆发期间管理伦理问题的指南》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2016年(https://apps.who.int/iris/handle/10665/250580,于2022年6月9日访问)
4 《世卫组织指南制定手册》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2014年(https://apps.who.int/iris/handle/10665/145714,于2022年6月9日访问)
5 本杰明·E·邦格、博特·霍埃特、陈琳、利纳特·F、魏登塔尔·H、贝尔·LR等人《人类猴痘流行病学变化——潜在威胁?一项系统性综述》PLoS Neglected Tropical Diseases 2022;16(2):e0010141(https://journals.plos.org/plosntds/article/file?id=10.1371/journal.pntd.0010141&type=printable,于2022年6月9日访问)
6 李颖、赵宏、威尔金斯·K、休斯·C、达蒙·IK《实时PCR检测特异性识别猴痘病毒西非和刚果盆地菌株DNA方法》病毒学方法杂志 2010;169(1):223–7(http://dx.doi.org/10.1016/j.jviromet.2010.07.012,于2022年6月9日访问)
7 比尔·E·梅尔、瓦伊巴·拉奥《人类猴痘爆发流行病学的系统性综述及其对爆发策略的影响》PLoS Neglected Tropical Diseases 2019;13(10):e0007791(http://dx.doi.org/10.1371/journal.pntd.0007791,于2022年6月9日访问)
伊金卡-奥贡莱伊 A,阿鲁纳 O,达尔哈特 M,奥吉纳 D,麦科勒姆 A,迪苏 Y 等人 2017–18 年尼日利亚人类猴痘爆发:临床与流行病学报告 《柳叶刀》感染性疾病杂志 2019;19(8):872–9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473309919302944,于 2022 年 6 月 9 日访问)
皮特曼 PR,马丁 JW,普拉西德 M,穆耶姆贝 JJT,万 Q,雷诺兹 M 等人 刚果民主共和国人类猴痘感染的临床特征 medRxiv 2022 (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2.05.26.22273379v1,于 2022 年 6 月 9 日访问)
彼得森 E,坎特莱 A,科普曼斯 M,阿苏贡 D,伊金卡-奥贡莱伊 A,伊赫克韦祖 C 等人 人类猴痘:流行病学与临床特征、诊断与预防 《感染病临床北美洲》2019;33(4):1027–43 (http://dx.doi.org/10.1016/j.idc.2019.03.001,于 2022 年 6 月 9 日访问)
麦科勒姆 AM,达蒙 IK 人类猴痘 《临床感染性疾病杂志》2014;58(2):260–7 (http://dx.doi.org/10.1093/cid/cit703,于 2022 年 6 月 9 日访问)
达蒙 IK 天花、猴痘及其他痘病毒感染的诊断 《戈德曼-塞西尔医学》2012;2:2117–21 (http://dx.doi.org/10.1016/b978-1-4377-1604-7.00380-8,于 2022 年 6 月 9 日访问)
奥吉纳 D,伊罗埃齐因杜 M,詹姆斯 HI,奥拉多库恩 R,伊金卡-奥贡莱伊 A,瓦卡马 P 等人 尼日利亚人类猴痘的临床过程和结果 《临床感染性疾病杂志》2020;71(8):e210–4 (http://dx.doi.org/10.1093/cid/ciaa143,于 2022 年 6 月 9 日访问)
参考文献 41
Damon IK,《人类猴痘的现况:临床疾病、流行病学与研究》,《疫苗》,2011年第29卷增刊第4期,D54-9页(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58043776_Human_Monkeypox,于2022年6月9日访问)
Adler H, Gould S, Hine P, Snell LB, Wong W, Houlihan CF等人,《人类猴痘的临床特征与管理:英国的一项回顾性观察研究》,《柳叶刀感染病》,2022年(http://dx.doi.org/10.1016/S1473-3099(22)00228-6,于2022年6月9日访问)
Weinstein RA, Nalca A, Rimoin AW, Bavari S, Whitehouse CA,《猴痘再现:流行情况、诊断与对策》,《临床感染病》,2005年第41卷第12期,1765-71页(http://dx.doi.org/10.1086/498155,于2022年6月9日访问)
英国健康与安全署,《英格兰确认猴痘病例——最新更新》,英国政府官网,2022年(https://www.gov.uk/government/news/monkeypox-cases-confirmed-in-england-latest-updates,于2022年6月9日访问)
Huhn GD, Bauer AM, Yorita K, Graham MB, Sejvar J, Likos A等人,《人类猴痘的临床特征与严重疾病的风险因素》,《临床感染病》,2005年第41卷第12期,1742-51页(https://doi.org/10.1086/498115,于2022年6月9日访问)
Hughes CM, Liu L, Davidson WB, Radford KW, Wilkins K, Monroe B等人,《两种病毒的故事:刚果民主共和国猴痘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共感染》,《美国热带医学与健康杂志》,2020年第104卷第2期,604-11页(http://dx.doi.org/10.4269/ajtmh.20-0589,于2022年6月9日访问)
Hoff NA, Morier DS, Kisalu NK, Johnston SC, Doshi RH, Hensley LE等人,《水痘共感染患者的情况》,《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003年第348卷第27期,2776-84页(http://dx.doi.org/10.1056/NEJMoa026254,于2022年6月9日访问)
刚果民主共和国的活跃猴痘病例——生态健康 2017年第14卷第3期:564-74页(http://dx.doi.org/10.1007/s10393-017-1266-5,于2022年6月9日访问)
21 雷诺兹 M,麦科勒姆 A,恩格特 B,卢穆斯塔斯 RS,彼得森 B 改善低资源环境中猴痘患者的护理和治疗:应用当代生物医学和小痘生物防御研究的证据 《病毒》 2017年第9卷第12期:380页(http://dx.doi.org/10.3390/v9120380,于2022年6月9日访问)
22 约翰逊 RF,戴耶尔 J,拉格兰德 DR,赫泽拉 L,伯鲁姆 R,杰特 C 等 通过静脉或支气管内接种途径比较分析食蟹猴对猴痘病毒的感染 《病毒学杂志》 2011年第85卷第5期:2112-25页(http://dx.doi.org/10.1128/JVI.01931-10,于2022年6月9日访问)
23 雷诺兹 MG,约里塔 KL,克恩哈德 MJ,戴维森 WB,胡恩 GD,霍尔曼 RC 等 人类猴痘的临床表现受感染途径的影响 《传染病杂志》 2006年第194卷第6期:773-80页(http://dx.doi.org/10.1086/505880,于2022年6月9日访问)
24 沃恩 A,阿隆斯 E,阿斯特伯里 J,布鲁克斯 T,钱德 M,弗莱格 P 等 英国2018年10月猴痘病毒的人际传播 《新兴传染病杂志》 2020年第26卷第4期:782-5页(http://dx.doi.org/10.3201/eid2604.191164,于2022年6月9日访问)
25 莱因巴本 F v ,格贝尔 J,埃克斯纳 M,施密特 A 痘病毒的环境抵抗力、消毒和灭菌 《痘病毒》 马塞尔·A·默瑟、阿恩哈德·施密特、奥托·韦伯 编 巴塞尔:Birkhäuser Basel;2007年:第397-405页(https://doi.org/10.1007/978-3-7643-7557-7_19,于2022年6月9日访问)
26.伍德·JP、崔·YW、温德林·MQ、罗杰斯·JV、查皮·DJ,《痘苗病毒在材料上的环境持久性》,《应用微生物学快报》,2013年;第57卷(第5期):第399-404页(https://sfamjournal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111/lam.12126,于2022年6月9日访问)
27.霍布森·G、亚当森·J、阿德勒·H、弗斯·R、古尔德·S、霍利汉·C等,《2021年5月从尼日利亚传入英国的一家三例猴痘病例的家庭聚集》,《欧洲监测》,2021年;第26卷(第32期)(http://dx.doi.org/10.2807/1560-7917 ES 2021 26 32 2100745,于2022年6月9日访问)
《猴痘的临床管理与感染预防与控制:临时快速响应指南》
28.姆巴拉·PK、哈金斯·JW、里乌-罗维拉·T、阿库卡·SM、穆伦巴卡尼·P、里莫因·AW等,《刚果民主共和国孕妇感染人猴痘后的母婴结果》,《传染病杂志》,2017年;第216卷(第7期):第824-8页(http://dx.doi.org/10.1093/infdis/jix260,于2022年6月9日访问)
29.贾米森·DJ、杰尼根·DB、埃利斯·JE、特雷德韦尔·TA,《新兴感染与妊娠:西尼罗病毒、猴痘、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与生物恐怖主义》,《临床围产医学》,2005年;第32卷(第3期):第765-76页(http://dx.doi.org/10.1016/j.clp.2005.04.008,于2022年6月9日访问)
30.休斯·C、麦科勒姆·A、普库塔·E、卡尔赫梅雷·S、恩格特·B、尚戈·卢什穆拉·R等,《刚果民主共和国急性猴痘病毒感染相关的眼部并发症》,《国际感染病杂志》,2014年;第21期:第276-7页(https://doi.org/10.1016/j.ijid.2014.03.004,于2022年6月9日访问)
31 亚当斯 J,巴特拉姆 J,尚蒂耶 Y 《医疗卫生的基本环境健康标准》 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2008年(https://apps.who.int/iris/handle/10665/43767,2022年6月7日访问)
32 《加强基层医疗中的感染预防和控制:现有标准、测量及实施资源汇编》 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2021年(https://apps.who.int/iris/handle/10665/345276,2022年6月9日访问)
33 《严重急性呼吸系统感染临床护理:COVID-19适应工具包》 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2022年(https://apps.who.int/iris/handle/10665/352851,2022年6月9日访问)
34 《有症状性性传播感染管理指南》 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2021年(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9789240024168,2022年6月9日访问)
35 《世界卫生组织疟疾指南》 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2022年(https://apps.who.int/iris/handle/10665/352687,2022年6月9日访问)
36 《疑似或确诊COVID-19患者的家庭护理及其接触者管理》 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2020年(https://apps.who.int/iris/handle/10665/333782,2022年6月9日访问)
37 布莱克福德 S,罗伯茨 DL,托马斯 PD 《水疱病感染引发特应性皮炎患者全身性皮疹》 英国皮肤病学杂志 1993年;129(5):628–9(http://dx.doi.org/10.1111/j.1365-2133.1993.tb00500.x,2022年6月9日访问)
38 《引起COVID-19的SARS-CoV-2的水、卫生、个人卫生和废物管理》
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2020年(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WHO-2019-nCoV-IPCWASH-2020,于2022年6月9日访问)
39 格尔巴CP,肯尼迪D《家用洗衣期间肠道病毒的存活情况及使用次氯酸钠消毒的影响》应用与环境微生物学杂志 2007年;73(14):4425–8(http://dx.doi.org/10.1128/AEM.00688-07,于2022年6月9日访问)
40 埃特皮M,麦克唐纳G,托马斯V《与参考病毒相比,消毒对小病毒的杀灭效果》医院感染杂志 2009年;73(1):64–70(http://dx.doi.org/10.1016/j.jhin.2009.05.016,于2022年6月9日访问)
41 鲁塔拉WA,韦伯DJ《在医疗保健设施中使用无机次氯酸(漂白剂)》临床微生物学评论 1997年;10(4):597–610(http://dx.doi.org/10.1128/CMR.10.4.597,于2022年6月9日访问)
42 尼日利亚国家猴痘公共卫生应对指南 尼日利亚疾病控制中心;2019年(https://ncdc.gov.ng/themes/common/docs/protocols/96_1577798337.pdf,于2022年6月9日访问)
43 弗朗斯K,维拉A《急性口腔病变》皮肤病学临床 2020年;38(4):441–50(http://dx.doi.org/10.1016/j.det.2020.05.005,于2022年6月9日访问)
参考文献43
44 营养不良普遍筛查工具(MUST) 见:弗林M,梅瑟D编《牛津成人护理手册》 牛津:牛津大学出版社;2018年(https://www.bapen.org.uk/pdfs/must/must_full.pdf,于2022年6月9日访问)
45 儿童医院护理口袋书(第二版) 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2013年(https://apps.who.int/iris/handle/10665/81170,于2022年6月9日访问)
46 国际母婴健康联盟(IMAI)地区临床医生手册 《医院对青少年和成人护理:在有限资源下常见疾病的管理指南》 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2012年(https://apps.who.int/iris/handle/10665/77751,于2022年6月9日访问)
47 指南:关于婴幼儿严重急性营养不良管理的更新 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2013年(https://apps.who.int/iris/bitstream/handle/10665/95584/9789241506328_eng.pdf?sequence=1,于2022年6月9日访问)
48 齐德纳 R、库利 R、弗拉德 LG、莫尔纳 JA 《维生素A与伤口愈合》 营养临床实践 2019;34(6):839–49(http://dx.doi.org/10.1002/ncp.10420,于2022年6月9日访问)
49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积极孕期体验的产前护理建议 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2017年(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9789241549912,于2022年6月9日访问)
50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积极产后体验的母婴护理建议 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2022年(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9789240045989,于2022年6月9日访问)
51 人工流产护理指南 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2022年(https://apps.who.int/iris/handle/10665/349316,于2022年6月9日访问)
52 洛尔 C、比耶鲁姆 L 《抗菌素耐药性:抗生素过度使用相关风险及减少问题的举措》 药物安全治疗进展 2014;5(6):229–41(https://doi.org/10.1177/2042098614554919,于2022年6月9日访问)
53 《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抗生素分类:用于评估和监测使用的抗生素》 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2019年(https://apps.who.int/iris/handle/10665/327957,于2022年6月9日访问)
54 邓肯·H、哈奇森·J、帕沙鲁姆·CS 《儿科早期预警系统评分:一种预测住院儿童紧急医疗需求的病情严重程度评分》 《重症监护杂志》 2006年;21(3):271–8 (http://dx.doi.org/10.1016/j.jcrc.2006.06.007,于2022年6月9日访问)
55 第10章:医疗和小手术程序 《临床指南:诊断和治疗手册》 无国界医生组织;2021年(https://medicalguidelines.msf.org/viewport/CG/english/cutaneousabscess-18482406.html,于2022年6月9日访问)
56 《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清单抗生素书:提高抗生素意识》 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2021年(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m/item/the-who-essential-medicines-list-antibiotic-book-improving-antibiotic-awareness,于2022年6月9日访问)
57 埃博拉病毒病优化支持治疗 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2019年(https://apps.who.int/iris/handle/10665/325000,于2022年6月9日访问)
58 心理急救:现场工作人员的指南 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2011年(https://apps.who.int/iris/handle/10665/44615,于2022年6月9日访问)
59 国际救援委员会关于基本心理社会技能的指南——COVID-19应对者的指南
委员会;2020年(https://interagencystandingcommittee.org/iasc-reference-group-mental-health-and-psychosocial-support-emergency-settings/iasc-guidance-basic-psychosocial-skills-guide-covid-19-responders,于2022年6月9日访问)
60 问题管理加(PM+):为受逆境社区中困扰影响的成人提供个体心理帮助 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2016年(https://apps.who.int/iris/handle/10665/206417,于2022年6月9日访问)
61 在压力时刻做重要的事:图文并茂指南 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2020年(https://apps.who.int/iris/handle/10665/331901,于2022年6月9日访问)
62 心理健康、神经和精神疾病干预措施指南(mhGAP-HIG):在人道主义紧急情况下对精神、神经和物质使用障碍进行临床管理 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2015年(https://apps.who.int/iris/handle/10665/162960,于2022年6月9日访问)
63 心理健康、神经和精神疾病干预措施指南第2.0版 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2019年(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9789241549790,于2022年6月9日访问)
64 心理健康、神经和精神疾病干预措施指南培训手册,适用于非专业卫生环境中的精神、神经和物质使用障碍 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2017年(https://apps.who.int/iris/bitstream/handle/10665/259161/WHO-MSD-MER-17-6-eng.pdf,于2022年6月9日访问)
65 特考韦马 SIGA 欧洲药品管理局;2021年(https://www.ema.europa.eu/en/medicines/human/)
欧洲人用药品管理局(EMA)关于tecovirimat-siga的评估报告(2022年6月9日访问)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了首个用于治疗天花的药物,银泉市,马里兰州: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8年(https://www.fda.gov/news-events/press-announcements/fda-approves-first-drug-indication-treatment-smallpox,2022年6月9日访问)
西加公司宣布加拿大卫生部批准口服TPOXX®(tecovirimat)的上市申请 西加技术公司;2021年(https://www.globenewswire.com/news-release/2021/12/01/2344305/9738/en/SIGA-Announces-Health-Canada-Regulatory-Approval-of-Oral-TPOXX.html,2022年6月9日访问)
穆克勒·E·M、戈夫·A·J、尚布林·J·D、格罗森巴赫·D·W、达蒙·I·K、梅哈尔·J·M等人 tecovirimat(ST-246)在感染天花病毒的恒河猴中的有效性 《抗菌药物化学疗法》2013年;57(12):6246–53 (http://dx.doi.org/10.1128/AAC.00977-13,2022年6月9日访问)
格罗森巴赫·D·W、霍内奇丘克·K、罗斯·E·A、奇桑加兰·J、弗里姆·A、马提·B等人 口服tecovirimat治疗天花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018年;379(1):44–53 (http://dx.doi.org/10.1056/NEJMoa1705688,2022年6月9日访问)
欧洲药品管理局(EMA) tecovirimat-SIGA评估报告(https://www.ema.europa.eu/en/documents/assessment-report/tecovirimat-siga-epar-public-assessment-report_en.pdf);产品特性摘要(https://www.ema.europa.eu/en/documents/product-information/tecovirimat-siga-epar-product-information_en.pdf,2022年6月9日访问);欧洲药品管理局;2022年
西加公司获得FDA批准,TPOXX®(tecovirimat)静脉注射(IV)配方上市 西加公司;2022年
(https://investor.siga.com/news-releases/news-release-details/siga-receives-approval-fda-intravenous-iv-formulation-tpoxxr,2022年6月9日访问)
72 Russo AT, Grosenbach DW, Chinsangaram J, Honeychurch KM, Long PG, Lovejoy C等 小痘病毒治疗用tecovirimat及扩展的抗正痘病毒应用概述 专家评论:抗感染治疗 2021;19(3):331–44 (http://dx.doi.org/10.1080/14787210.2020.1819791,2022年6月9日访问)
73 Tembexa(brincidofovir) 马里兰州银泉市: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21年(https://www.accessdata.fda.gov/drugsatfda_docs/appletter/2021/214460Origs000,214461Orig1s000ltr.pdf,2022年6月9日访问)
参考文献45
74 Jezek Z, Marennikova SS, Mutumbo M, Nakano JH, Paluku KM, Szczeniowski M 人类猴痘:对214名患者的2,510名接触者的研究 感染病杂志 1986;154(4):551–5 (http://dx.doi.org/10.1093/infdis/154.4.551,2022年6月9日访问)
75 Hutson CL, Kondas AV, Mauldin MR, Doty JB, Grossi IM, Morgan CN等 在致死性猴痘病毒动物模型中潜在天花治疗药物brincidofovir的药物动力学与疗效 mSphere 2021;3;6(1) (http://dx.doi.org/10.1128/mSphere.00927-20,2022年6月9日访问)
76 西多福韦情况说明书 马里兰州银泉市: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0年(https://www.accessdata.fda.gov/drugsatfda_docs/label/1999/020638s003lbl.pdf,2022年6月9日访问)
77 Lea AP, Bryson HM 西多福韦 药物 1996;52(2):225–30 (http://dx.doi.org/10.2165/00003495-199652020-00006,2022年6月9日访问)
78 De Clercq E 西多福韦治疗痘病毒感染,《抗病毒研究》2002年第55卷第1期:1–13页(http://dx.doi.org/10.1016/s0166-3542(02)00008-6,于2022年6月9日访问)
79 Mazurkov OY, Kabanov AS, Shishkina LN, Sergeev AA, Skarnovich MO, Bormotov NI等人 新有效的化学合成抗天花化合物NIOCH-14,《普通病毒学杂志》2016年第97卷第5期:1229–39页(http://dx.doi.org/10.1099/jgv.0.00042257,于2022年6月9日访问)
80 Mazurkov OY, Shishkina LN, Bormotov NI, Skarnovich MO, Serova OA, Mazurkova NA等人 小鼠中抗天花制剂NIOCH-14化学物质绝对生物利用度的估计,《实验生物学医学公报》2020年第170卷第2期:207–10页(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3263846/,于2022年6月9日访问)
81 天花免疫球蛋白,银泉市:马里兰州: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8年(https://www.fda.gov/vaccines-blood-biologics/approved-blood-products/vaccinia-immune-globulin-intravenous-human,于2022年6月9日访问)
82 Wittek R 天花免疫球蛋白:当前政策、准备情况及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国际感染病杂志》2006年第10卷第3期:193–201页(http://dx.doi.org/10.1016/j.ijid.2005.12.001,于2022年6月9日访问)
83 关于国家和急性医疗保健机构感染预防和控制计划核心组成部分的指南 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2016年(https://apps.who.int/iris/handle/10665/251730,于2022年6月9日访问)
84 S厅,波勒B,贝利C,格雷戈里S,克拉克R,罗伯茨P等。使用基于紫外荧光模拟在评估用于疑似高风险传染病患者初次评估和护理的个人保护装备中的应用。医院感染杂志 2018;99(2):218–28(http://dx.doi.org/10.1016/j.jhin.2018.01.002,于2022年6月9日访问)
85 波勒B,S厅,贝利C,格雷戈里S,克拉克R,罗伯茨P等。“VIOLET”:一种基于荧光的模拟练习,用于培训医护人员使用个人保护装备。医院感染杂志 2018;99(2):229–35(http://dx.doi.org/10.1016/j.jhin.2018.01.021,于2022年6月9日访问)
86 标准感染控制预防措施文献综述:鞋类。苏格兰抗微生物耐药性和医疗保健相关感染;2021(https://www.nipcm.hps.scot.nhs.uk/media/1667/2021-08-05-sicp-lrfootwear-v3.pdf,于2022年6月9日访问)
87 在资源有限环境中的环境清洁。亚特兰大,乔治亚州: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2019(https://www.cdc.gov/hai/prevent/resource-limited/index.html,于2022年6月9日访问)
88 猴痘多国爆发。斯德哥尔摩:欧洲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2022(https://www.ecdc.europa.eu/sites/default/files/documents/Monkeypox-multi-country-outbreak.pdf,于2022年6月9日访问)
89 标准预防措施:废物管理。开放世界卫生组织;2022(https://openwho.org/courses/IPC-WM-EN,于2022年6月9日访问)
90 《关于艾滋病毒预防、检测、治疗、服务提供和监测的综合指南:公共卫生方法建议》 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2021年(https://apps.who.int/iris/handle/10665/342899,于2022年6月9日访问)
91 基苏鲁·恩卡,莫基利·约鲁《理解猴痘感染在人类妊娠中的结果》 《感染病杂志》 2017年;216卷(第7期):795-7页(http://dx.doi.org/10.1093/infdis/jix342,于2022年6月9日访问)
92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积极分娩体验的产时护理 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2018年(https://apps.who.int/iris/handle/10665/260178,于2022年6月9日访问)
93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足月或过期妊娠的引产 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2018年(https://apps.who.int/iris/handle/10665/277233,于2022年6月9日访问)
94 费纳 F,亨德森 DA,阿里塔 I,耶泽克 Z,拉迪尼 ID 《天花及其根除》 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1988年(https://apps.who.int/iris/handle/10665/39485,于2022年6月9日访问)
95 阿尔特曼 S,布兰登 CR,墨菲 CJ,帕塔尼亚库尼 R,塔克拉 T,图米 M 等 《天花治疗干预措施的评估》 《感染病杂志》 2011年;203卷(第5期):683-90页(http://dx.doi.org/10.1093/infdis/jiq103,于2022年6月9日访问)
96 森巴 RD 《天花的眼部并发症及天花免疫接种》 《眼科档案》 2003年;121卷(第5期):715-9页(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ophthalmology/fullarticle/415346,于2022年6月9日访问)
97. 针对受新冠疫情影响的社区的尸体安全处理和哀悼仪式:国家红十字会和红新月会的实施指南 日内瓦: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联合会;2019年(https://preparecenter.org/wp-content/uploads/2020/07/COVID_MotD_IFRC-ICRC_July2020_web-1.pdf,于2022年6月9日访问)
98. 新冠病毒背景下尸体安全管理的感染预防和控制:临时指南 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2020年(https://apps.who.int/iris/handle/10665/334156,于2022年6月9日访问)
99. 医疗保健环境中易引发流行病和大流行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感染预防和控制 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2014年(https://apps.who.int/iris/handle/10665/112656,于2022年6月9日访问)
100. 新冠病毒背景下的感染预防和控制:活生生的指南 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2022年(https://apps.who.int/iris/handle/10665/352339,于2022年6月9日访问)
101. 阿特金森 J,谢蒂耶 Y,佩索阿-席尔瓦 CL,詹森 P,李 Y,徐伟华 医疗环境中用于感染控制的自然通风 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2009年(https://apps.who.int/iris/bitstream/handle/10665/44167/9789241547857_eng.pdf,于2022年6月9日访问)
102. 2006年世界卫生报告:共同致力于健康 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2006年(https://apps.who.int/iris/handle/10665/43432,于2022年6月9日访问)
附件1. 世界卫生组织对非疫区国家猴痘爆发的病例定义(截至2022年5月21日)(请参阅网站获取最新定义)
疑似病例
任何年龄段的人出现在非猴痘流行国家,出现无法解释的急性皮疹,并且自2022年3月15日起有以下一个或多个症状或体征:
- 头痛
- 急性发热(体温>38.5°C)
- 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肿胀)
- 肌痛(肌肉疼痛/全身酸痛)
- 背痛
- 乏力(极度虚弱)
并且以下常见急性皮疹的原因无法解释临床表现:水痘、带状疱疹、麻疹、单纯疱疹、细菌性皮肤感染、播散性淋球菌感染、原发性或继发性梅毒、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腹股沟肉芽肿、传染性软疣、过敏反应(例如对植物过敏);以及任何其他局部相关的常见丘疹或水疱性皮疹的原因。
注:为了将病例归类为疑似,不必获取所列皮疹病因的实验室阴性结果。
可能病例
符合疑似病例定义的人
并且有以下一个或多个情况:
- 在症状出现前21天内,有与可能或确诊病例的猴痘患者流行病学联系(面对面接触,包括未穿戴适当个人防护装备的医疗保健工作者;直接皮肤接触或皮肤病变接触,包括性接触;或与污染物品接触,如衣物、床上用品或餐具);
- 在症状出现前21天内,有报告前往猴痘流行国家旅行史;
- 在症状出现前21天内,有多个或匿名性伴侣;
- 在未接种天花疫苗或其他已知接触正痘病毒的情况下,正痘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呈阳性;
- 因患病住院
猴痘地方性流行国家:喀麦隆、中非共和国、科特迪瓦、刚果民主共和国、加蓬、利比里亚、尼日利亚、刚果和塞拉利昂。
在加纳,仅在动物中发现了猴痘病毒。贝宁和南苏丹过去有记录输入性病例。目前报告西非分支病例的国家有喀麦隆和尼日利亚;报告刚果盆地分支病例的国家有喀麦隆、中非共和国和刚果民主共和国。根据病例定义,除这四个国家(喀麦隆、中非共和国、刚果民主共和国和尼日利亚)外,其他国家都应作为当前多国疫情的一部分报告新的猴痘病例。如果中非地区的国家发现任何因西非分支引起的猴痘病例,也应予以报告。
猴痘的临床管理与感染预防与控制:临时快速反应指南
确诊病例
符合疑似或可能病例定义的病例
并且
通过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或测序检测到病毒DNA的独特序列,实验室确认猴痘病毒
出院病例
对疑似或可能病例进行了病变液体、皮肤标本或痂皮等实验室检测通过PCR和/或测序检测为阴性表明没有马普西病毒。相反,例如,一个回顾性检测的可能病例,如果病变测试无法再充分进行(即结痂脱落之后),则仍将被归类为可能病例。
附件2. 对症治疗的药物及剂量
发热 – 对乙酰氨基酚
• 成人:每6-8小时口服/静脉注射1克。每日最大剂量为4克或(如有慢性肝病史则为2克)。
• 新生儿:口服剂量为每6小时10-15毫克/公斤。每日最大剂量为40毫克/公斤;静脉注射剂量为每6小时7.5毫克/公斤,每日最大剂量为30毫克/公斤。
• 所有其他儿童:每6小时10-15毫克/公斤,每日最大剂量为60毫克/公斤。
轻度疼痛控制 – 对乙酰氨基酚
• 成人:每6-8小时口服/静脉注射1克。每日最大剂量为4克或(如有慢性肝病史则为2克)。
• 儿童:根据需求每4-6小时口服或静脉注射10-15毫克/公斤,常规最大剂量为60毫克/公斤/天,但在医疗监督下可短期给予90毫克/公斤/天。
严重疼痛控制 – 曲马多
• 成人:根据需要每4-6小时口服/静脉注射50-100毫克,每日最大剂量为400毫克/天。
• 6个月以上儿童:每4-6小时1-2毫克/公斤,每日最大剂量为400毫克/天。
严重疼痛控制 – 吗啡(如患者能耐受则优先选择口服剂量;急性疼痛仅使用速释片)
• 成人:需要时每4小时口服10毫克;每日最大剂量为60毫克。需要时每4小时皮下/静脉注射1-4毫克——在给予吗啡前监测收缩压和呼吸频率(低收缩压或呼吸频率时暂停给药)。
• 儿童:每4小时口服0.2-0.4毫克/公斤。根据疼痛程度滴定剂量。必要时,静脉注射剂量为每4至6小时0.05至0.1毫克/公斤。
抗组胺药
• 成人:每日一次口服氯雷他定10毫克。
• 儿童(>30公斤):每日一次口服氯雷他定10毫克。
恶心和呕吐
奥丹司琼(与QT间期延长有关,因此需注意其他可能同样会延长QT间期的药物,并在有心电图监测的情况下定期监测)。
• 成人:每12小时口服8毫克或根据需要每8小时静脉注射4毫克。
• 儿童:每12小时口服或静脉注射0.15毫克/公斤,最大剂量为8毫克。
扑尔敏
• 仅适用于成人:根据需要每4至6小时口服12.5至25毫克(可能会延长QT间期)。
消化不良
• 成人:奥美拉唑40毫克口服/静脉注射,每日一次。
• 儿童:奥美拉唑:5至10公斤:每日一次5毫克;10至20公斤:每日一次10毫克;≥20公斤:每日一次20毫克。
腹泻
• 应保守治疗腹泻。鉴于肠梗阻的可能性,通常不推荐使用止泻药。
焦虑
这可能是患者特别在隔离期间经历的症状,或由于症状恶化。
• 首选疗法是与心理健康顾问交谈。
• 对于中至重度焦虑,可以考虑使用地西泮,但在使用前应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
不应给有意识障碍的患者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
– 成人:只要意识未受影响,可每8小时口服5至10毫克地西泮,根据需要。
– 儿童:每6小时口服0.05至0.1毫克/公斤地西泮,根据需要。应由健康助理持续监督以保持儿童平静。镇静剂仅在必要时用于进行操作和干预。
烦躁不安
如果患者出现烦躁,并对自身、医疗人员或其他患者构成危险,考虑使用药物治疗。
• 成人:必要时每6-8小时口服或静脉注射地西泮2-10毫克,只要患者能保护自己的气道。
• 成人:必要时每4-6小时口服0.5-5毫克氟哌啶醇。
• 6岁以上儿童:必要时每4-8小时肌内注射1-3毫克氟哌啶醇。
• 3-6岁儿童:每日一次口服0.01-0.03毫克/公斤氟哌啶醇。
• 氟哌啶醇与QT间期延长有关,因此重要的是注意其他可能同样会延长QT间期的药物,并在有心电图监测的情况下定期监测。
注意:避免在18岁以下的儿童和青少年中使用水杨酸盐(例如阿司匹林),以避免雷耶氏综合症的发生。
附件3. 抗微生物推荐及细菌性皮肤感染剂量
该建议用于治疗由细菌病原体引起的脓疱病、丹毒或蜂窝织炎。不包括由病毒、真菌或寄生虫病原体引起的皮肤感染;坏死性筋膜炎;化脓性肌炎;严重感染伴有败血症;以及手术部位感染。
如需进一步了解世卫组织关于抗微生物治疗的推荐,请参阅世卫组织基本药物清单抗生素手册:提高抗生素预警意识()以及世卫组织基本药物清单抗生素手册:信息图()。
成人
注意:如果对青霉素或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使用克林霉素或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
儿童
体重范围 | 阿莫西林 – 克拉维酸 | 头孢氨苄 | 氯唑西林(氟氯西林) |
---|---|---|---|
3 < 6 公斤 | 每日两次,每次 250 毫克阿莫西林 每 12 小时 125 毫克 每 6 小时 125 毫克 | 每 12 小时口服 25 毫克 / 公斤 | 新生儿:每日两次,每次 25 – 50 毫克 / 公斤; 儿童:每 6 小时一次,每次 25 毫克 / 公斤 |
6 < 10 公斤 | 每日两次,每次 375 毫克阿莫西林 每 12 小时 250 毫克 每 6 小时 250 毫克 | 每 12 小时口服 25 毫克 / 公斤 | 新生儿:每日两次,每次 25 – 50 毫克 / 公斤; 儿童:每 6 小时一次,每次 25 毫克 / 公斤 |
10 < 15 公斤 | 每日两次,每次 500 毫克阿莫西林 每 12 小时 375 毫克 每 6 小时 250 毫克 | 每 12 小时口服 25 毫克 / 公斤 | 新生儿:每日两次,每次 25 – 50 毫克 / 公斤; 儿童:每 6 小时一次,每次 25 毫克 / 公斤 |
15 < 20 公斤 | 每日两次,每次 750 毫克阿莫西林 每 12 小时 500 毫克 每 6 小时 500 毫克 | 每 12 小时口服 25 毫克 / 公斤 | 新生儿:每日两次,每次 25 – 50 毫克 / 公斤; 儿童:每 6 小时一次,每次 25 毫克 / 公斤 |
20 < 30 公斤 | 每日两次,每次 1000 毫克阿莫西林 每 12 小时 625 毫克 每 6 小时 750 毫克 | 每 12 小时口服 25 毫克 / 公斤 | 新生儿:每日两次,每次 25 – 50 毫克 / 公斤; 儿童:每 6 小时一次,每次 25 毫克 / 公斤 |
30 公斤及以上 | 使用成人剂量(每 12 小时 40 – 50 毫克 / 公斤阿莫西林成分,或者每 8 小时口服 30 毫克 / 公斤) | 使用成人剂量(每 12 小时口服 25 毫克 / 公斤) | 使用成人剂量(每 6 小时一次,每次 25 毫克 / 公斤 |
注意:如果担心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考虑使用克林霉素:新生儿每8小时5毫克/公斤;儿童每8小时10毫克/公斤。
附件4. 抗猴痘病毒药物的监管许可总结
附件 5. 天花临床护理路径
天花的临床管理与感染预防与控制:临时快速响应指南
根据国家/地方政策(例如社区、卫生设施等),讨论如何安全地隔离和照顾天花患者
进入天花家庭护理路径
• 指导指定人员和天花患者遵循的感染控制措施
• 为照顾者和天花患者安排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例如手套、医用口罩)
• 确保社会支持到位
• 建议需要时由卫生工作者进行远程监控和后续跟进(例如远程医疗)
• 提供对症治疗(退烧药和止痛药、营养和皮肤护理)
否
是
• 天花患者能够管理自己的自我护理
• 有指定人员可以在家中为天花患者提供支持
• 天花患者及其家庭成员了解传播风险
• 家中具备充足的水和卫生设施(厕所、用于卫生和清洁的水源)
• 天花患者有带通风的单独房间(例如窗户),或者他们可以与家中的其他人分开(例如窗帘或屏风)
• 已经讨论并同意家中存在易感人群(严重疾病高风险)是安全/适当的
• 已识别出天花患者及其家庭成员的额外心理社会需求
猴痘(非严重或未复杂化)患者居家护理的交接点检查清单,应在首次接触时执行,无论是在卫生保健接入点还是通过电话或远程医疗远程执行。如需更多信息,请联系:
新兴疾病临床评估与应对网络 世界卫生组织
阿皮亚大道20号
CH-1211 日内瓦27
瑞士
电子邮箱:
CMTM@who.int
猴痘(who.int)
2022年6月10日
Hits: 2
- 生物类似药药学相似性研究的问题与解答(征求意见稿)
- 麻疹疫苗:世卫组织的立场文件
- 已上市境外生产药品转移至境内生产的药品上市注册申请申报资料要求(预防用生物制品)
- 生物技术/生物制品在生产工艺变更前后的可比性
- 疫苗生产场地变更质量可比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 已上市疫苗药学变更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
- 已上市生物制品药学变更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
- 青少年免疫接种讨论指南
- 推荐的儿童和青少年免疫计划:美国,2025年:政策声明
- 儿童免疫接种讨论指南
- 建议用于出生至 6 岁儿童疫苗接种计划
- 脑膜炎(细菌性)和脑膜炎球菌病:识别、诊断和管理NICE指南更新摘要
- 轮状病毒疫苗:世卫组织立场文件-2021年7月
- 关于新冠肺炎疫苗抗原成分的声明 2024年12月
- 多糖结合疫苗药学研究及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
- 疫苗临床试验统计学指导原则(试行)
- ACIP建议
- 药物临床试验样本量估计指导原则(试行)
- 预防用猴痘疫苗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试行)
- 美国胃肠病学会免疫抑制药物治疗期间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的预防和治疗指南
- 免疫抑制情况下的乙型肝炎再激活
- 使用自体配子降低生育治疗期间病毒传播风险的建议:委员会意见
- HBV筛查、检测和诊断
- 选择初始 HBV 治疗方案
- 何时开始HBV治疗
- 监测开始接受丙肝治疗、正在接受治疗或已经完成治疗的患者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初步评估
- 疫苗说明书临床相关信息撰写指导原则(试行)
- 预防用猴痘疫苗药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
- 了解疫苗接种率的行为和社会驱动因素 世卫组织立场文件 – 2022年5月
- 2025年至2026年夏季新冠肺炎疫苗使用指南
- COVID-19 体征、症状和疾病严重程度:临床医生指南
- 预防和控制儿童流感的建议,2024–2025:政策声明
- 预防和控制儿童流感的建议,2024–2025:技术报告
- 卡介苗疫苗:世卫组织立场文件——2018年2月
- 减轻疫苗接种疼痛:世界卫生组织(WHO)立场文件—2015年9月
- 霍乱疫苗:世卫组织立场文件 – 2017 年 8 月
- 维生素A用于美国麻疹管理
- 生物制品注册受理审查指南(试行)
- 登革热疫苗:世卫组织立场文件 – 2024 年 5 月
- 白喉疫苗:世卫组织立场文件——2017年8月
- 世卫组织关于甲型肝炎疫苗的立场文件 – 2022年10月
- 世界卫生组织《根除特定类型脊髓灰质炎后遏制脊髓灰质炎病毒指南》 — 全球,2015 年
- 老年人 RSV 疫苗指南
- 英国2025年常规免疫计划
- 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 (PRIORIX):免疫实践咨询委员会的建议 — 美国,2022 年
- 2025 年推荐的7至18岁儿童和青少年免疫接种计划
- 乙型肝炎疫苗:世界卫生组织立场文件(2017 年 7 月)
- 全科医生带状疱疹疫苗接种计划技术指南
- AGA 关于预防和治疗高危人群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的临床实践指南
-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戊型肝炎疫苗的立场文件(2015 年5 月)
- 世界卫生组织立场文件:b 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的接种(2013 年 7 月)
- 人乳头状瘤病毒疫苗:世卫组织立场文件(2022年更新)
- 2022年美国动物医院协会(AAHA)推荐的犬类疫苗指南
- 流感疫苗:世卫组织立场文件—— 2022年5月
- 日本脑炎疫苗:WHO 立场文件
- 猴痘临床指南
- 疟疾疫苗:世卫组织的立场文件
- 麻疹疫苗:世卫组织立场文件—2017年4月
- 脑膜炎球菌疫苗:世卫组织关于非洲脑膜炎地带国家使用多价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的立场文件,2024 年 1 月
- A 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更新后的指导意见(2015 年 2 月)
- 百日咳疫苗:世卫组织立场文件 – 2015 年 8 月
- 猴痘的临床管理与感染预防与控制 临时快速响应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