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只有某些类型的蝙蝠才会携带具有高流行潜力的病毒。

Only certain types of bats host viruses with high epidemic potential, research suggests

Bat in cave
Adam Zdebel / Flickr cc

俄克拉荷马大学和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在 《通讯生物学》杂志撰文指出 ,携带极有可能在人类中引发疾病流行的病毒的蝙蝠种类远比人们普遍认为的要少。

事实上,他们发现,只有某些类型的蝙蝠——特别是那些生长在南美洲沿海地区、东南亚和赤道非洲的蝙蝠——才会携带 SARS-CoV-2、马尔堡病毒和尼帕病毒等危险病原体。

研究团队利用先进的机器学习技术,识别出最有可能携带高致病性和高传染性病毒的蝙蝠物种群体。

他们写道:“由于源自野生动物的新发传染病日益频繁,因此确定宿主与病毒之间的关联至关重要。过去的分析将人畜共患病风险评估为二元变量,但毒力、传播性和死亡负担可能存在显著差异。”

人类侵占和栖息地破坏的作用

总共 889 种哺乳动物,包括 202 种蝙蝠,携带了来自 23 个病毒科的 112 种病毒。披膜病毒科和黄病毒科包含最有可能在蝙蝠体内发现的高危病毒。 菊头蝠科 (马蹄蝠)携带的病毒最为危险,这与之前的分析结果一致。

我们希望我们的分析能够帮助促进相关对话,强调人类活动(而不是蝙蝠本身)是导致人畜共患病毒出现的原因。

蝙蝠总科(包括鞘尾蝠总科和蝙蝠总科)中的大多数蝙蝠都能栖息在房屋等人造建筑物中,因此它们可能对人类构成更高的病毒溢出风险。识别最有可能携带这些病毒的野生动物物种有助于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监测和保护工作,而这些工作往往耗时耗力且成本高昂。

作者报告称,人类侵占和蝙蝠栖息地破坏会通过增加物种间的接触和给蝙蝠带来压力来增加人畜共患病毒的传播,这可能会削弱它们的免疫系统并促进病毒的排出。

然而,捕杀蝙蝠种群并非解决之道,因为这会增加蝙蝠体内病毒的流行率,并加剧病毒溢出的风险。研究人员写道:“我们希望我们的分析能够促进相关讨论,强调人类活动而非蝙蝠本身才是人畜共患病毒出现的主要驱动因素。”

事实上,蝙蝠通过授粉、传播种子和捕食农业害虫等方式造福生态系统。俄克拉荷马大学博士生、论文第一作者卡罗琳·卡明斯在大学新闻稿中表示:“如果我们失去了蝙蝠,农业生产将受到负面影响,经济也会受到影响。”

Hits: 3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