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luenza virus 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
.2006 年 6 月;91(6):455–456.doi: 10.1136/adc.2005.092890
简短摘要
Hosoya 等人对论文的看法(见第 469 页)
流感的神经并发症如方框 1 所示。其中最常见的是流感病毒相关性脑病,尤其是在日本和台湾的幼儿中。流感病毒相关脑病是一种急性非炎症性脑病,在流感症状开始当天或第二天表现为癫痫发作和昏迷。1 流感的特征是突然发烧超过 39°C、呼吸道症状(流涕、咳嗽和喉咙痛)、肌痛(尤其是背部和四肢肌肉)和头痛。2 婴儿的症状通常是嗜睡、喂养不良、呼吸暂停和间质性肺炎;年龄较大的儿童也可能有不太特异性的哮吼、中耳炎、腹泻和呕吐等症状。
流感病毒相关性脑病
流感病毒相关脑病是一种幼儿疾病,发病高峰期为 6 至 18 个月。1 主要来自日本和台湾,但也有来自欧洲和北美以及白人儿童的病例报告。3 这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死亡率约为 30%,大约 1/3 的幸存者存在持续的神经功能障碍,与脑萎缩有关。大多数病例使甲型流感感染复杂化,但乙型流感约占 10%。
快速进行性神经功能恶化、癫痫发作和昏迷发生在流感症状出现后约 26 小时。神经影像学检查显示大多数病例为脑水肿,但约 10-20% 的病例会出现急性坏死性脑病的特征(见下文)。死亡通常发生在神经系统症状出现后两天内,大约一半是由多器官衰竭引起的。
方框 1:流感感染的神经并发症
- 脑病
- 脑炎
- Reye 综合征
- 热性惊厥
- 脊髓炎
- 吉兰-巴雷综合征
最严重的流感脑病是急性坏死性脑病。这是一种急性非炎症性脑病,其中丘脑和其他深部脑结构,特别是脑干被盖、脑室周围白质和小脑延髓发生对称性坏死。坏死可能引起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在神经影像学检查中很明显。急性坏死性脑病发生在大约 1/5 的流感脑病儿童中。虽然甲型流感是急性坏死性脑病的最常见原因,但它会使儿童的其他呼吸道感染复杂化(见框 2)。急性坏死性脑病导致约 70% 的患儿死亡或严重神经功能障碍。
流感病毒相关性脑病通常伴有肝酶和/或功能异常,这可能导致怀疑 Reye 综合征。然而,Reye 综合征通常发生在流感的恢复期,与阿司匹林的使用有关,生化特征为高氨血症和低血糖,并具有特征性的肝脏组织病理学。这些在流感病毒相关性脑病中均未发现。另一种鉴别诊断是流感脑炎,如果脑脊液 (CSF) 显示脑细胞增多症,则怀疑流感脑炎;在流感病毒相关脑病中,CSF 蛋白可能增加(尤其是急性坏死性脑病),但白细胞未增加。
方框 2:急性坏死性脑病的病因
- 甲型和乙型流感
- 人疱疹病毒 6 型和 7 型
- 单纯疱疹病毒
- 风疹
- 麻疹
- 水痘
研究人员一直发现流感病毒相关脑病患儿血浆和脑脊液中促炎细胞因子及其受体(如肿瘤坏死因子 α、白细胞介素-6 和可溶性 TNF 受体 1)的浓度升高。 4,5,6,7,8,9,10 此外,还发现线粒体呼吸链酶细胞色素 c 氧化酶的浓度增加。10 这表明细胞凋亡已经发生。当线粒体经历与不可避免的细胞死亡相关的通透性转变时,细胞色素 c 氧化酶被释放到细胞质中,通过引起 Apaf-1 介导的 caspase 激活来触发细胞凋亡的执行阶段。半胱天冬酶的过度激活也会导致细胞坏死。这些发现对于我们最终了解流感病毒相关脑病的发病机制可能很重要。流感病毒相关脑病的脑部病理检查表明,直接病毒侵袭或炎症不参与发病机制,但血管炎症与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和大脑凋亡起重要作用。11,12 关于流感病毒相关脑病发病机制的一组假设是:遗传易感幼儿的流感感染导致高细胞分裂素血症;高细胞分裂素血症引起血管炎症和内皮细胞凋亡;脑血管缺乏完整性,导致血浆渗入脑实质;血浆渗漏会导致脑水肿并引发脑凋亡(如果损伤足够严重,还会在选择性脆弱区域发生坏死)。
预测流感病毒相关脑病的发生
流感病毒相关脑病是一种双相疾病。第一天,孩子只有流感症状,然后发展为脑病。大约三分之一的儿童会死亡(一半死于多器官衰竭,一半死于脑干衰竭),三分之一将因神经系统后遗症和脑萎缩而存活,三分之一将康复。尽管对患有急性脑病的儿童进行了标准的神经重症监护,其中包括通气、循环支持、癫痫发作治疗、监测和治疗颅内压升高、广谱抗生素、抗病毒药物,通常还有类固醇等免疫调节剂。
如果可以预测哪些儿童会在脑病症状出现之前发展为严重的流感病毒相关脑病,那么早期或不同的治疗策略就有可能改善结果。Hosoya 及其同事已经实现了前者。13 他们测量了流感病毒相关脑病患儿脑病症状发作前后推定预测因子(细胞因子、细胞色素 c 氧化酶以及血液学、肝功能和肾功能标志物)的血浆和血清浓度。然后,他们通过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 (ROC) 图来检查每个假定预测因子的敏感性、特异性和临界浓度。在这里,对于推定预测变量的每个值,预测一个结果的比例(真阳性率(敏感性);在本例中为死亡或神经系统后遗症)与 1 减去预测备选结果的比例(真阴性率(特异性);在本例中为恢复)。ROC 曲线下面积是诊断准确性的量度,可以在不同的推定预测因子之间进行比较,曲线左上角的值是最具鉴别性的临界水平(给出最大似然比),并且可以确定该阈值水平的敏感性和特异性。Hosoya 及其同事发现,脑病前血清细胞色素 c 氧化酶浓度的诊断准确性最高,阈值为 45 ng/ml 或更高可预测流感病毒相关脑病的不良结果,敏感性为 93%,特异性为 100%。这显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现,尽管正如作者所指出的,它需要证实。
下一个问题是能够预测流感病毒相关脑病的不良结局是否可以带来更好的治疗。细胞色素 c 氧化酶被证明是最准确的预测因子,这表明所提出的致病序列已经顺利进行,并且已经发生内皮细胞凋亡。因此,严重的流感病毒相关脑病似乎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减少循环细胞因子(可能通过血浆置换或抗细胞因子抗体)可能会限制血管损伤并预防脑病,预防脑水肿的程序(如液体限制,也许是大脑冷却和硫喷酮以减少脑代谢)也可能有帮助,最后,使用内皮前体细胞输注可能使急性内皮修复成为可能。
脚注
利益争夺:未申报
引用
- 1.Morishima T、Togashi T、Yokota S.et al 与日本流感流行相关的脑炎和脑病。Clin Infect Dis 200235512–517。[数字对象标识符][公共医学][谷歌学术搜索]
- 2.Studahl M. 流感病毒和 CNS 表现。J Clin Virol 200328225-232。[数字对象标识符][公共医学][谷歌学术搜索]
- 3.Kirton A、Busche K、Ross C.et al 白人儿童急性坏死性脑病:两个病例和文献综述。J 儿童神经 200520527–532。[数字对象标识符][公共医学][谷歌学术搜索]
- 4.Ichiyama T、Nishikawa M、Yoshitomi T.et al 长期热性惊厥儿童脑脊液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 β 和白细胞介素-6。与急性脑炎/脑病的比较。神经学 199850407-411。[数字对象标识符][公共医学][谷歌学术搜索]
- 5.Ichiyama T、Morishima T、Suenaga N.et al 流感病毒相关脑病患者血清可溶性 CD40 配体分析。神经科学杂志 200523953–57。[数字对象标识符][公共医学][谷歌学术搜索]
- 6.Ichiyama T、Morishima T、Isumi H.et al 流感病毒相关脑病外周血单核细胞细胞因子水平和 NF-kappaB 活化分析。细胞因子 20042731-37。[数字对象标识符][公共医学][谷歌学术搜索]
- 7.Ichiyama T、Endo S、Kaneko M.et al 流感相关急性坏死性脑病的血清细胞因子浓度。儿科国际 200345734–736。[数字对象标识符][公共医学][谷歌学术搜索]
- 8.Ichiyama T、Isumi H、Ozawa H.et al 流感病毒相关脑病中脑脊液和细胞因子和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的血清水平。Scand J 感染疾病 20033559–61。[数字对象标识符][公共医学][谷歌学术搜索]
- 9.Kawada J、Kimura H、Ito Y.et al 流感相关脑病患者的全身性细胞因子反应。J 感染疾病 2003188690–698。[数字对象标识符][公共医学][谷歌学术搜索]
- 10.Hosoya M、Nunoi H、Aoyama M.et al 流感相关脑病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的细胞色素 c 和肿瘤坏死因子-α 值。儿科感染 Dis J 200524467-470。[数字对象标识符][公共医学][谷歌学术搜索]
- 11.Nakai Y、Itoh M、Mizuguchi M.et al 流感脑病中的细胞凋亡和小胶质细胞激活。Acta Neuropathol (Berl) 2003105233-239 页。[数字对象标识符][公共医学][谷歌学术搜索]
- 12.Takahashi M、Yamada T、Nakashita Y.et al 流感病毒诱导的脑病:尸检病例的临床病理学研究。儿科国际 200042204–214。[数字对象标识符][公共医学][谷歌学术搜索]
- 13.Hosoya M、Kawasaki Y、Katayose M.et al 血清细胞色素 c、细胞因子和其他实验室测量对急性脑病伴多器官衰竭的预后预测价值。Arch Dis Child 200691469–472.[数字对象标识符][PMC 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术搜索]
Hits: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