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会导致癌症吗?

This entry is part 105 of 8 in the series 疫苗的安全和你的家庭

Do vaccines cause cancer?

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科学家们发明了两种脊髓灰质炎疫苗。一种由乔纳斯·索尔克研制,涉及用甲醛灭活脊髓灰质炎病毒。另一种由阿尔伯特·萨宾研制,涉及通过在非人类细胞中培养来弱化脊髓灰质炎病毒。两种策略有一个共同的重要特征:疫苗病毒在猴子肾细胞中生长。

1960年,另一位研究人员伯尼斯·艾迪发现,用于制造脊髓灰质炎疫苗的猴子肾细胞中含有另一种病毒:一种猴子病毒。因为它被确认为第四十个被识别的猴子病毒,所以被称为猿猴病毒40型(SV40)。这意味着接种沙克和萨宾疫苗的儿童也无意间接种了SV40病毒。这是一个问题,因为艾迪后来发现,当SV40病毒注射到新生的仓鼠体内时,会导致皮肤下、肺、肾和大脑中出现大型肿瘤。在这次发现时,沙克的疫苗已经注射给了数千万的人,而且每天还有成千上万的人正在接受接种。萨宾的疫苗尚未在美国获得许可,但已在俄罗斯给九千万的人接种,主要是儿童。

在随后的几年里,研究人员进行了一系列令人安心的研究。他们发现,尽管将SV40注射到仓鼠体内会引发癌症,但当将其喂食给它们时则不会。萨宾的疫苗是被吞咽下去的,而不是被注射的。研究人员后来在被给予萨宾疫苗的儿童粪便中发现了SV40,但这些儿童中没有人生成针对该病毒的抗体。显然,SV40只是通过肠道而不引起感染地通过了。研究人员还发现,尽管沙克疫苗中使用的甲醛不能完全杀死SV40,但它至少将其传染性降低了上万倍。沙克疫苗中残留的SV40病毒数量可能不足以引发癌症。但在当时,没人能确定。

研究人员对接种了被SV40污染的疫苗的儿童和不接种疫苗的儿童的癌症发病率进行了比较,得知一些儿童被注射了可能致癌的病毒后感到惊恐。在被污染的疫苗接种八年后,两组儿童的癌症发病率相同,十五年和三十年后也是如此。在美国、英国、德国和瑞典接种了被SV40污染的疫苗的儿童也是如此。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公共卫生官员确信脊髓灰质炎疫苗意外被SV40污染不会导致癌症。

如今生产的疫苗都不含SV40病毒。

发表回复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