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ccines: The Myths and the Facts

事实: 疫苗是预防危及生命的疾病的有效手段,它能增强人体对病毒和细菌引起的疾病的自然免疫反应。世界各地的疫苗接种计划通过减少疾病传播、永久性和暂时性残疾以及婴儿死亡率,提高了民众的整体健康状况。尽管基于可靠的科学证据,疫苗已被证明安全有效,但仍有一些谣言流传开来,使疫苗始终处于争议的中心。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人口带来了严重的疾病负担。随着针对 SARS-CoV-2 的疫苗获批用于预防新冠肺炎,关于这些疫苗的生产、有效性和风险的谣言也开始流传。本文列举了五大常见的疫苗谣言和五大新冠肺炎疫苗谣言,旨在强调这项重要医疗干预措施的安全性和必要性。
误区: 疫苗含有许多有害成分。
事实: 疫苗所含成分确保了疫苗的安全使用。任何物质,即使是水,在剂量过高时也可能有害。疫苗中所含成分的剂量甚至低于我们自然环境中接触到的剂量。硫柳汞是一种含汞化合物,是一种防腐剂,近年来仅用于多剂量流感疫苗瓶中。尽管没有证据表明接触硫柳汞会造成任何伤害,但自 2025 年起,含硫柳汞的多剂量流感疫苗瓶已停止使用。因此,美国所有疫苗均不含硫柳汞或汞。甲醛作为灭活剂存在于某些疫苗中,也存在于地毯、室内装潢、化妆品、油漆和记号笔等家居用品和家具中,以及抗组胺药、止咳糖浆和漱口水等保健产品中。疫苗中的铝剂量远低于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铝量。疫苗中的另一种成分是铝,添加铝是为了增强疫苗的免疫力。并非所有疫苗都含有铝,但即使含有铝,其含量通常也远低于普通人一天从食物、饮用水和药物中摄入的铝量。
谣言: 疫苗会导致自闭症和婴儿猝死综合征(SIDS)。
事实: 疫苗非常安全。大多数疫苗反应通常是暂时的、轻微的,例如发烧或手臂酸痛。接种疫苗后出现严重健康事件的情况非常罕见,但这些事件都会受到密切监测和调查。您更有可能因疫苗可预防的疾病而受到严重伤害,而不是因疫苗本身。例如,脊髓灰质炎会导致瘫痪,麻疹会导致脑炎(脑部炎症)和失明,一些疫苗可预防的疾病甚至会导致死亡。接种疫苗的益处远远大于风险,如果没有疫苗,将会发生更多伤害和死亡。科学尚未确定自闭症和婴儿猝死综合征 (SIDS) 的病因。然而,这些疾病的诊断年龄与儿童接受常规免疫接种的年龄范围相同。1998 年一项关于麻疹-腮腺炎-风疹 (MMR) 疫苗与自闭症之间可能存在关联的研究,由于其科学方法存在重大缺陷,已被发表该研究的期刊撤回。没有证据表明疫苗是自闭症或婴儿猝死综合症的病因。
误区: 疫苗可预防的疾病只是童年的一部分。与其通过疫苗获得免疫力,不如患病。
事实: 疫苗可预防疾病会带来许多严重的并发症,而这些并发症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避免。例如,每年有超过 22.6 万人因流感并发症住院治疗,其中包括 2 万名儿童。每年约有 3.6 万人死于流感。疫苗可以刺激免疫系统产生类似于自然感染的免疫反应,但它们不会导致疾病,也不会使接种者面临潜在并发症的风险。
误区: 我不需要给我的孩子接种疫苗,因为他周围的其他孩子都已经免疫了。
事实: 群体免疫是指当社区中大部分人接种疫苗后,传染病爆发的几率降低。婴儿、孕妇和免疫功能低下且无法接种疫苗的人群都依赖这种保护方式。然而,如果足够多的人依赖群体免疫来预防疫苗可预防疾病,那么群体免疫很快就会消失。
误区: 儿童可能会因接种疫苗而感染疾病。
事实: 疫苗导致完全性疾病的可能性极低。大多数疫苗都是灭活疫苗,因此不可能通过接种疫苗而感染疾病。少数疫苗含有活的病原体,接种活疫苗后可能会导致轻微的疾病症状。例如,水痘疫苗可能会导致儿童出现轻微的皮疹。这无害,实际上可以表明疫苗有效。一个例外是口服脊髓灰质炎活疫苗,这种疫苗极少数情况下可能会发生变异,从而导致脊髓灰质炎病例。然而,美国已不再使用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
谣言: 新冠疫苗在获批前未经测试。
事实: 疫苗测试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测试疫苗是否安全。第二方面是测试疫苗预防疾病或减轻疾病严重程度的有效性。许多人对新冠疫苗的研发速度感到惊讶和怀疑。然而,世界科学界在研发和测试各种疫苗方面拥有多年经验,包括针对与新冠病毒类似的冠状病毒的疫苗。因此,科学家们对于目前已上市以及仍在测试中的各种新冠疫苗的研发方向都非常清楚。疫苗研发的相对快速对于该领域的专家来说并不意外。目前在美国上市的所有新冠疫苗都经过了全面的安全性和预防疾病有效性测试。
疫苗安全性测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大部分工作在首次接种前就已经完成。首先,疫苗会在实验室的组织培养和动物(以非常人道的方式)中进行测试。一旦证明疫苗在动物身上安全,研究人员就会开始进行人体接种。在这个阶段,研究人员会检验疫苗预防疾病的有效性。同时,受试者也会接受密切监测,以观察任何副作用——包括从过敏反应到被地毯绊倒等任何情况。人体试验分为三个阶段。在第三阶段,数千名志愿者会接受测试。一旦疫苗被证实能够有效预防疾病,且副作用极小或没有副作用,就会被批准用于更大规模的人群接种。在所有测试阶段,甚至在疫苗获得批准后,都会对副作用进行监测。您可以在这里获取更多关于疫苗研发过程的信息。
误区: 接种疫苗会感染新冠病毒。
事实: 我们知道没有疫苗能达到 100%的有效性。虽然目前所有获批的新冠疫苗都显示出预防疾病的有效性,但接种疫苗后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全发挥效力并提供保护。在此期间,人体会产生一种叫做抗体的蛋白质,从而提供对未来感染的免疫力。在接种疫苗之前或尚未达到完全免疫力期间接触到导致新冠肺炎的 SARS-CoV-2 病毒,可能会导致您感染该病毒并出现新冠肺炎症状。目前美国获批使用的所有新冠疫苗均不含活性病毒,这意味着您不会因接种这些疫苗而感染新冠病毒。
谣言: 新冠疫苗中含有微芯片。
事实: 目前市售或正在研究的新冠疫苗中均不含微芯片。这些疫苗不会以任何方式追踪或收集受试者的信息。
谣言: 新冠疫苗会改变我的 DNA。
事实: 美国批准的前两种新冠疫苗均为 mRNA 疫苗(Moderna 和辉瑞)。这些疫苗中使用的 mRNA 作为模板,用于合成病毒蛋白,进而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最终使人体对病毒产生免疫力。mRNA 会被迅速降解,且不会整合到人体自身的 DNA 中,因此不会改变人体的遗传密码。
误区: 因为我已经感染过新冠肺炎并康复了,所以我不需要接种疫苗。
事实: 目前尚无足够信息确定感染新冠病毒(SARS-CoV-2)后,人体对病毒的免疫力能持续多久。相关研究正在进行中,旨在确定自然免疫力的持续时间,但已有证据表明,免疫力可能不会持续很长时间。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目前建议,无论是否曾感染过新冠病毒,只要符合接种条件,都应接种新冠疫苗。您应在隔离期结束后安排接种疫苗。对于曾接受单克隆抗体或康复者血浆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的患者,应等待 90 天后再接种疫苗。
美国过敏、哮喘和免疫学会 (AAAAI) 的 “寻找过敏/免疫学家” 服务是一个值得信赖的资源,可以帮助您找到离家较近的专家。
10/2/2025
Hits: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