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The path to eradication of rubella
Susan E. Reef ,Joseph P. Icenogle ,Stanley A. Plotkin
a 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 30345
b 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 Pharr RD 东北区,邮政信箱 550081,邮编 30355
c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Vaxconsult,4650 Wismer 路,多伊尔斯敦市,邮编 18902
摘要
自1969年以来,风疹及其对宫内感染胎儿的危害可以通过接种风疹疫苗来预防,该疫苗通常与麻疹疫苗联合使用。风疹疫苗在儿童和成人中都具有高度保护性,包括计划怀孕的女性。由于使用了麻疹和风疹联合疫苗,西半球和几乎整个欧洲已经消除了先天性风疹感染。现在这种联合疫苗正在全球范围内应用,有可能最终消除风疹。与风疹相关的动物病毒的存在似乎不是人类病毒消除的障碍。然而,宫内感染婴儿的持续风疹病毒和患有肉芽肿的免疫抑制患者的持续风疹病毒可能会对消除工作构成问题。尽管如此,这篇综述认为,如果正确应用婴儿常规接种和慢性感染监测,那么现在消除风疹是可行的。
到目前为止,天花是唯一一个被人类消除的传染病。尽管正在努力根除野生脊髓灰质炎病毒,但由于其临床上不明显的感染频率非常高,以及需要使用三种活病毒疫苗进行控制,使得这一目标难以实现。鉴于麻疹的普遍性和并发症,也在投入大量努力根除麻疹,但该病毒的很高再生数使得根除变得困难。然而,目前全球正在将麻疹疫苗与风疹疫苗一起接种,这些共同接种的疫苗的高分发率提供了消除并最终根除风疹的机会。本文提出,根除风疹是可行的,并应成为全球努力的目标。
野生型风疹病毒(Wt RuV)可引起脑炎和葡萄膜炎等严重并发症,但最严重的并发症发生在怀孕期间,导致先天性白内障、脑炎、胎儿大脑发育不良[1]、听力障碍以及其他多种表现[2,3]。这一系列缺陷被称为先天性风疹综合症(CRS)。妊娠早期发生风疹越早,越可能导致胎儿异常,在怀孕的前几周达到70-90%[4,5]。虽然妊娠后期异常的发生率降低,但在大约16周之前仍然显著[6]。以往的风疹疫情,如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发生的疫情,导致数以万计的胎儿死亡和出生时带有先天性缺陷的婴儿。
澳大利亚精明眼科医生诺曼·格雷格发现了风疹与先天性异常之间的关联。在20世纪60年代成功分离病毒后,开发一种针对风疹的疫苗成为了优先事项,并在该世纪末实现[7]。风疹和先天性风疹已在世界大部分地区消失,主要是在那些实行了普遍风疹疫苗接种的国家[1]。图1显示了风疹已被消除的地区以及世界上哪些地区仍对妊娠构成威胁。在发展中国家,由于未引入风疹疫苗或接种率低,先天性风疹仍然是个问题[8,9],但在北美、中美、南美、加勒比地区和欧洲,对儿童的疫苗接种有效地将孕妇感染本土风疹的风险降至零[10]。这一成功的关键原因是风疹的基本再生数(Ro)估计在3到5之间,远低于麻疹的估计值12。大部分剩余病毒循环发生在儿童身上,因为在世界上某些地区他们不太可能作为常规免疫接种的一部分接种风疹疫苗。然而,在西半球,美国及加拿大首先开始常规接种风疹疫苗,然后传播到中美洲、南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在欧洲,英国早期使用风疹疫苗的做法被欧洲大陆采纳。现在,像中国和印度这样的亚洲国家也在努力消除风疹。本文讨论了使用麻疹和风疹联合疫苗的接种策略如何可能在可预见的未来根除全世界范围内的野生型风疹病毒(Wt RuV)(见图2)。
1. 风疹消除的现状
一个非凡的事实是风疹已从美洲地区(AMR)消除,但它是世卫组织六个区域中唯一一个已实现并记录风疹消除的地区。AMR在2009年提前一年消除了风疹[12,13]。AMR区域验证委员会(RVC)在2022年末再次召开会议,重新核实该地区已保持风疹消除状态[14]。
欧洲地区可能也未经官方核实就实现了风疹消除。欧洲地区的进展很大,除了波兰、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以及乌克兰之外。尽管波兰仍在报告风疹病例,但这些病例尚未得到实验室确认[15]。显然,乌克兰的战时状况使得监测变得困难。然而,欧洲风疹消除的核实是可预见的。
东南亚地区的五个国家已经消除了风疹:斯里兰卡、不丹、东帝汶、马尔代夫和大韩民国[16]。此外,该地区的其他地方也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从2017年到2022年,印度的确诊病例从3097例降至1681例。2023年,印度在德里和西孟加拉邦开展了两次追赶式免疫活动。相比之下,印度尼西亚是风疹的地方性流行疾病,2022年报告了838例风疹病例,大多数发生在爪哇岛之外。
在西太平洋地区,澳大利亚、新西兰、澳门和韩国已经验证消除了风疹。虽然中国和日本在2019年有数千例病例,但自那时起数量已大幅减少。
在东地中海地区,四个国家尚未引入风疹疫苗接种:阿富汗、吉布提、索马里和苏丹。也门于2015年引入了RCV,但仍在报告10岁以下儿童的许多病例。该地区的四个国家已被验证消除了风疹:巴林、伊朗、阿曼和埃及。
在非洲地区,47个国家中有15个国家仍未引入RCV。在这些国家中,尼日利亚、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塞俄比亚和南非这四个国家占非洲人口的绝大多数,可以预见的是,大多数风疹病例报告在这些国家。
关于风疹控制的当前情况由表1和图1总结。
2. 风疹病毒
RuV是一种小型、包膜病毒,属于风疹病毒属,该属在2019年从披膜病毒科转移到新创建的Matonaviridae科[17,18,19]。根据序列数据,RuV分为两个进化枝,进一步细分为10个I型(类型1)和3个II型(类型2)基因型[17]。病毒粒子结构和在培养细胞内的生命周期已被详细描述[18]。在某些细胞类型中,RuV既不会显著干扰宿主细胞的代谢,也不会引起细胞毒性,从而建立持续性感染细胞。鲁伊病毒还能够在免疫特权的人体部位建立持续性感染,导致一系列临床表现,包括脑炎、慢性葡萄膜炎和慢性关节炎。妊娠期间感染鲁伊病毒还可能导致胎儿器官的持续性感染,引起先天性风疹综合症(CRS)。CRS是最常见的持续性风疹病毒感染。引起CRS的感染通常在妊娠早期就存在,直至出生后大约12周。然而,对于负责在人类胎儿/新生儿组织中持续存在的风疹病毒蛋白/RNA的详细了解尚待进一步研究。
3. 在根除过程中对风疹和CRS进行病毒学和血清学确认
目前为麻疹和风疹监测提供实验室支持的最大组织是世界卫生组织麻疹和风疹实验室网络(GMRLN),每年大约进行30万份IgM检测,其中包括每年15万份针对风疹的IgM检测。然而,许多检测也在私营部门进行。世界卫生组织风疹病毒序列数据库(最初称为RubeNS,现更名为RubeNS2)中来自许多国家的风疹序列数量有限,这限制了数据库的实用性,除了某些特定国家之外。中国和日本贡献了数据库中全部序列的98%。
本次审查的目的是强调根除期间实验室活动存在的问题。其中一个问题是测试类别与测试方法的关系。根除所需的测试类别包括IgG升高、IgM、IgG亲和力、敏感病毒基因组检测和病毒测序[21]。
成本、后勤问题以及正在使用的各个测试方法的阳性和阴性预测值都是问题所在。当前的根除前和根除后测试方法在根除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变化。例如,敏感病毒基因组的检测已经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完成,包括通过实时检测从基因组扩增的PCR产物或通过检测基因组序列来完成。

基于CRISPR的方法[22]。随着技术进步和开发更多检测风疹病毒基因组的测试,用于根除风疹的此类测试方法可能会增加。
第二个问题是,病例的分类通常需要考虑采集标本的原因和时间。在根除过程中,一个众所周知的时间复杂性例子是许多风疹病例在皮疹出现后的最初几天内IgM呈阴性[23]。一个简单的假设是所有IgM阳性的标本将被送往进行额外的确认测试,但考虑到例如随着风疹流行率的下降,IgM测试类别的阳性预测值会降低,这是一项重大工作。纽约市的一项报告描述了一个实际消除后环境的情况,表明并非所有IgM阳性都需要进行额外测试[24]。
除了针对IgM阳性标本的转诊算法外,爆发调查通常还需要考虑到野生型风疹病毒的Ro相对较低,风疹疫苗的疫苗失败率低,以及在根除监测期间对疑似病例的信息往往较少。作为这类困难的一个具体例子,最近在美国报告的先天性风疹病例的来源,只有在深入调查中才得以确认,该调查发现了一名从印度进入美国的母亲的接触者体内存在风疹IgM抗体[25]。
实验室相关监测措施已在根除计划中得到建立,并且很有价值。例如,可疑病例中拥有充分样本的百分比以及报告实验室结果的及时性[26]。然而,这些在根除计划中使用的实验室指标是否足以用于风疹根除尚未经过严格评估。同样,在全球范围内也没有被普遍接受一种系统的方法来测试在根除后环境中通常评估的少量潜在的风疹和先天性风疹综合症(CRS)病例。尽管如此,已经发表了一些在维持根除状态中使用的实验室检测示例,将这些纳入根除的实验室检测指导可能将是必要的[14]。
4. 分子流行病学信息
分子流行病学信息已被证明在病毒消除和根除工作中非常有价值。这类信息有
按地区划分的风疹根除状态——2023年8月31日。
Region | Member States | Eliminated (Verified) | % Verified | Endemic | Not Classified |
---|---|---|---|---|---|
AFR | 47 | 0 | 0% | 0 | |
AMR | 35 | 35 | 100% | 0 | 0 |
EMR | 21 | 4 | 19% | 17 | 0 |
EUR | 53 | 50 | 94% | 0 | 3 |
SEAR | 11 | 55 | 45% | 5 | 1 |
WPR | 27 | 19% | 22 | 04 | |
GLOBAL | 194 | 64% | 92 |
主要用于追踪疾病传播,并将疫情和个别病例分类为地方性或非地方性。实际上,关于RuV的序列信息对2005年美国确认风疹和先天性风疹综合症消除起到了重要贡献[27]。然而,收集到的关于RuV的病毒序列信息不足以在许多其他国家(例如欧洲国家(2022)[28])做出实质性贡献。尽管如此,日本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等国家继续展示风疹分子数据在消除活动中的价值[29,30]。无疑,收集更多关于风疹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信息将为根除工作提供有用数据。
5. 风疹病毒引起的持续感染
已证实野生型RuV和疫苗RuV在人肉芽肿中的持续存在。尚未完成大型研究以准确估计患有持续性风疹感染肉芽肿患者的患病率,因此这些感染可能比目前认为的更为常见。
尽管存在高水平的抗RuV IgG抗体,但持续性却往往长期存在(有时长达数十年)[31,32]。美国一些关于与RuV相关的肉芽肿的患病率估计显示慢性感染者中患病率较高[33]。另一方面,直接解决这些持续性感染的风疹病例活动可能是根除计划的一个必要部分。
在根除期间,可能会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风疹病毒,以减少慢性感染个体中传染性风疹病毒的长期持续存在[33]。另一方面,风疹病例 –

相关肉芽肿尚未报告导致风疹疫苗接种或未接种接触者的传播。然而,必须指出的是,迄今为止几乎所有接触者都已接种疫苗;显然,针对肉芽肿患者在未接种人群中进行风疹病毒(RuV)传播研究是有必要的。
风疹病毒在肉芽肿中的持续存在引发了许多可能影响根除的问题[33,34]。已发表的病毒学研究提供了相关数据,需要更大规模的研究来补充。从肉芽肿中分离出的病毒高度突变,但没有充分证据证明这些病毒能够在接种疫苗的个体中逃避免疫。重要的是,已从一名患有肉芽肿的免疫抑制患者的喉咙中分离出一种在组织培养中感染的高度突变病毒,对非免疫个体构成传播威胁[35]。已从肉芽肿中测序出野生型风疹病毒(wt RuV)和疫苗型风疹病毒(vaccine RuV),这再次表明需要在野生型风疹病毒流行地区对肉芽肿患者进行研究[36]。需要针对风疹病毒持续感染的治疗性抗病毒药物。
6. 马塔诺病毒
风疹病毒和麻疹病毒仅是远亲,分别属于不同的病毒科,即马塔诺病毒科和副粘病毒科[17,37]。马塔诺病毒科是一个小型病毒科,包括新发现的鲁斯雷拉病毒和鲁古古病毒以及其他已知能感染不同动物种类的病毒。在哺乳动物中发现了锈rela病毒和鲁古古病毒,改变了人们对RuV(风疹病毒)的病毒学认识,此前认为它没有近亲。
由于它们在整体核酸和蛋白质上的相似性,有人建议风疹病毒、锈rela病毒和鲁古古病毒之间存在一些血清学相关性。然而,尚未有证据证明该病毒属中的任何病毒与人类对RuV的抗体或反之有反应,目前也没有证据表明锈rela病毒或鲁古古病毒对人类具有致病性[17]。
假设RuV在组织培养中通常表现出较少的细胞病理效应或在人类身上致病性较低,比其冠状病毒家族中的表亲病毒要弱,或者认为组织培养细胞病理与人类致病性相关,这一前提可能是不成立的[18]。实际上,某些RuV病毒株在某些细胞系中具有很强的溶解性。至少一些由RuV在人类引起的病理可能需要特定微环境,在混合细胞类型的组织中[38,39]。
尽管目前缺乏直接证据表明人类感染了锈rela病毒或鲁古古病毒,但这些病毒确实有多个动物宿主,包括家猫、驴子、水豚和袋鼠(锈rela)以及蝙蝠(鲁古古)[40,41]。此外,已知锈rela能够在物种间跳跃。因此,在根除计划中持续承认这些病毒随后可能被发现在影响风疹根除方面是谨慎的。
7. 风疹疫苗的特点
关于RA 27/3疫苗的系统评价显示,在常规年龄(约一岁)接种两剂后,有99%的受试者产生血清转化;如果疫苗在出生后不久接种,并有母传抗体存在,转化率降至93%。接种疫苗20年后可检测到抗体的持续时间报告不一,从88%到100%不等,但尚未报道接种者出现风疹爆发,这表明整体免疫力仍具有保护作用。[42] 对全球MMR联合疫苗经验的综述也发现,接种疫苗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预防风疹的效果没有下降。这一结论得到了涵盖2010年至2019年的研究[43]的进一步支持。迄今为止,孕妇意外接种疫苗导致了一例疫苗株引起的先天性感染[44,45]。
关于RA 27/3疫苗的反应原性,主要的不良反应是暂时性关节痛和偶尔出现的皮疹。接种疫苗后还罕见报道了皮肤肉芽肿病例,尽管野生风疹病毒也能引起肉芽肿[33,46]。通常情况下,成人接种风疹疫苗耐受性良好[35]。
日本和中国使用其他风疹疫苗株,尽管英文文献中关于这些疫苗的报道很少。在中国,常用的风疹疫苗株是BRD-2,据报道其性质与RA 27/3相似。在日本,使用了几种活疫苗株:高桥、TO-336和松浦。
8. 疫苗接种策略
1969年美国批准含有风疹成分的疫苗时,疫苗接种计划的主要目标是预防包括先天性风疹综合症(CRS)在内的先天性风疹感染。由于对给育龄妇女接种活病毒疫苗存在担忧,最初采用了两种不同的疫苗接种策略:一种针对未怀孕的少女和年轻女性,该策略首先在英国采用。第二种策略针对至青春期前的儿童,在美国使用[21]。然而,随着对疫苗经验的积累,到了1980年代晚期,两种策略被不同国家采纳,目的是消除风疹和CRS。
1994年,泛美卫生组织(PAHO)制定了到2000年消除麻疹的目标。随着各国开始控制麻疹,风疹的重要性也得到强调。1997年,泛美卫生组织技术咨询小组建议泛美卫生组织区域内的国家制定加速预防风疹和CRS的策略[13]。采纳的策略是在大约一岁时进行常规接种,以及从5岁至39岁期间的接种,称为加速活动,并针对1至4岁儿童每四年进行一次后续接种。因此,该策略几乎涉及全家进行风疹疫苗接种。这一泛美卫生组织的倡议始于加勒比次区域。到2000年时,该加勒比次区域的风疹和CRS几乎已被消除。2003年,泛美卫生组织(PAHO)设定了到2010年在整个西半球消除风疹/先天性风疹综合征(CRS)的目标,实际上到2009年,半球内的所有国家都已成功实现。
鉴于PAHO在消除风疹方面取得的成功,欧洲、东地中海和西太平洋地区的几个国家在15岁或15岁以上儿童中开展了补充免疫活动(SIAs)。世卫组织现在建议尚未引入风疹疫苗接种的国家利用加速麻疹控制和消除提供的机遇来引入风疹疫苗。首选策略是以广泛年龄范围为对象的MR或MMR疫苗活动开始。这被称为风疹消除传播策略。然而,只想专注于预防CRS的国家仅给青少年女性和成年妇女接种疫苗。2020年,世卫组织更新了关于风疹的立场文件,删除了仅预防CRS的策略。现在要求所有国家使用风疹消除策略[47]。
9. 风疹根除策略
有几个重要因素影响风疹根除的努力,使其变得更容易或更具挑战性。积极因素包括:麻疹和风疹合作伙伴关系、疫苗的高效力及其与麻疹疫苗联合使用的效果,这在所有国家中是优先使用的。如前所述,这导致从2011年到2019年CRS病例显著减少[13]。
2017年,世界卫生大会要求总干事在2020年汇报关于麻疹和风疹根除的流行病学方面、可行性以及资源需求的情况:“战略咨询专家组(SAGE)[48]现在建议在取得实质性、可衡量的进展后再考虑设定根除目标和目标日期,以确保实现根除所需的计划条件。在此之前,各国和地区应专注于朝着消除麻疹和风疹的目标取得实质性进展。麻疹风疹联合疫苗相对于麻疹疫苗成本的增加被认为是值得的。
根据世卫组织2030年免疫议程(IA2030),每个地区都被要求设定并实现自己的区域消除目标。目前,6个世卫组织区域中有5个设定了麻疹和风疹消除目标,除非洲外,所有地区都核实个别国家是否消除了麻疹和风疹。
从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根除风疹的可行性受到了质疑。尽管如此,使用麻疹和风疹疫苗组合加强疫苗接种活动应能在印度、中国以及非洲大陆的国家[9,49,50]实现根除。
一个积极因素是有麻疹和风疹根除倡导者。麻疹倡议成立于2001年。最初的合作伙伴包括美国红十字会、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基金会和世界卫生组织。自创立以来,他们与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疫苗联盟以及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MMFG)合作,已挽救了全球超过5600万人的生命,并在麻疹和风疹控制活动上投资了逾12亿美元。2012年,麻疹倡议更名为麻疹和风疹倡议,随后开始进行协商进程以推广该策略。因此,重新焕发生机的麻疹和风疹倡议伙伴关系现被称为IA2030麻疹和风疹伙伴关系。
一个负面因素是由于儿童接种麻疹疫苗计划覆盖不足而产生的悖论效应。儿童疫苗接种率低会在人群成年之前提高自然感染麻疹的免疫力,但许多个体仍然容易感染。2011年,世卫组织建议各国应在实现并保持麻疹疫苗接种覆盖率达到或超过80%的基础上,通过开展大规模的麻疹和风疹联合疫苗项目来降低疫苗诱导免疫不足导致感染风疹的可能性。在非洲和东地中海区域的最后19个引入风疹疫苗接种的国家中,有3个国家未能满足≥80%的儿童常规接种麻疹、腮腺炎和风疹疫苗(MCV1)的标准,以引入麻疹和风疹混合疫苗(RCV)。然而,现在建议从广泛的年龄范围开始进行风疹疫苗接种活动,至少覆盖15岁的人群,然后在先期接种达到至少80%覆盖率的前提下,将RCV纳入常规免疫计划。
目前,大多数尚未达到80%或更高育龄妇女风疹免疫覆盖率的国家,可以通过接种疫苗至15岁来降低对风疹的易感性。然而,世界卫生组织2020年的风疹立场文件建议,除了血清学阴性的妇女外,还应接种一剂风疹疫苗以提供直接保护。为了加速风疹消除,一个国家还可以选择通过给男性和女性接种疫苗来进行加强免疫活动(SIA)[47]。
风疹根除的一个积极因素是单剂RCV的高血清转换率和95%的有效性。全球范围内,每个国家都使用含有麻疹成分的疫苗,其中175个(90%)国家使用的麻疹疫苗是与风疹疫苗联合使用的。世卫组织已建议所有国家引入RCV。由于需要接种两剂麻疹-腮腺炎-风疹(MCV)疫苗,因此通常会联合接种两剂RCV,从而产生强烈的风疹免疫力[47]。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供应司提供的麻疹单一抗原每剂量价格为0.42美元/剂量/10剂量小瓶,而麻疹-风疹疫苗每剂量价格为0.79-0.87美元/剂量/10剂量小瓶。
如上所述,风疹根除的一个重要负面因素是在免疫功能低下个体中持续发生的野生病毒或疫苗病毒感染[24]。正如2014年首次报告的,风疹疫苗病毒是T细胞缺陷儿童皮肤肉芽肿的触发因素。从一些患者体内发现了RA27/3基因组,活检通过免疫荧光显示存在风疹病毒。自最初报告以来,又报道了许多病例,包括由野风疹病毒引起的病例以及老年人群的病例。需要进一步研究肉芽肿,以确定与风疹病毒相关的肉芽肿的患病率,并确定在不同细胞类型(包括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中的复制部位。治疗肉芽肿患者的抗病毒药物是必需的。如果肉芽肿患者的风疹病毒传播成为根除问题,那么发现治疗性抗病毒药物则更为必要。
关于根除的另一个担忧是风疹病毒可能的无症状循环,因为25%至50%的风疹病毒感染是亚临床或无症状的。这引发了没有检测到的地方性传播的担忧。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最坏情况假设)可以通过假设只有50%的风疹病毒感染表现为发热皮疹病,且平均潜伏期为14天来计算。连续传播链在没有出现皮疹的情况下持续1年(即,26代连续病例)的概率是1.4 X10^-8,这是一个极低到几乎不可能的概率。这就是为什么采用一年无传播作为消除的标准。
目前,77个已引入RCV(免疫接种后麻疹)的国家尚未被核实已实现风疹消除。各国在消除风疹方面面临的挑战包括优先考虑其他传染病(例如麻疹、黄热病、猴痘,以及对COVID-19仍存在的担忧)。2019年全球先天性风疹综合症(CRS)病例估计为32,460例,其中20-40%的婴儿在出生后的第一年死亡[51]。
对于幸存者而言,CRS是一种需要几十年甚至更久的医疗保健资金的终身疾病。世卫组织应继续敦促各国推动风疹消除,接近消除风疹的国家应扩大对皮疹和发热病例的调查,并为易感风疹的人群接种疫苗。
各国还应记录其实现和维持风疹消除的努力。如果这能常规进行,那么基于这些记录,可以将各个消除项目连接起来,形成一个以数据为驱动的根除努力。尚未引入风疹疫苗接种的19个国家应加强常规免疫接种,以获取引入RCV至其国家免疫计划所需的数据。
10. 总结
实现风疹和先天性风疹根除的关键是使用MMR或MR组合疫苗对儿童进行常规免疫接种。使用组合疫苗预防风疹是控制麻疹努力的一个额外好处。由于风疹的基本传染数(Ro)低于麻疹,因此消除风疹病毒应该比消除更具传染性的麻疹病毒要容易得多。建模研究已证实,消除风疹是可行的。
儿科风疹免疫的一个重要补充是对血清阴性的女性进行常规免疫接种,特别是那些考虑怀孕或刚刚分娩的女性,此时她们通常与医疗接触密切。此外,对皮疹发热病的常规监测将有助于识别许多孤立的风疹病例和大多数小型流行病,然后通过对有潜在暴露风险的人进行积极接种疫苗来阻止这些疾病的传播。尽管风疹感染可能不会出现皮疹,但在任何规模较大的流行病中,一些风疹病例可能会通过监测皮疹发热病而被发现。对青少年女孩和孕妇的血清学调查将有助于确定人群免疫力的缺口。特别是为了避免在产科医院发生医院内传播,所有医疗保健工作者必须提供接种过风疹疫苗的证明。此外,在婴儿出生后立即筛查先天畸形婴儿是否感染了风疹病毒至关重要,因为那些检测出感染的人在婴儿期可能会传播风疹。除了隔离风疹病毒外,如果婴儿在母体抗体下降后体内存在风疹抗体,且没有先前接种疫苗或野生型病毒感染,则表明婴儿感染了先天性风疹。
从整体公共卫生的角度来看,目前的主要问题是消除风疹的措施是促使包括亚洲和非洲国家在内的所有国家将麻疹、腮腺炎和风疹(MMR)或腮腺炎和风疹(MR)联合疫苗纳入儿童的常规免疫接种[53]。由于普遍认为麻疹对所有国家都至关重要,使用含有风疹疫苗的组合疫苗是各国消除风疹的简便方法,最终有助于根除。一个没有先天性风疹综合症的世界对家庭和公共卫生人员来说应该很有吸引力,如果我们采取正确的步骤,这一前景就在我们掌握之中。
作者利益冲突声明
作者声明他们没有已知的可能影响本文报告工作的财务利益或个人关系。
数据可用性
本文所述研究未使用任何数据。
致谢
Joseph P. Icenogle对本论文的贡献完全由他个人完成;但是十年来的“直言不讳”内部科学讨论,直到2021年与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风疹实验室团队成员结束,帮助形成了该贡献。
特别感谢Wendy D’Arcy对本手稿的辛勤工作。
参考文献
Reef SE, Icenogle JP, Plotkin SA. The path to eradication of rubella. Vaccine. 2023 Dec 7;41(50):7525-7531. doi: 10.1016/j.vaccine.2023.11.014. Epub 2023 Nov 14. PMID: 37973510.
Hit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