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Monkeypox virus: Infectious substances Pathogen Safety Data Sheet
有关猴痘病毒的更多信息,请参阅以下内容:
第一部分 传染性病原体
名字
猴痘病毒
代理类型
病毒
分类学
家庭
痘病毒科
子系列
软毛虫科
属
正痘病毒
物种
正痘病毒猴痘
同义词或交叉引用
特性
简要描述
病毒属于痘病毒科、Chordopoxvirinae 亚科和正痘病毒属 脚注1脚注3脚注4.MPXV 是一种 200 至 250 nm 的砖状包膜病毒,具有特征性的表面小管和哑铃形核心成分脚注3.MPXV 基因组由线性双链 DNA 组成。MPXV 与天花和牛痘病毒的抗原相关脚注5.
第 二 部分:危险识别
致病性和毒性
猴痘的特征是在 2 至 3 天的前驱期出现非特异性症状,包括发烧、头痛、背痛、淋巴结肿大和疲劳脚注1脚注3脚注6.随后是 2 至 4 周的时间,皮疹发展并从斑疹发展到丘疹,到水疱,然后是脓疱,然后是脐部整形、结痂和脱屑脚注3脚注4脚注7.皮疹通常呈离心分布,通常扩散到手掌和脚底脚注3.病变也可发生在粘膜、结膜、口腔、舌头和生殖器上脚注4.mpox 的临床表现与天花相似,但与 mpox 相关的明显淋巴结肿大和症状通常较轻脚注5脚注8.因此,淋巴结肿大被认为是 mpox 的一个关键鉴别特征脚注4脚注8脚注9.非洲的病死率约为 1% 至 10%,幼儿死亡率较高脚注3脚注7.在未接种天花疫苗的儿童中,病死率为 1% 至 14%脚注8脚注9.
可传播性
MPXV 通过咬伤或直接接触受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或病变从受感染的动物传播脚注1脚注4脚注6脚注7.它也可以通过呼吸道、直接接触感染者的体液或受病毒污染的物体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脚注4脚注6脚注9脚注16.人际传播率不断上升,二次发作率约为 10%脚注3脚注9.
MPXV 能够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已记录到多达 6 例连续的人际传播事件链脚注3脚注4脚注13.
流行病学
猴痘影响所有年龄组;然而,16 岁以下儿童占病例的最大比例脚注8.该病毒自然分布在西非和中非的热带丛林附近脚注3.与来自中非刚果盆地的分离株相比,源自西非的 MPXV 分离株似乎对人类和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的毒性和/或传播能力较低。此外,停止接种天花疫苗似乎增加了人类对重症 mpox 的易感性。
1970 年,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前扎伊尔)的一名 9 个月大的儿童中发现了第一例人类猴痘病例,该地区于 1968 年根除天花脚注5脚注7脚注10.次年,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尼日利亚又报告了 6 例人 MPXV 感染病例脚注11.从 1970 年到 1979 年,共确定了 47 例人类猴痘病例,其中 38 例来自扎伊尔脚注3脚注4.在刚果民主共和国,1981 年至 1986 年期间共报告了 338 例病例,1996 年 2 月至 1997 年 10 月期间报告了 400 多例病例脚注12脚注13.
2003 年,由于从加纳输入感染 MPXV 的西非啮齿动物,美国中西部(伊利诺伊州、印第安纳州、堪萨斯州、密苏里州、俄亥俄州和威斯康星州)报告了疫情,随后报告了西半球的第一例人 mpox 病例脚注1脚注3脚注6脚注7脚注14.
宿主范围
自然宿主
人类、松鼠、非人灵长类动物、黑尾草原犬、非洲刷尾豪猪、老鼠和鼩鼱脚注1脚注2脚注3脚注4脚注5脚注6脚注7脚注10脚注12脚注13脚注14脚注15.
感染剂量
未知。
疾病潜伏期
第三部分 传播
宿主
尚不完全了解,但树栖松鼠(Funisciurus spp.,在较小程度上,Heliosciurus spp.)被认为是 MPXV 的宿主脚注3脚注5脚注12脚注15.
人畜共患病/反向人畜共患病
是的脚注1脚注3脚注4脚注5脚注6脚注7脚注8脚注10脚注12脚注13脚注14脚注15脚注17.
载体
未知脚注3.
第四部分 稳定性和生存能力
药物敏感性
Cidofovir 被认为是 MPXV 感染的潜在治疗剂,因为它已被证明在体外对许多 DNA 病毒(包括 MPXV)具有活性脚注18.
对消毒剂的敏感性
正痘病毒对 0.5% 次氯酸钠、基于氯二甲酚的家用消毒剂、戊二醛、甲醛和多聚甲醛敏感脚注19脚注20.
物理灭活
在宿主外部生存
正痘病毒干燥后在环境温度下保持稳定脚注16.
第五部分:急救/医疗
检测
监测症状(不明原因的发热、皮疹或明显的淋巴结肿大),并使用病毒分离、基于 PCR 的检测、血凝抑制试验、电子显微镜检查、ELISA、Western 印迹或免疫组化通过实验室诊断进行确认脚注3脚注4脚注5脚注6脚注7脚注9脚注15脚注17.
注意:并非所有国家/地区都提供所有诊断方法。实验室监测的具体建议应来自医学监测计划,该计划基于对病原体和正在进行的活动的当地风险评估,以及对整个生物安全计划的总体风险评估。有关医学监测的更多信息,请参阅《加拿大生物安全手册》。
急救/治疗
没有获得许可的抗病毒药物可用于治疗 MPXV 感染;相反,治疗是支持性的脚注4.
注意:实验室急救/治疗的具体建议应来自暴露后响应计划,该计划是作为医学监测计划的一部分制定的。有关暴露后应对计划的更多信息,请参阅《加拿大生物安全手册》。
免疫
接种牛痘病毒疫苗(天花疫苗)对 mpox 的有效性约为 85%脚注3脚注16.
注意:有关医学监测计划的更多信息,请参阅加拿大生物安全手册,并查阅加拿大免疫指南。
预防
在初次接触 mpox 确诊病例后 4 天内至 14 天内接种天花疫苗脚注4脚注16.
注意:有关作为医学监测计划一部分的预防的更多信息,请参阅加拿大生物安全手册。
第六部分 实验室危害
实验室获得性感染
迄今未报告脚注16.
注意: 请查阅加拿大生物安全标准和加拿大生物安全手册,了解有关报告暴露事件要求的更多详细信息。此外,还提供了描述通知和报告程序的加拿大生物安全指南。
来源/样本
感染宿主的病变液体或结痂、呼吸道分泌物和组织脚注4脚注15脚注16.
主要危害
摄入、肠外接种、粘膜或破损皮肤的飞沫或气溶胶暴露,或接触感染性液体或组织脚注9脚注16.
特殊危险
叮咬受感染的非人类灵长类动物或啮齿动物,或被病毒污染的物体(例如床上用品、衣服)脚注1.在孕妇中,人 mpox 可能导致胎儿并发症脚注23.
第七部分:暴露控制/个人防护
风险组分类
猴痘病毒是一种风险组 3 人类病原体、风险组 3 动物病原体和安全敏感生物制剂 (SSBA)脚注21.
遏制要求
加拿大生物安全标准和猴痘病毒生物安全咨询 (MPXV) 中概述的 3 级防护设施、设备和运营实践,适用于涉及传染性或潜在传染性材料、动物或培养物的工作。
请注意,涉及 SSBA 的工作还有其他安全要求,例如获得《人类病原体和毒素法案》安全许可。
防护服
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应脱下便服和首饰,换上专用的实验室服装和鞋子,或穿上全覆盖的防护服(即完全覆盖所有便服)。直接处理传染性材料时,可以在实验室服装上穿戴额外的保护措施,例如带有紧身手腕、手套和呼吸防护装置的实心前衣。在已知或潜在有飞溅风险的地方必须使用护目镜脚注22.
应遵循加拿大生物安全标准中概述的适用于个人防护设备和服装的 3 级防护要求。至少使用全身覆盖的专用防护服、专用防护鞋和/或额外的防护鞋、处理传染性材料或动物时的手套、已知或可能存在接触飞溅物或飞行物体的风险时的面部防护装置、存在接触传染性气溶胶风险时的呼吸器,以及在处理传染性材料或动物之前穿上额外的防护服。
注意: 当地风险评估将确定适当的手、脚、头部、身体、眼睛/面部和呼吸防护措施,并且必须记录隔离区的个人防护设备要求。
其他注意事项
所有涉及病原体敞开容器的活动均应在经认证的生物安全柜 (BSC) 或其他适当的主要收容装置中与个人防护设备一起进行。感染材料的离心必须在放置在密封安全杯中的密闭容器中进行,或在生物安全柜中装载或卸载的转子中进行。应严格限制针头、注射器和其他尖锐物品的使用。开放性伤口、割伤、划痕和擦伤应用防水敷料覆盖。对于涉及动物的工作或大型活动,应考虑采取其他预防措施脚注22.
其他信息:
对于处理可能含有 MPXV 的患者标本的临床诊断实验室,可以参考以下资源:
第八部分 处理和储存
泄漏
让气溶胶沉淀。穿着防护服,用吸水纸巾轻轻盖住溢出物,并涂抹适当的消毒剂,从周边开始,向中心方向涂抹。清理前留出足够的接触时间(加拿大生物安全手册)。
处理
通过蒸汽灭菌、化学消毒和/或焚烧对所有材料进行净化以进行处置。脚注22.
所有与传染源接触的材料/物质在从隔离区移出之前必须完全去污。这可以通过使用已被证明对传染性物质有效的净化技术和工艺来实现,例如化学消毒剂、高压灭菌、辐照、焚烧、污水处理系统或气体净化(加拿大生物安全手册)。
存储
在密封容器中,并适当地贴上标签并上锁在 3 级收容设施中脚注22.应遵守加拿大生物安全标准中概述的适用 3 级储存要求。储存在隔离区外的安全敏感生物制剂 (SSBA) 容器必须贴上标签、防漏、抗冲击,并保存在固定就地(即不可移动)且位于限制进入的区域内的上锁储存设备中(加拿大生物安全手册)。
需要维护的长期储存安全敏感生物制剂 (SSBA) 清单,包括:
- 病原体、毒素和其他受管制传染性物质的特异性鉴定;和
- 一种能够及时检测缺失或被盗样品的方法
第九部分:监管和其他信息
加拿大监管背景
使用 MPXV 的受控活动需要加拿大公共卫生署 (PHAC) 颁发的病原体和毒素许可证。MPVX 是加拿大的一种陆生动物病原体;因此,MPVX 的进口需要根据《动物健康条例》(HAR) 的授权获得进口许可证。PHAC 颁发病原体和毒素许可证,其中包括 HAR 进口许可证。
以下是适用名称、法规或法规的非详尽列表:
MPXV 是一种安全敏感生物制剂 (SSBA)。还有额外的安全要求,例如对于涉及 SSBA 的工作,获得《人类病原体和毒素法案》安全许可。
加拿大病原体的进口、运输和使用受到许多监管机构的监管,包括加拿大公共卫生局、加拿大卫生部、加拿大食品检验局、加拿大环境部和加拿大交通部。用户有责任确保他们遵守所有相关的法案、法规、指南和标准。
更新
2023 年 2 月
编制者
加拿大公共卫生署生物安全中心。
免責聲明
本病原体安全数据表中包含的科学信息、意见和建议是根据发布时可用的可靠来源开发或汇编的。新发现的危险很常见,这些信息可能并不完全是最新的。加拿大政府对信息的准确性、充分性或可靠性或因使用信息而造成的任何损失或伤害不承担任何责任。
加拿大境内人士有责任遵守相关法律,包括相关监管机构(包括加拿大公共卫生署、加拿大卫生部、加拿大食品检验局、加拿大环境和气候变化部以及加拿大交通部)制定的适用于在加拿大进口、运输和使用病原体的法规、指南和标准。本病原体安全数据表中引用的风险分类和相关监管要求(例如加拿大生物安全标准中提到的风险分类和相关监管要求)可能不完整,并且特定于加拿大的情况。其他司法管辖区将有自己的要求。
加拿大公共卫生署版权所有 © 2023 年,加拿大
引用:
- 脚注 1
- 雷诺兹,MG,WB 戴维森,AT Curns,CS Conover,G. Huhn,JP Davis,M. Wegner,DR Croft,A. Newman,N. N. Obiesie,GR Hansen,PL Hays,P. Pontones,B. Beard,R. Teclaw,JF Howell,Z. Braden,RC Holman,KL Karem 和 IK Damon。2007. 人类猴痘的感染谱和危险因素,美国,2003 年。新兴。感染。Dis. 13:1332-1339.
- 脚注 2
- Rimoin, AW, N. Kisalu, B. Kebela-Ilunga, T. Mukaba, LL Wright, P. Formenty, ND Wolfe, RL Shongo, F. Tshioko, E. Okitolonda, J. -.Muyembe、RW Ryder 和 H. Meyer。2007. 刚果民主共和国地方性人猴痘,2001-2004 年。新兴。感染。Dis. 13:934-937.
- 脚注 3
- Parker, S.、A. Nuara、RML Buller 和 DA Schultz。2007. 人类猴痘:一种新兴的人畜共患疾病。未来微生物学。2:17-34.
- 脚注 4
- 纳尔卡,A.,AW Rimoin,S. Bavari 和 CA Whitehouse。2005. 猴痘的重新出现:患病率、诊断和对策。克林。感染。Dis. 41:1765-1771.
- 脚注 5
- Acha, PN 和 B. Szyfres。2005. 人畜共患疾病和传染病,第三版:彼得·克尔的评论。澳大利亚哺乳动物。27:107.
- 脚注 6
- 克罗夫特,DR,MJ Sotir,CJ Williams,JJ Kazmierczak,MV Wegner,D. Rausch,MB Graham,SL Foldy,M. Wolters,IK Damon,KL Karem 和 JP 戴维斯。2007. 猴痘爆发期间的职业风险,威斯康星州,2003 年。新兴。感染。Dis. 13:1150-1157.
- 脚注 7
- 多州猴痘疫情 – 伊利诺伊州、印第安纳州和威斯康星州,2003 年。2003. 发病率和死亡率周报,52:537-540。
- 脚注 8
- 海曼,DL 2008 年。传染病控制手册(第 19 版)。华盛顿特区:美国公共卫生协会。
- 脚注 9
- Weber, DJ 和 WA Rutala 2001 年。罕见人畜共患疾病院内传播的风险和预防。克林。感染。Dis. 32:446-456。
- 脚注 10
- Ladnyj, I. D., P. Ziegler 和 E. Kima。1972. 刚果民主共和国 Basankusu 地区由猴痘病毒引起的人类感染。牛。世界卫生组织。46:593-597.
- 脚注 11
- Foster, S. O., E. W. Brink, DL Hutchins, JM Pifer, B. Lourie, CR Moser, EC Cummings, O. E. Kuteyi, RE Eke, JB Titus, EA史密斯, JW Hicks, 和 WH Foege。1972. 人类猴痘。牛。世界卫生组织。46:569-576.
- 脚注 12
- 帕蒂恩,SR 2000 年。猴痘病毒感染。OIE Rev. Sci. Tech. 12:92-97。
- 脚注 13
- 胡廷,Y.J.,R.J.威廉姆斯,P.马尔法特,R.佩博迪,VN洛帕列夫,SL罗普,M.罗德里格斯,JC奈特,FK齐奥科,AS汗,MV什切尼奥夫斯基和JJ埃斯波西托。2001. 1996 年至 1997 年刚果民主共和国人猴痘疫情。新兴感染。Dis. 7:434-438。
- 脚注 14
- 更新:多州猴痘疫情 – 伊利诺伊州、印第安纳州、堪萨斯州、密苏里州、俄亥俄州和威斯康星州,2003 年。2003. 发病率和死亡率周报,52:642-646。
- 脚注 15
- 穆金达、V. B. K.、G. Mwema、M. Kilundu、DL Heymann、AS Khan、JJ Esposito、H. Koen、M. Delfi、JJ Muyembe-Tamfum、TF Kweteminga、A. Moudi、L. Mangindula、VN Loparev、JM Parsons、DL Jue、TW Crews 和 JC Knight。1997. 1996 年扎伊尔再次出现人类猴痘。柳叶 刀。349:1449-1450.
- 脚注 16
- 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2007. 在 Richmond JY、McKinney RW(编辑),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的生物安全 (BMBL)(第 5 版)。Washingtion D.C.: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
- 脚注 17
- 杜波依斯,ME 和 MK Slifka。2008. 猴痘感染的回顾性分析。新兴。感染。Dis. 14:592-599.
- 脚注 18
- De Clercq, E. 2002 年。Cidofovir 治疗痘病毒感染。抗病毒研究 55:1-13。
- 脚注 19
- Butcher, W. 和 D. Ulaeto。2005. 家用消毒剂对正痘病毒的接触灭活。J. 应用微生物学。99:279-284.
- 脚注 20
- 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 (CDC)。指南 D – 标本采集和运输指南。PDF 可从 http://www.bt.cdc.gov/agent/smallpox/response-plan/files/guide-d.pdf 获取
- 脚注 21
- 人类病原体和毒素起作用。S.C. 2009,c. 24,第二届会议,第四十届议会,57-58 伊丽莎白二世,2009 年。(2009).
- 脚注 22
- 加拿大公共卫生署。(2015). 加拿大生物安全标准 (CBS)。加拿大政府,安大略省渥太华。
- 脚注 23
- 姆巴拉,PK,JW Huggins,T. Riu-Rovira,SM Ahuka,P. Mulembakani,AW Rimoin,JW Martin 和 J. -。T. Muyembe.2017. 刚果民主共和国感染人类猴痘孕妇的母体和胎儿结局。J. 感染。Dis. 216:824-828.
页面详细信息
修改日期:
Hit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