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原料奶中的传染性H5N1流感病毒在热处理后迅速下降

研究表明,原料奶中的传染性H5N1流感病毒在热处理后迅速下降

Infectious H5N1 influenza virus in raw milk rapidly declines with heat treatment, study shows

牛奶
信用:Pixabay/CC0 公共领域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下属的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NIAID)的科学家在实验室研究中进行热处理后,原料奶中传染性H5N1流感病毒的数量迅速下降。

然而,当在 72 摄氏度(161.6 华氏度)下处理 15 秒时,少量可检测到的传染性病毒残留在病毒水平高的生牛奶样品中——这是使用的标准巴氏杀菌方法之一。然而,该研究的作者强调,他们的研究结果反映了实验室环境中的实验条件,与原料奶的大规模工业巴氏杀菌过程并不相同。

研究结果今天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

2024 年 3 月下旬,美国官员报告说,德克萨斯州的中爆发了名为 HPAI H5N1 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迄今为止,已有12个州的95个牛群受到影响,在患有结膜炎的农场工人中发现了3例人类感染。

尽管到目前为止,该病毒尚未显示出获得人与人之间传播能力的,但公共卫生官员正在密切监测奶牛的情况,作为总体大流行防范工作的一部分。

鉴于关于禽对乳制品行业使用的巴氏杀菌方法的敏感性数据有限,NIAID落基山实验室的科学家试图量化H5N1病毒在63°C(145.4华氏度)和72°C(商业乳制品巴氏杀菌过程中最常见的温度)下进行测试时在原料奶中的稳定性。

原料奶中的传染性H5N1流感病毒在热处理后迅速下降
在63°C和72°C下灭活原料奶中的高致病性甲型H5N1禽流感病毒。

科学家们从蒙大拿州一只死去的美洲狮的肺部分离出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然后,他们将这些病毒分离物与未经巴氏消毒的未加工牛奶样品混合,并在63°C和72°C下对牛奶进行不同时间的热处理。然后对样本进行细胞培养和测试,以确定活病毒是否仍然存在,如果是,则保留多少。

他们发现 63°C 导致显着下降(1010-fold) 在 2.5 分钟内达到传染性 H5N1 病毒水平,并注意 30 分钟的标准批量巴氏杀菌将消除传染性病毒。在 72°C 时,他们观察到减少 (104-fold)在五秒内进入传染性病毒;然而,在三分之一的样品中,经过长达20秒的后,检测到非常少量的传染性病毒。

“这一发现表明,如果初始病毒水平足够高,相对较少但可检测到的H5N1病毒在72°C下15秒后仍有可能在牛奶中保持传染性,”作者指出。

科学家们强调,他们的测量结果反映了实验条件,应该在商业巴氏杀菌设备中直接测量受感染的牛奶,并且不应用于得出任何关于美国牛奶供应安全性的结论。此外,他们研究的一个局限性是使用添加了H5N1病毒的生牛奶样品,而感染H5N1流感的奶牛的生牛奶可能具有不同的成分或含有可能影响热效应的细胞相关病毒。

作者得出结论,尽管在几种哺乳动物中已经发生了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病毒的胃肠道感染,但摄入中的活H5N1是否会导致人类疾病仍然未知。

迄今为止,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得出的结论是,所有证据继续表明商业牛奶供应是安全的。虽然实验室台式研究提供了重要、有用的信息,但存在一些局限性,挑战了对现实世界商业加工和巴氏杀菌的推论。FDA对在17个州的零售点收集的297种零售乳制品进行了初步调查,代表了在38个州的132个加工地点生产的产品。

所有样本均检测出活病毒阴性。这些结果强调了进行更多研究的机会,这些研究密切复制了现实世界的条件。FDA与美国农业部合作,正在进行验证研究,包括使用均质机和连续流巴氏杀菌机。其他结果将在可用后立即提供。

更多信息:Franziska Kaiser 等人,63°C 和 72°C 下生牛奶中甲型 H5N1 禽流感病毒的灭活,《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024 年)。DOI: 10.1056/NEJMc2405488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鄂ICP备20230133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