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ndamentals of immunisation
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的相关信息、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关键概念以及不良事件信息。
概括
- 主动免疫是指通过接种疫苗来诱导受种者产生免疫反应。被动免疫则是将抗体直接传递给未免疫者,以提供暂时的保护。本手册重点介绍主动免疫。
 - 疫苗是复杂的生物制品。它们含有一种或多种抗原(也称免疫原),能够刺激机体产生主动免疫反应。疫苗还含有其他成分,例如佐剂和稳定剂。
 - 儿童和成人可能需要接种多剂疫苗才能产生保护性免疫反应。
 - 疫苗免疫原性是衡量机体对疫苗的抗体或细胞免疫反应的指标。
 - 疫苗效力和疫苗有效性是衡量疫苗对疾病的保护效果的指标。
 - 有时,即使接种了疫苗,人们仍然可能会感染某种疾病。这种情况可能由多种原因造成。
 - 严格的流程确保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法律规定,疫苗必须符合严格的生产制造标准。疫苗的安全性在研发的各个阶段以及疫苗注册用于人体后都会进行测试。
 - 疫苗一旦投入人群使用,澳大利亚药品管理局和其他机构就会对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监测。安全监测包括对免疫接种后不良事件的被动和主动监测。
 - 有些疫苗有禁忌症或使用注意事项。这有助于确保不会给那些发生严重不良反应风险较高的人接种疫苗。
 - 被动免疫可以使用正常人类免疫球蛋白或含有高浓度针对特定疾病的抗体的免疫球蛋白 。
 - 正常人免疫球蛋白可用于预防甲型肝炎和麻疹的暴露前或暴露后感染 。
 - 特定的免疫球蛋白可以预防乙型肝炎、狂犬病、水痘、破伤风、白喉、肉毒杆菌中毒以及由巨细胞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疾病。
 
疫苗种类
疫苗中的抗原能够诱导机体产生针对特定病原体及其所致疾病的保护性免疫力。不同疫苗的抗原数量和来源各不相同。 1,2 抗原可以是:
- 减毒活病毒疫苗,例如麻疹、腮腺炎和风疹疫苗
 - 活的减毒细菌 ,例如结核病卡介苗( BCG )疫苗中的细菌
 - 灭活或灭活的病毒,例如甲型肝炎疫苗
 - 灭活或灭活的细菌 ,例如 Q 热疫苗
 - 病原体的亚单位成分,其中仅包含目标抗原 ,例如乙型肝炎疫苗
 - 类毒素(已去除毒性的细菌毒素),例如破伤风疫苗和白喉疫苗中的类毒素
 - 编码在核酸中的物质,例如 mRNA 新冠疫苗中的 SARS-CoV-2 刺突抗原
 - 编码在病毒载体内的核酸中,例如新冠病毒疫苗中的 SARS-CoV-2 刺突抗原
 
活疫苗
减毒活疫苗含有减弱的病原体,其复制速度较慢,毒性也低于原始病原体。
活疫苗能产生强烈的免疫反应,因为它们模拟了自然感染 。它们能同时刺激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从而产生高亲和力抗体和长期免疫记忆。
活疫苗有时会在少数接种者中引起疾病症状减弱。这可能导致一些人在接种疫苗后出现轻微的疾病症状。
理论上,疫苗中的减毒活病原体有可能恢复为野生型强毒病原体,并导致接种者患病。这种情况在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中更为常见。
因此,免疫功能严重受损的人不应接种活疫苗。他们虚弱的免疫系统可能无法控制疫苗中病原体的复制。
灭活疫苗、亚单位疫苗和类毒素疫苗
灭活疫苗含有已灭活的病原体。由于病原体无法复制,这类疫苗通常不如减毒活疫苗那样能诱导强烈的免疫反应。人们通常需要接种多剂灭活疫苗才能产生保护性免疫反应。
亚单位疫苗和类毒素疫苗仅包含病原体的特定成分。
灭活疫苗、亚单位疫苗和类毒素疫苗主要诱导体液免疫 。针对这些疫苗的抗体水平通常会随时间推移而下降,因此需要再次接种疫苗以增强免疫反应。非活疫苗不存在恢复为毒性野生型病毒的风险。免疫功能低下者可以安全接种这些疫苗。但 Q 热疫苗是个例外,免疫功能低下者禁用。
用于治疗细菌性疾病的多糖疫苗和结合疫苗
对于许多疾病而言,疫苗中的抗原是蛋白质类物质。而对于另一些疾病而言, 抗原则是糖类(多糖)物质。疫苗中所用抗原的类型会影响保护的程度和持续时间。
多糖疫苗只能提供几年的保护。这是因为多糖抗原(糖类)无需 T 细胞参与即可诱导抗体产生。这被称为 T 细胞非依赖性免疫应答。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就是一个例子。
T 细胞参与是维持长期免疫记忆的必要条件。如果 T 细胞不参与,保护作用持续时间相对较短,免疫力会减弱,可能需要再次接种疫苗。重复接种多糖疫苗实际上会降低而非增强免疫反应——这被称为免疫低反应性。多糖疫苗在 3-2 岁儿童中的免疫原性较差。 1
将细菌荚膜多糖与蛋白质载体结合(或连接)的疫苗,比使用多糖的疫苗能产生更高质量、更持久的免疫力,尤其是在幼儿中。 1 这可以在 T 细胞的帮助下诱导抗体产生,这种免疫反应被称为 T 细胞依赖性免疫应答。结合疫苗可用于:
- b 型流感嗜血杆菌
 - 脑膜炎奈瑟菌 (A、C、W-135 和 Y 血清群)
 - 肺炎链球菌
 
mRNA 疫苗
疫苗抗原可以编码在 mRNA(遗传密码)中,mRNA 是指导细胞如何制造蛋白质(抗原)的指令。接种疫苗后,宿主细胞吸收 mRNA 并复制抗原 ,从而诱导针对病原体的保护性免疫反应。蛋白质(抗原)合成后,宿主细胞会分解并清除这些指令。疫苗中的 mRNA 不会进入细胞核(人类 DNA 的储存场所)。这项技术已被应用于多种新冠病毒疫苗,并以 SARS-CoV-2 病毒的刺突蛋白作为编码抗原 。
病毒载体疫苗
在病毒载体疫苗中,一种无毒病毒经过基因改造,使其编码目标病原体的抗原 。接种后,病毒载体进入宿主细胞,诱导产生疫苗抗原 。病毒载体疫苗可分为复制型和非复制型(复制缺陷型),前者疫苗病毒的复制方式与减毒活疫苗类似,后者则无法在宿主体内持续复制。这项技术已应用于新冠病毒疫苗,其编码抗原为 SARS-CoV-2 病毒的刺突蛋白。
疫苗成分
疫苗可能还含有:
- 佐剂可以增强人体对某种抗原的免疫反应——例如氢氧化铝(明矾),它已被添加到许多疫苗中近 100 年了。
 - 防腐剂可以降低污染风险——例如 2-苯氧基乙醇(也用于许多化妆品和药品中)。
 - 稳定剂可以延长疫苗的保质期,并有助于保护疫苗免受不利条件的影响——例如蔗糖、甘露醇、乳糖和明胶(大多数糖果和许多药品都含有稳定剂)。
 - 乳化剂或表面活性剂会改变液态疫苗的表面张力——例如聚山梨醇酯 80 和山梨醇(大多数冰淇淋和许多药品都含有乳化剂)。
 - 残留物是指疫苗生产后残留的微量或痕量物质,例如甲醛、新霉素或多粘菌素等抗生素以及鸡蛋蛋白。
 
每种疫苗的产品信息 (PI) 和消费者药品信息 (CMI) 列出了疫苗的成分。澳大利亚药品管理局 (TGA) 网站提供最新版本的产品信息和消费者药品信息。
疫苗成分也列于:
疫苗失效
疫苗接种失败是指即使接种了推荐数量的疫苗,仍然有人患病。
它可以分为一级教育和二级教育。
原发性疫苗接种失败是指已完成疫苗接种的人未能对疫苗产生足够的免疫反应。这可能是由于:
- 疫苗储存不当(例如, 冷链出现破损)
 - 该疫苗已过期,效力不足以刺激产生保护性免疫反应。
 - 由于生产缺陷,该疫苗存在瑕疵。
 - 该人的免疫反应无效,可能是针对该疫苗的特异性免疫反应,也可能是由于更广泛的免疫缺陷。
 
二次疫苗接种失败是指已完成疫苗接种的人之后再次易感该疾病。这通常是因为接种疫苗后的免疫力会随时间减弱。保护期的持续时间因以下因素而异:
- 疫苗的性质
 - 引发的免疫反应类型
 - 接受的剂量数
 - 宿主因素
 
接种过疫苗的人群感染后通常症状较轻。例如:
- 接种过水痘疫苗的人出现轻微水痘
 - 接种过百日咳疫苗的人出现轻度百日咳
 
在已接种疫苗的人群中,自然感染或定植(病原体在体表或体内生长)可以进一步刺激免疫系统,从而有助于维持保护作用。例如,脑膜炎球菌在鼻腔内的定植可以刺激特异性抗体的产生。
疫苗安全性
澳大利亚药品管理局(TGA)负责监管澳大利亚所有药品,包括疫苗。疫苗在使用前必须经过严格的人体临床试验,以确认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疫苗安全至关重要。许多药物仅用于治疗少数人的疾病。但疫苗却要接种给很多人(甚至全体人口),其中绝大多数人都是健康的。因此,必须制定极高的安全标准,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对健康人群造成伤害的风险。
在澳大利亚使用疫苗之前,澳大利亚药品管理局 (TGA) 会对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TGA 还会征求专家意见,例如疫苗咨询委员会的意见。疫苗生产商必须制定风险管理计划,详细说明任何潜在的安全风险以及一旦发生风险将如何应对。生产商必须向 TGA 报告来自全球疫苗安全监测的信息。
疫苗投入人群使用后,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会通过多种机制持续监测。这些机制可能包括:
- 进一步的临床试验
 - 监测疫苗对所要预防疾病的影响
 - 免疫接种后不良事件的监测
 
免疫接种后不良事件 (AEFI)是指免疫接种后发生的任何不良医学事件。它并不一定与疫苗存在因果关系。
不良事件可能包括以下任何一种:
- 不利或意外的迹象
 - 不良或非预期症状
 - 疾病
 - 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
 
这些事件可能是由疫苗引起的,也可能是偶然发生的(也就是说,即使不接种疫苗,这些事件也会发生)。 4,5
应及时报告疫苗接种后不良事件(AEFI),可按照相关州或地区的规程进行报告,或直接向药品管理局报告。有关报告和管理疫苗接种后不良事件的详细信息,请参阅 “疫苗接种后”部分 。
监测免疫接种后的不良事件
在澳大利亚,区域和国家监测系统会收集所有疫苗接种后不良事件(AEFI)的报告。这些报告会被添加到澳大利亚药品管理局(TGA)的国家不良事件管理系统(AEMS)数据库中。另见 “疫苗接种后” 。
《传染病情报》期刊每年都会发表澳大利亚不良事件数据和分析。澳大利亚药品管理局(TGA)也设有不良事件通报数据库,提供公开的不良事件信息。
澳大利亚有一项名为 AusVaxSafety 的全国性疫苗安全合作监测计划。AusVaxSafety 直接从公众收集疫苗接种后不良事件(AEFI)的报告。安装在哨点监测点(例如全科诊所和社区免疫诊所)的软件程序会在接种疫苗后发送短信,询问接种者的体验。该系统监测匿名信息,以检测疫苗可能存在的安全信号。
在某些情况下,会开展额外的专门研究,以确保新疫苗投入使用后其安全性得到密切监测。例如,澳大利亚和其他地区密切监测了轮状病毒疫苗接种后肠套叠的风险,因为之前获批的一种疫苗与较高的肠套叠风险相关。另一个例子是针对 2009 年甲型 H1N1 流感大流行疫苗接种后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专项研究。 6,7
不良事件类型
严重的疫苗接种后不良事件(AEFI)很少见。其中一些事件是偶然发生的——也就是说,它们并非由疫苗引起。AEFI 由疫苗引起的情况则更为罕见。通常无法预测哪些人可能会出现轻微或严重的 AEFI。
遵循疫苗接种时机和禁忌症的指导原则,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不良事件的风险。
疫苗不良反应可以是局部性的,也可以是全身性的:
- 注射部位反应(即疫苗接种部位出现的反应)是最常见的疫苗接种后不良事件。常见的注射部位反应包括疼痛、发红和肿胀。大多数此类反应症状轻微,无需治疗即可在几天内消退。
 - 全身性不良反应最常见的包括发热、头痛和嗜睡 。8 也可能发生过敏反应。接种疫苗很少引起过敏性休克 (最严重的过敏反应——参见 “接种疫苗后 ”)。
 
关联与因果关系
如果接种疫苗后不久出现不良反应,人们往往会将责任归咎于疫苗。然而,仅仅因为不良反应发生在接种疫苗后,并不能证明疫苗就是导致该不良反应的原因。以下情况更有可能表明存在因果关系:
- 该不良事件是该疫苗的典型不良事件,或此前已有关于该疫苗不良事件的报道(即使非常罕见)。
 - 两者之间存在直接联系——例如,接种疫苗后立即出现注射部位反应 9
 - 同一人重复给药时发生相同的不良反应。
 
许多疫苗接种后不良事件 (AEFI) 都有合理的替代解释,或者属于病因不明的事件或疾病。这些事件可能只是巧合,并非由疫苗引起。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和特定检测可用于评估这些关联。例如,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通过过敏测试或疫苗激发试验(可能包括在医疗监督下接种部分或全部疫苗剂量)来评估疫苗过敏。即使不良事件表现典型,也可能与疫苗接种无关(参见 “接种疫苗后” )。
疫苗禁忌症和注意事项
禁忌症是指不应接种疫苗的原因。例如,当某人患有某种基础疾病,而这种疾病会显著增加其接种特定疫苗后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风险时,就可能出现禁忌症。
如果疫苗安全性数据不足,且理论上存在对特定年龄组或人群造成显著伤害的风险,则该疫苗也可能构成禁忌症 。例如,对患有特定疾病的人群使用某种疫苗就可能构成禁忌症。
除非经免疫专家的专业医疗建议,否则如有禁忌症 ,不应接种疫苗。该建议会权衡接种疫苗的益处和风险,并与受种者或其父母或监护人进行协商。
预防措施是指可能增加免疫接种后发生不良事件几率或损害疫苗产生免疫力的状况。
如果需要采取预防措施,接种疫苗的益处有时大于潜在风险。咨询免疫专家或专科诊所可能会有所帮助。
请联系您所在州或地区的卫生部门,了解更多关于免疫接种不良事件服务的信息。请参阅 “免疫接种不良事件患者的疫苗接种”部分 。
手册中每个疾病章节都指出了接种疫苗是否存在禁忌症或注意事项。
被动免疫
本手册的这一部分是关于使用免疫球蛋白制剂进行被动免疫的。
被动免疫是指将抗体直接转移或注射给无免疫力的人。例如:
- 妊娠后半期,母体抗体通过胎盘自然转移给胎儿——这有助于保护新生儿在出生后的一段时间内免受某些感染 10,11。
 - 将来自献血者的 IgG 抗体(免疫球蛋白)输注给非免疫者 12 — 保护作用立即生效,但仅持续数周(因为 IgG 的半衰期约为 3-4 周)。
 
用于被动免疫的免疫球蛋白通常采用肌肉注射。然而,如果某人患有特定的免疫缺陷,并常规接受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那么这种治疗也能提供针对许多疫苗可预防疾病的被动保护。
免疫球蛋白的使用方法各不相同。有些免疫球蛋白用于非免疫人群接触病原体后。这称为暴露后预防 ,旨在预防疾病或减轻疾病的严重程度。
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使用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来辅助治疗疾病。澳大利亚国家血液管理局发布的《澳大利亚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临床应用标准》中讨论了免疫球蛋白的这种治疗用途。 13
免疫球蛋白的类型
免疫球蛋白制剂有 4 种类型:
正常人免疫球蛋白(NHIG)
NHIG( 非免疫球蛋白)来源于献血者的混合血浆。它含有针对普通人群中常见微生物的抗体。
如果暴露者尚未获得免疫力,则 NHIG 可用于预防两种疫苗可预防疾病:
特异性免疫球蛋白
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制剂来源于以下献血者的混合血液:
- 正在从相关感染中康复的患者
 - 近期接种过相关疫苗的捐献者
 - 接受过筛查且抗体浓度足够高的人
 
这些血液来源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比普通免疫球蛋白含有更高滴度的针对特定病原体的抗体,可以抵御该特定病原体。
在澳大利亚,可用于疫苗可预防疾病暴露后预防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包括:
单克隆抗体
单克隆抗体是一种实验室制造的产品,由靶向抗原特定部分(称为表位)的相同抗体组成。这些产品既可用于预防( 感染发生前),也可用于治疗已患病的人。
澳大利亚有多种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可用于人群预防计划,以预防以下传染病,预防措施包括疾病发作前(暴露前或暴露后)预防:
- 呼吸道合胞病毒 (参见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
 
本手册中每个疾病章节都简要介绍了单克隆抗体、疾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和 NHIG 的使用。
有关这些疾病的治疗和获取免疫球蛋白的更多详情:
- 请参阅澳大利亚传染病网络系列国家指南。
 - 请联系您所在州或地区的公共卫生部门或澳大利亚红十字会血液服务中心。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 仅在无法获得天然免疫球蛋白(NHIG) 或特定免疫球蛋白制剂时才用于免疫接种。这些产品不在本手册的讨论范围之内。
有些抗体缺乏的人可能需要定期接受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IVIG) 。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 也可用于治疗特定的免疫介导性疾病。更多详情,请参阅澳大利亚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临床应用标准。 13
被动免疫的安全性
免疫球蛋白产品的生产方式有两种:
或者
- 作为实验室合成产品。
 
对于人源免疫球蛋白产品,澳大利亚药品管理局要求进行两步病原体去除,这意味着输血传播感染的风险非常低。 14 但理论上存在朊病毒传播的风险。
接受被动免疫产品的人可能会出现一些与主动免疫相关的常见副作用,例如注射部位反应和全身反应。更多详情请参阅相关疾病章节 。
免疫球蛋白制剂与疫苗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
减毒活病毒疫苗
免疫球蛋白制剂会干扰某些肠外途径接种的减毒活病毒疫苗的免疫应答。这是因为免疫球蛋白会抑制疫苗病毒的复制。
受免疫球蛋白影响的疫苗包括:
- 含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
 - 含水痘疫苗
 
根据患者的临床状况,以下情况不宜接种疫苗: 15
- 至少在患者接受肌注 NHIG 后 3 个月
 - 至少在患者接受静脉注射 NHIG 后 8 个月
 
以下疫苗不受免疫球蛋白的影响,可随时接种:
- 轮状病毒
 - 黄热病
 
有关推荐间隔的详细信息,请参阅表格。免疫球蛋白或血液制品与麻疹-腮腺炎-风疹、麻疹-腮腺炎-风疹-水痘或水痘疫苗接种之间的推荐间隔 , 适用于近期接受过正常人免疫球蛋白和其他血液制品的人群 。
出于同样的原因,如果一个人接种了含有麻疹或水痘成分的疫苗,至少 3 周内不要给予免疫球蛋白产品,除非必须在较短的时间内给予该人免疫球蛋白 。
Rh(D) 免疫球蛋白 (抗-D)不会干扰对含麻疹或水痘疫苗的抗体反应。人们可以同时接受抗-D 免疫球蛋白和含麻疹或水痘疫苗:
- 同时在不同部位使用不同的注射器,或者
 - 在任何时间,彼此之间
 
参考
- Siegrist CA. 疫苗免疫学。见:Plotkin SA、Orenstein WA、Offit PA、Edwards KM 编。《Plotkin 疫苗》。第 7 版。费城,宾夕法尼亚州:Elsevier;2018 年。
 - Baxter D. 主动和被动免疫 、疫苗类型、赋形剂和许可。职业医学 2007;57:552-6。
 - Osterholm MT、Kelley NS、Sommer A、Belongia EA。流感疫苗的功效和有效性: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柳叶刀传染病》2012;12:36-44。
 - 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疫苗安全基础知识:在线学习课程。模块 3:免疫接种后不良事件——AEFI 分类。2018 年(2018 年 4 月访问)。http://vaccine-safety-training.org/classification-of-aefis.html
 - 疫苗药物警戒术语的定义和应用。国际医学科学组织理事会/世界卫生组织疫苗药物警戒工作组报告。日内瓦:国际医学科学组织理事会,世界卫生组织;2012 年。https://www.who.int/vaccine_safety/initiative/tools/CIOMS_report_WG_vac…
 - Crawford NW、Cheng A、Andrews N 等。维多利亚州接种 2009 年甲型 H1N1 流感疫苗后发生格林-巴利综合征:一项自身对照病例系列研究。澳大利亚医学杂志 2012;197:574-8。
 - Dodd CN、Romio SA、Black S 等。国际合作评估接种 2009 年甲型 H1N1 流感单价疫苗后发生格林-巴利综合征的风险。疫苗 2013;31:4448-58。
 - Dey A、Wang H、Quinn H、Cook J、Macartney K. 澳大利亚免疫接种后不良事件监测年度报告,2015 年。传染病情报 2017;41:E264-78。
 - 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免疫接种后不良事件(AEFI)的因果关系评估。修订版世卫组织分类用户手册(WHO/HIS/EMP/SAV)。第 2 版。日内瓦:世卫组织;2018。http://www.who.int/vaccine_safety/publications/gvs_aefi/en/
 - van den Berg JP, Westerbeek EA, van der Klis FR, Berbers GA, van Elburg RM. IgG 抗体经胎盘转运至早产儿:文献综述。早期人类发育 2011;87:67-72。
 - Nicoara C、Zäch K、Trachsel D、Germann D、Matter L. 被动获得的母体抗麻疹、腮腺炎和风疹病毒抗体的衰减。临床和诊断实验室免疫学 1999;6:868-71。
 - 澳大利亚传染病网络( CDNA )。甲型肝炎:公共卫生部门国家指南。堪培拉:澳大利亚政府卫生与老龄部;2009。http://www.health.gov.au/cdnasongs
 - 免疫球蛋白管理。《澳大利亚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临床应用标准》。版本 2.1。堪培拉:澳大利亚国家血液管理局;2016 年。https://www.blood.gov.au/ivig-criteria
 - 澳大利亚红十字会血液服务中心。输血传播感染的残余风险评估。2018 年(2018 年 5 月访问)。https://transfusion.com.au/adverse_events/risks/estimates
 - 美国儿科学会。主动免疫。见:Kimberlin DW、Brady MT、Jackson MA、Long SS 主编。《红皮书:2015 年传染病委员会报告》。第 30 版。伊利诺伊州埃尔克格罗夫村:美国儿科学会;2015 年。
 
页面历史记录
Hits: 3
- 如何使用 澳大利亚免疫手册
 - 白喉-澳大利亚免疫手册
 - 免疫接种基础知识
 
相关文章:
- 如何使用 澳大利亚免疫手册
 - 白喉-澳大利亚免疫手册
 - 塑造免疫接种未来的八项建议
 - 护士在免疫接种服务中的作用
 - 我们的立场:免疫接种
 - 医学百科全书 → 疫苗-免疫接种
 - 疫苗和最新的自闭症患病率报告
 - 免疫接种 疫苗与成人
 - 疫苗和突破性感染
 - 世卫组织关于免疫接种以保护婴儿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病的立场文件 2025 年 5 月
 - COVID-19 大流行后成人免疫接种的全球状况
 - 国际旅行:保持健康的小贴士
 - AAP 建议所有年幼和高危儿童接种 COVID-19 疫苗,这与 CDC 的政策不同
 - COVID-19疫苗接种——免疫接种提供者摘要
 - 2025-2026年儿童流感预防与控制建议:政策声明
 
Powered by YAR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