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南部动物中发现致命的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

Deadly Crimean-Congo hemorrhagic fever detected in animals in southern France

新闻简报2025年9月26日
Wild boar
费尔南多·维加/Flickr cc

在法国南部进行的首次动物血清学调查显示,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CCHFV)已在牛和野生动物中传播多年,该病毒对人类的致死率高达40%。在超过2%的样本中,检测到了针对这种蜱传病毒的抗体。

法国蒙彼利埃的研究人员在2008年至2022年间,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假斑块减少中和试验(PPRNT),对8609头 cattle和2182只野生动物(如野猪、马鹿)的血液样本进行了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CCHFV)抗体检测。

作为最致命的病毒之一,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CCHFV)最近通过候鸟携带的璃眼蜱传入西欧。该病毒此前已在非洲、巴尔干地区、中东和亚洲流行。目前尚无针对这种疾病的疫苗或抗病毒药物。

研究结果于昨日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上。

感染的风险因素

总体而言,2.04%的牛和2.25%的野生动物检测出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抗体呈阳性,其中在靠近西班牙边境的东比利牛斯省和上比利牛斯省,阳性率更高。

这些研究结果揭示了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CCHFV)传播的空间聚集性,并表明存在由当地蜱虫媒介和动物宿主参与的地方性(持续性)传播循环。

影响牛血清阳性的风险因素为年龄较大和生活在自然开放栖息地,而雄性性别和地理位置则会影响野生动物的血清流行率。

“这些研究结果揭示了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传播的空间聚集性,并表明存在由当地蜱虫媒介和动物宿主参与的地方性(持续性)传播循环,”作者写道。“这些发现强调了环境和人为因素在塑造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传播动态方面的重要性。”

“这也引发了关于其他蜱虫媒介(如葡萄牙璃眼蜱)在传播周期中作用的疑问,”他们补充道。该团队呼吁持续监测并采用综合方法来监控人兽共患病病原体。

相关新闻中,加州大学河滨分校获得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一笔为期5年、金额为340万美元的资助,用于在哈萨克斯坦、土耳其和乌干达的幸存者中检测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抗体。该团队还将研究免疫系统如何攻击这种病毒,并致力于研发针对不同毒株的单克隆抗体疗法。

Hits: 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分享